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研究及其资源开发应注意医药结合疗效优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指导,离开中医临床需要的依托,搞“纯中药”的研究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意义的。因此,中药研究,应当始终注意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指导,并与中医临床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服务于临床的实际需要,提高疗效和水平。从中药研究及其资源开发来看,应当医药结合,找准中药研究的立足点,搞好中药新药研发;将医药结合作为搞好濒危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出发点与归宿。中药复方的研究应确保疗效优先,以确保和提高疗效为根本前提,以药效学的有效度作为中药复方研发的基本要求,分离提取及剂型选择应以确保和提高疗效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中医教育存在医药分家过严,彼此互不往来的弊端,致使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和狭窄,不能适应我国中医临床和医药市场的需要。本文仅就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中医药结合教学的问题,提出儿点意见。1 中医药结合的历史渊源 《黄帝内经》记载的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表明我国古代医家很早就将中医与中药紧密结合在一起。汉代的张仲景、唐代的孙思邈等著名的医药家都是既精通中药又精通临床的典范。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许多中医诊所或药店都是采用“前店(诊所)后厂”(药物炮制加工厂)的形式来为患者服务的。2 中医临床及中…  相似文献   

3.
中药临床药学是医院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应用祖国医药学理论及现代医药科学技术。中西药结合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使其充分有效、合理地用于中医临床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医药经济迅速发展和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结合我院中药类专业的特点,对其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研究。通过调整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中药类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5.
中药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药结合治疗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中药虽然来源于天然或人工种植,药性平和,但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某些不规范的广告宣传,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误导而盲目滥用,致使不良反应逐年上升,甚至发生严重的药物损害事件.本文就如何引导临床合理运用中药,减少不良反应,进一步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是我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民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中药的性能和作用无有不偏,偏则利害相随,不能完全适应临床治疗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炮制来调整药物的性能,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中药炮制就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临床使用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对中药加工的技术。没有经过正确、合理炮制的中药其临床疗效和安全都难以保障,本文就中药炮制的目的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予以介绍和浅析。  相似文献   

7.
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和研究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现在临床中药学的基础任务为科学的阐述中药理论知识,深入研究中药防治疾病以及康复保健中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经济、安全、合理并且有效的应用中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由于我们国家现在对于中医药行业的重视程度提高,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发展需要保持自主创新、支撑发展以及引领未来作为指引,明确临床安全并且有效的应用中药治疗作为首要任务,继承并且创新作为发展目标,因此临床中药学的未来发展需要着重于开展下述工作,深入研究中药文献资料,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知识,研究中药药效、体内代谢以及作用机理,研究中药防治各项重大疑难疾病中的用药规律,研究中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研究民间医药,研究中药标准体系,研究多学科以及多部门的联合应用,从而保证临床中药学能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复方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经验,是中药用药的主要形式和临床防病治病的有效工具。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不仅对阐明中医药理论内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发挥传统医药资源优势、创新民族医药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积极使用中草药为广大工农兵防治疾病,收效很大。为了适应中西医结合工作发展的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中药传统剂型进行了研究和改革,收到了缩小体积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继承和发展祖国的医药遗产,如果不把中药的剂型研究和剂型改进搞好,要整理和提高中药这个民族文化遗产,创造我国的新药学就无从谈起,要创造更多的新剂型、新产品也是不可能的。为此,如何进行中药的剂型研究和改进,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对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对中药剂型改进,剂型与中药研究的结合以及剂型的选择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医药结合对中医发展的作用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张运明大连友谊医院李淑艳中医是在医药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发展史便是一部完整的医药结合史。历史证明,中药是在长期、广泛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发现、认识、炮制、应用中形成方剂。中药的进步推动了中医发展,二者互相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并结合临床中药制剂的用药情况,分析和对比中药颗粒剂与汤剂的治疗效果、使用方法、价格和存贮等方面的各自优劣及其应用前景。临床针对中药制剂的使用,采用颗粒剂和汤剂的结合形式是未来医学发展对于中药制剂用药的需求,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药剂,以保障患者用药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药新药研发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药的临床应用已相当广泛,但中药的临床疗效却始终不能令人满意,如何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已成为每个医药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着重从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药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针对西药药理进行讲述,是一门实验性课程,中药药理学主要在中医药院校开设,是在中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临床疗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开设中药药理实验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医药,发扬祖国医药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合中国医药市场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率。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的方式均可用于药理学实验教学中中药药理实验的开设。但将中药药理实验引入药理实验教学,需要注意主要以单味药为研究对象,不可脱离大纲,以及注意提醒学生中西医的区别,在中药药理研究中不要完全照搬西医研究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但近年有关中药毒副反应的同题逐年增加,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呈大幅上升趋势,因此,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必须改变。现对中药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和客观评价,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专家寄语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张亚强教授:未来中药新药研发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难.与以前不同的是,现在新药设计的审批越来越严格.因此,我们需要有更为严格的设计思路和方案,才能推动我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事业的发展. 解放军总医院李炎唐教授: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学科之一,是多学科发展的集成和综合体现.中西医结合发展到现在已经有55年,希望中药越走越远,我们要在世界医学领域振兴民族医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方法 以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中有关中药注射剂致死的病例报道为基础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致死病例报道涉及17种中药注射剂,以葛根素、双黄连、复方丹参、清开灵、柴胡、鱼腥草、茵栀黄等报道频率较高;严重过敏是中药注射剂致死的最主要原因,给药方法不合理、抢救时机与措施不当也与死亡有关.结论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应引起医药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中药在临床上有较广泛的应用,临床疗效得到认可。中药质量是发挥最佳临床疗效的基础,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质量管理。本文主要对当前乡镇卫生院的中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剖析,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确保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