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英文名称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经过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他汀类药物目前比较肯定的作用包括调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稳定斑块和抗炎作用等.随着2013年度国内外多项指南的更新,他汀类药物被视为高胆固醇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石[1].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要点提示: 1.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使患者更早获益。 2.阿托伐他汀独特降脂外作用,可能是患者更早获益的机制。 3.阿托伐他汀独特分子结构和药代动力学特性决定了其多效性。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着稳定粥样硬化斑块、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病死率的作用。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他汀类具有作用多向性效应,可以防治20余种疾病,其中多数与调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全身性的炎症过程。病变部位形成粥样斑块,最终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他汀类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降脂作用,他汀类更具有潜在的多效性,包括提高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修复受损内皮、抗炎、抗氧化、促新生血管形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员内皮祖细胞等。现就当前他汀类多效性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西立伐他汀是最新开发的人工合成“他汀”类药,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强效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本文介绍了西立伐他汀的药理学特点、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张绪清 《肝脏》2005,10(4):334-336
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上的简称,是目前公认的最主要的降血脂药,在临床应用已近20年。洛伐他汀(10vastatin)是第一个他汀类药物,于1986年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应用,此后相继研制出辛伐他汀(sim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匹伐他汀(pitavastatin)、罗苏伐他汀(rosuvastatin)、美伐他汀(mevastatin)和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等。近年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7.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前景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世界范围内对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数十载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 ,即降低异常高水平的血清胆固醇能有效和安全地降低发生冠心病事件的危险。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与这一结论的得出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事件 :其一是降脂药物 3-羟 - 3-甲基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 (HMG-Co A还原酶 )抑制剂的发现 ;其二则是包括 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降血脂与降低冠心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一系列临床试验在内所谓的循证医学的兴起。正是这两个重要事件的结合引发二十世纪末冠心病预防与治疗领域内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他汀…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防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冠心病是一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 ,血脂异常是其最重要的一项危险因素。血脂代谢异常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而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近年来 ,通过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是冠心病防治中最有效的一项措施 ,而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强效降低LDL C的药物。一、他汀药物有效防治冠心病的坚实证据人类在明确血脂异常与冠心病间存在因果联系时 ,已经完成了许多方面的研究 ,包括动物试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因研究和临床试验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人体上…  相似文献   

9.
他汀类药物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的神经病理变化有老年斑(SP),神经原纤维缠结(NFT),脑萎缩和选择性神经元丢失。由于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当患者血清胆固醇增高时,AD的发生率随之增高。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同时,能降低痴呆发病率,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其调脂治疗的益处毋庸置疑。但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效应,远非常单独由于血脂水平变化引起。从临床研究到基础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具有多效性,其调脂之外的作用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他汀类药物调脂外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西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为一大类其英文词尾均为statin(他汀)的药物被统称为他汀类药物。他们能够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代谢中关键性限速酶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作用,使肝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临床多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对冠  相似文献   

12.
<正> 对于每一位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药物是其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从阿司匹林到舒降之,这些药物都是用来缓解症状、加强保护心脏和血管、防止潜在的致命的事情发生如心脏骤停、中风等。如果你有心脏病,或正在试图避免心脏病的话,服用他汀类药物应该是非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的最新用途--治疗骨质疏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他汀类药物是众所周知的降血脂药物,主要针对高胆固醇血症,近来发现,此类药物还具有许多非降脂作用。研究证明,他汀类降血脂药可促进骨形成,提示了骨科内服用药刺激生骨作用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对骨质疏松的最新研究,作用机制,争论热点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及血栓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他汀类的非调脂作用有抗炎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小板功能,改善咀管内皮功能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异常的作用、地位和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冠心病 (CAD)是多病因性疾病 ,由多种危险因素所引起 ,其中最重要的可变因素是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 )及糖尿病。高脂血症对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关键性的 ,斑块增长可以妨碍血流 ,可导致血管阻塞及心肌梗死。治疗主要目的是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及脂蛋白 ,并升高抗动脉硬化的脂蛋白。在CAD二级预防中 ,现代治疗主要是在饮食控制基础上加降脂药物 ,目标是使LDL C <1.0 g/L ,其次甘油三酯 (TG)降至 <2 .0g/L(2 .3mmol/L) ,国内TG合适范围为 <1.5 g/L(1.70mmol/L)及HDL C增加至 >0 .35g…  相似文献   

16.
他汀类药物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常称为他汀类(statins),是临床最常用的调血脂药物。胆固醇合成主要在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s)和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进行,规律性的在每天晨3∶00~5∶00达高峰[1]。他汀类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性限速酶HMG-CoA还原酶,从而阻断肝细胞的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具体作用机制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受体表达增加。近年研究他汀类具有抗栓作用[2],除此之外,也能影响其它许多具有代谢作用的化合物合成。人们逐渐认识到动脉粥…  相似文献   

17.
他汀类药物防治心肌肥厚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肌肥厚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降脂药物,其通过调控细胞外的刺激信号、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和细胞核内的基因转录的活化等多个信号传导环节,影响小三磷酸鸟苷结合蛋白、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途径的活性,增加一氧化氮水平并发挥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从而阻止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脏疾病的死亡率。他汀类药物的上述作用为心肌肥厚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在我国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非常高。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该文就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心血管疾病是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其中最重要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表现为动脉内膜下脂质和胆固醇聚集和大中动脉血管壁纤维化斑块的进展性慢性炎症[2]。以往的观念认为,As病变的进展是不可逆转的,现经过多年研究证明As的逆转是一个协调性的过程,主要涉及影响脂质外流的因素,并发现降低As斑块中的脂质成分可以直接导致巨噬细胞向外移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新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他汀类药物已经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药物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有关他汀类药物在脑血管病防治的研究,本文回顾了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证据,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