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于圆形平盖上开孔,GB 150-2011针对不同的开孔情况分别给出了补强计算方法,通过工程算例计算,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议平盖上开多个孔时尽量使平盖上相邻开孔中心的间距不小于两孔直径之和。另外对比了SW6和PV软件在计算平盖单个开孔补强的不同,如果开孔满足GB 150-2011中不另行补强的条件则用PV软件计算,如果不满足则用PV或SW6软件计算均可。  相似文献   

2.
因为平盖在压力作用下主要受到的是一次弯曲应力,所以平盖开孔补强区别于柱壳和球壳上的开孔补强。列举了ASMEⅧ-1,GB 150,EN 13445和ГОСТP 52857对螺栓连接平盖中心开单个孔的标准要求,并运用了一个工程实例来比较这四个规范的计算结果,从而得出了不同规范的区别,另外对GB 150关于平盖的计算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苏灵君 《广州化工》2012,40(10):137-138
压力容器开孔补强的计算方法有等面积补强法和压力面积补强法,通过对比分析内压容器开孔补强计算,总结出内压容器等面积补强法与内压容器压力面积补强法的共通点及两种补强方法的区别,同时本文对内压容器与外压容器及平盖开孔补强计算做了相应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就压力容器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平盖开孔结构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用厚壁管进行开孔补强计算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杨光 《化工设计》2023,(1):21-26+1
对于圆形平盖上开孔,GB 150-1998和GB/T 150-2011针对不同的开孔情况分别进行了规定并给出了计算方法。本文通过几组工程案例的计算,对比并分析孔间距对平盖开孔补强的影响,并以三种压力工况为例,就两个标准中单个开孔和多个开孔(以两个为例)的使用范围进行比较及论述。同时,结合国外标准,讨论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如何选用计算方法进行圆形平盖的开孔补强计算。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容器的大开孔、切向开孔、平盖开孔等特殊开孔作如下论述,并对GB150-89开孔补强的计算不合适之处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7.
某试验用压力容器平盖上开排孔,已超出国标中有关平盖上开多个孔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根据平盖的受力情况和开孔方式,提出3种计算平盖厚度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壳体开排孔的计算方法过于保守,类比成管板的计算方法最为经济,但需综合考量经济性和密封性的情况下,采用平板当量开孔的计算方法更加适合.  相似文献   

8.
倪永良  崔琴 《化工机械》2014,41(6):763-768
对壳体和接管承受不同压力载荷的多腔容器壳体上的特殊开孔结构的补强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提出了计算模型,给出了等面积法补强的具体计算方法。通过与GB 150.3-2011常规开孔结构等面积法补强计算方法进行对比,找到了特殊开孔结构补强计算的简化方法,即把特殊开孔结构按常规开孔结构进行计算,并采用计算软件在电脑上计算,然后用接管多余面积计算差值ΔA2对计算结果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王娇琴 《化工机械》2005,32(4):248-252
对规范GB150、ASME及HG20582中的开孔补强方法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等面积法和压力面积法两种开孔补强方法,讨论了常规规范设计开孔补强的方法,提出按国家标准GB150设计开孔补强时,可以采用行业标准HG20582作为参考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封头有效厚度减去开孔处计算厚度之外的多余面积,即A1是计入开孔补强面积的,是开孔补强计算中可作为补强的截面积中重要组成,故封头的最小成形厚度,不能只由封头的厚度计算公式简单的计算,还应考虑封头上的开孔补强计算。本文根据等面积补强法原理和GB150-2011《压力容器》开孔补强计算公式,提出了封头最小成形厚度的计算方法,并以实际计算案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有限元法对大开孔平盖进行了极限载荷分析,比较了平盖与筒体连接处采用的锥形段过渡与圆角过渡两种形式。结果表明,二者均能有效地降低平盖与筒体连接处的边缘应力。设计过渡段时,δ2/δ0为3.0、锥度为1∶3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平盖的边缘应力。  相似文献   

12.
压力容器开孔接管处的应力分类及补强设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磊 《化工机械》2004,31(5):307-311
针对压力容器在开孔部位尤其大开孔接管部位具有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从应力分类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开孔边缘的复杂应力状态,并对大开孔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的应力分类评定提出建议;比较分析了几种大开孔补强方法的异同点,阐述了工程设计中如何进行应力分类和选择合适的补强方法,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压力容器常常需要开孔。压力容器开孔以后,不仅整体强度受到削弱,而且还因开孔引起的应力集中造成开孔边缘局部的高应力,开孔附近就往往成为破坏源,因此,对于开孔需要进行补强。但是,并不是所有开孔都需要补强。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标准的学习,对于不需补强的原理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4.
陈艳 《广州化工》2012,(1):103-105
通过对开孔附近的应力分析,可知在压力容器上开孔,不但削弱了容器的材料强度,而且导致容器局部应力集中,使压力容器的承载能力降低,在其设计工艺条件下会产生危险,成为压力容器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压力容器开孔后需进行补强,本文对几种开孔补强的方法进行阐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开孔的补强计算方法——压力面积法、ASME压力面积应力法、俄罗斯ГОСТР52857.3-2007中的极限载荷法以及GB150-2011中的分析法,分别介绍了几种方法的适用情况。通过对大开孔结构的补强计算比较,显示出几种方法的异同之处。提出当开孔率ρ>0.9时,可借鉴极限载荷法进行补强计算。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对大直径管道大开孔补强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压力面积法和应力分析法的主要区别。以一实际工程中的天然气管道汇气管为例,分别用压力面积法和应力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大开孔补强计算。  相似文献   

17.
压力容器开孔接管的疲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文建  江楠 《化工机械》2010,37(3):324-326,366
对某开孔接管补强结构进行了应力分析和疲劳分析,并与JB/T4732-95中应力指数法的分析结果对比后可知,用应力指数法得出的疲劳寿命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8.
邓肖明 《化工机械》2001,28(3):153-154
根据压力容器开孔等面积补强原则 ,按照国标规定的设计公式推导出开孔补强的简便判断式 ,论述了该式的简易性和可靠性 ,还说明了应用简易判断法对简化计算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对18种不同开孔数的多孔板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得出:多孔板的最大等效应力主要发生在多孔板开孔区最外侧开孔的对称中心处.随开孔个数的增加,最大等效应力呈增大趋势;最大等效应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Z方向的最大应力;孔的排列情况对多孔板应力有影响.结果对多孔板的设计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某移门式卷染机的矩形开孔部位进行了应力计算和强度分析,对矩形孔边应力分布和开孔补强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