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回回蒜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回回蒜(Rannunculus chinensis)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回回蒜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出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山奈酚(kaempferol,2)、木犀草素(luteolin,3)、槲皮苷(quercitrin,4)、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5)、没食子酸(gallic acid,6)、柔花酸(ellagic acid,7)、山奈酚-3-O-β-芸香糖苷(kaempferol-3-O-β-rutinoside,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7-酮香木鳖苷(ketologanin,10)。结论化合物10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3、4、5、6、7和8首次从回回蒜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茉莉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茉莉根Jasminum sambac(L.)Aiton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和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茉莉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olivil(Ⅰ),(+)-cycloolivil-4'-O-β—D-glucoside(Ⅱ),iridane triol(Ⅲ),iridane tetraol(Ⅳ),β-胡萝卜苷(Ⅴ)。结论 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素馨属分离得到,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扛板归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扛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扛板归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质谱、核磁共振谱)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出1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异鼠李素(isorhamnetin,2)、金丝桃苷(hyperrosid,3)、槲皮苷(quercitrin,4)、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5)、没食子酸(gallic acid,6)、鞣花酸(ellagic acid,7)、3,3′-二甲氧基-鞣花酸(3,3′-di-O-methyl ellagic acid,8)、1-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1-O-galloyl-β-D-glucose,9)、黏酸二甲酯-2-O-没食子酰基(mucic acid dimethyl ester-2-O-gallate,10)、咖啡酸乙酯(ethyl caffeate,11)、黏酸二甲酯(mucic acid dime-thyl ester,12)。结论:化合物10和12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7、8和9首次从扛板归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牡丹皮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牡丹皮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RP-18反相柱色谱等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牡丹皮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酰芍药苷(1)、芍药苷-4-甲基醚(2)、β-谷甾醇(3)。结论化合物2为一个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枸杞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氧化镁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枸杞子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烟酸(1),棕榈酸(2),正二十烷酸(3),麦角甾醇(4),β-胡萝卜素(5),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6),β-谷甾醇(7),甜菜碱(8)。结论化合物正二十烷酸(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6.
鹿蹄草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鹿蹄草水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数据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鹿蹄草中分离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熊果酚苷(1),4-hydroxy-2-[(E)-4-hydroxy-3-methyl-2-butenyl]-5-methylphenyl β-D-glucopyranoside(2),草夹竹桃苷(3),pisumionoside(4),反式-9,10-十八碳烯酰胺(5),棕榈酸(6),棕榈酰基葡萄糖苷(7)。结论化合物(2)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4)~(7)为该属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茂汶黄芪(Astragalus maowenensis Hsiao.)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并鉴定化合物。方法采用现代层析分离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运用光谱方法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乙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Ⅰ(Ⅲ),黄芪皂苷Ⅱ(Ⅳ),黄芪皂苷Ⅳ(Ⅴ)。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繁缕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繁缕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素-8-甲醚(Ⅲ),二十六烷醇(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苷(Ⅵ),山奈酚-3,7-O-α-L-鼠李糖苷(Ⅶ).结论 化合物Ⅰ~Ⅳ和Ⅶ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并为繁缕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圆锥菝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圆锥菝葜(Smilax bracteat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60%乙醇回流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圆锥菝葜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光叶菝葜苷(Ⅰ)、白藜芦醇(Ⅱ)、落新妇苷(Ⅲ)、新异落新妇苷(Ⅳ)、儿茶素(Ⅴ)。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棕树心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和理化性质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棕树心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二羟基蒽醌(1),大叶茜草素(2),4-羟基-2,6-二甲氧基-苯甲酸(3),5-羟基-2-羟甲基-γ-吡喃酮(4),3,5-二羟基-2-甲基-γ-吡喃酮(5),3,5-二羟基-γ-吡喃酮(6),胡萝卜苷(7),对羟基苯甲酸(8),儿茶酚(9),β-谷甾醇(10)。结论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6为首次从棕榈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肿瘤体外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2对人骨肉瘤细胞株U20 S、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Y5 Y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8.10、26.59μg/ml;化合物5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37.31μg/ml。  相似文献   

11.
独活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我国中药材GAP基地产独活(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和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独活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川白芷素(I),当归醇A(Ⅱ),胡萝卜苷(Ⅲ),异紫花前胡苷(Ⅳ),腺苷(V),3-O-反式香豆酰基奎宁酸(Ⅵ),3-O-反式阿魏酰基奎宁酸(Ⅶ)和蔗糖(Ⅷ)。结论化合物I,Ⅵ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八仙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草药八仙草(Galium aparineL.)全草的6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香草酸(2),原儿茶酸(3),胞嘧啶(4),胞嘧啶核苷(5),尿嘧啶(6),尿嘧啶核苷(7),腺嘌呤核苷(8),1,3-二羟基蒽醌(9),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O-新橙皮糖苷(10),1,4-二羟基-3-异戊烯基-2-萘酸甲酯双葡萄糖苷(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味噌含氮类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反相C18硅胶柱色谱及P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 H-NMR、13 C-NMR、HMBC、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味噌中分离并鉴定了17个含氮类化合物,它们依次为:环-(亮氨酸-酪氨酸)(1)、环-(苯丙氨酸-酪氨酸)(2)、环-(脯氨酸-甘氨酸)(3)、焦谷氨酸甲酯(4)、尿嘧啶(5)、胸腺嘧啶(6)、N-乙酰苯丙氨酸(7)、酪氨酸(8)、苯丙氨酸(9)、苯丙氨酸甲酯(10)、N-甲基亮氨酸(11)、异亮氨酸(12)、缬氨酸(13)、亮氨酸(14)、谷氨酸(15)、甘氨酸(16)和天冬氨酸(17)。结论化合物1~17均为首次从味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大豆或大豆产品中分离得到的环肽。  相似文献   

14.
独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研究我国中药材GAP基地产独活(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和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独活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甲氧基欧芹素(Ⅰ),二氢欧山芹素(Ⅱ),2'-去氧橙皮内酯水合物(Ⅲ),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Ⅳ),香柑内酯(Ⅴ),花椒毒素(Ⅵ),佛手酚(Ⅶ),二氢欧山芹醇(Ⅷ),蔗糖(Ⅸ),异欧前胡素(Ⅹ),补骨脂素(Ⅺ)、没药当归烯酮(Ⅻ)和甘油酯(ⅩⅢ)。结论化合物Ⅶ和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Ⅲ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