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重庆市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庆市涪陵、彭水、石柱等烟区采集了40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并采用游动孢子悬浮液注射接种鉴别寄主和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颜色反应两种方法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40个菌株对烟草品种L8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而对Nicotiana nesophila无致病力;在TTC培养基中皆呈现红色反应,说明供试的40个菌株皆为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烟草野火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黑龙江省烟草野火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情况,采用针刺接种法,将黑龙江省主要烟区采集的15个烟草野火病菌菌株接种到28个供试烟草品种上,通过对发病率的差异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来测定供试烟草品种的抗性表现,从而建立了一套鉴定烟草野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寄主体系,并将15个供试菌株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掌握四川省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情况,从四川烟草主产区采集了108个烟草黑胫病标样,采用髓部碟片分离法获得74株黑胫病菌,同时通过TTZ颜色反应和鉴别寄主法对74个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四川烟草黑胫病菌存在0号和1号生理小种,供试菌株中0号生理小种占28.38%,1号生理小种占71.62%,属优势小种.两个生理小种在各采样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4.
病菌生理小种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有各自特点, 研究各地的生理小种特点可有的放矢安排品种, 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就云南省烟草黑胫病病原进行了分离纯化, 采用根部创伤接种法对部分病原进行了致病性测定与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 2004年分离的39株烟草黑胫病菌株致病率为22.22%~100.00%, 平均发病率为93.73%, 病情指数2.8~86.1。2005年分离的45株烟草黑胫病菌株致病率为66.67%~100.00%, 平均发病率为96.05%, 病情指数16.7~97.2。2006-2008年对55个地方代表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别, 发现55个菌株在不同烟草品种上存在致病力分化, 对同一品种致病力存在差异;确定有50个菌株为0号生理小种, 占供试菌系的90.91%, 说明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优势菌为0号生理小种, 在本次鉴定的供试菌株中未发现1、2、3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云南玉溪烟区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别及对主栽品种的致病性,以来源于玉溪市新平县和澄江市的172株烟草疫霉菌为材料,采用TTC法及活体植株接种法明确其生理小种的归属和组群分布,以不同生理小种的烟草疫霉菌株为接种体,研究生理小种鉴定接种技术并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表明,TTC平板上呈现红色的供试烟草疫霉菌株均属于0号或1号生理小种;活体植株接种显示,0号和1号生理小种有149株和12株,分别占比86.63%和6.98%;无致病力及未鉴定出小种归属的菌株分别有2株和9株,分别占比1.16%和5.23%。表明新平县和澄江市烟草黑胫病菌以0号生理小种为主。致病性测定显示,170个菌株对主栽品种KRK26、云烟87和K326均有较强致病力。此外,寄主离体叶片与茎秆轻微致伤后,对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感反应与活体植株注射接种结果一致,具有同等的鉴别力。说明离体材料致伤接种的方法可用于区分不同烟草品种对黑胫病的抗感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湖北恩施烟区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生理小种、生化型和演化型进行了鉴定,为湖北省烟草青枯病抗性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湖北恩施地区的8个县(市)采集青枯病感病烟株,通过平板稀释分离和特性性引物检测从中分离鉴定到54个具有致病性的烟草青枯菌菌株。采用注茎接种法将供试菌株分别接种青枯菌6个鉴别寄主,确定所有的菌株均属于生理小种1;基于青枯菌对3种双糖和3种己醇利用能力的检测结果,将54个菌株鉴定为生化型Ⅲ;经青枯菌演化型PCR检测,54个菌株均能扩增得到片段大小分别为280 bp和144 bp的两条特异性条带,这说明全部分离菌株均属于青枯菌演化型Ⅰ型。  相似文献   

7.
  背景和目的  针对目前国内尚未以国际通行的抗性鉴别宿主区分烟草野火菌的生理小种, 首次基于抗性遗传规律鉴定了所收集野火菌株的生理小种归属。  方法  通过大田喷雾接种、温室浓度梯度接种、无损伤接种及同一叶片上的对比试验等4个平行试验, 将ATCC11528等5个野火菌株接种到黄花烟等6个不同抗源遗传背景的烟草上, 根据不同试验出现的不同病理反应对各野火菌株进行生理小种分类。  结果  所收集的5个野火菌株经多轮分子标签鉴定纯化, 可用于接种试验。野火菌株D151、ZD和M109、ATCC11528和W11分别被鉴定为0、1、3等3个小种。  结论  采用国际通行的抗性鉴别宿主和4个平行接种试验区分了5个野火菌株的生理小种归属。为培育野火菌小种专化抗病烟草和克隆烟草中小种专化抗病基因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重庆地区烟草青枯病菌的生物型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重庆市黔江区、酉阳县、武隆县烟田采集的烟草青枯病典型病株中,分离获得了44个菌株,进行了鞭毛染色和致病性测定,并进一步研究了菌株对双糖和己醇的利用能力以及对硝酸盐的还原作用、产气情况。结果显示:44个菌株的菌体形态均与青枯病菌菌体形态一致,且均具有致病性;这些菌株均属于生物型Ⅲ,无亚型及其它生物型。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套成本低廉、简单快速的分离检测土壤青枯病菌的方法,采用半选择性培养基(PCCG)和PCR技术相结合,从白肋烟栽培土壤中分离鉴定出12个菌株,并分析了这12个菌株的ITS序列 .结果表明:分离出的12个菌株ITS序列与青枯病菌同源性最高,达到92.6%,该方法适合于土壤中青枯病菌的分离鉴定.Hayward的青枯病菌生化型鉴定结果表明,这12个菌株均为生化型Ⅲ.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明中国主要产烟省区烟草青枯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揭示烟草青枯菌种内遗传多样性与烟草品种、地理来源等的关系,为指导烟草青枯病抗病育种及综合防治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研究方法对采自我国11个主要产烟省区的93株烟草青枯菌进行种内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93株供试菌株被分为51个序列型(Sequence Type, ST),运用eBURST V3软件共享5/7基因标准可将所有供试菌株划分为4个亚群(group)与4个单一群(singleton)。【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我国烟草青枯菌地理分布广泛,存在丰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但烟草青枯菌的组群划分与菌株的地理区域和烟草品种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我国主要植烟区烟草青枯病鉴定病圃中青枯菌的系统发育,采用演化型分类框架下的序列变种分类方法,对从各烟株和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100株青枯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可归为4个分支,分别为序列变种15、17、34、54。其中,云南文山州广南县病圃中的菌株为序列变种17和54,福建泰宁县的菌株为序列变种34,福建三明市三元区的菌株为序列变种15和34,广东白云区的菌株为序列变种15和17,广东南雄市的菌株为序列变种15、17和34,安徽宣城市宣州区的菌株为序列变种34和54,贵州福泉的菌株为序列变种17,重庆彭水的菌株为序列变种17。本研究发现同一病圃中存在多个序列变种,某些病圃同一地块中烟株与土壤分离所得菌株序列变种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湖北省襄樊、恩施等主要烟区采集烟草黑胫病病株样本111个,分离纯化出30个烟草黑胫病菌株。采用游动孢子悬浮液注射接种鉴别寄主和TTZ(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颜色反应两种方法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供试的30个菌株在TTZ培养基中的反应皆为红色,有24个菌株在鉴别寄主反应中对L8和NC1071有较强致病力,而对N.nesophila无致病力,应为1号生理小种,占供试菌系的80%,为湖北省优势生理小种;其他6个菌株中有4个菌株对NC1071有较强致病力,但对L8致病力较弱,有1个菌株对L8和NC1071致病力较弱;1个菌株对NC1071致病力较弱,但对L8有较强致病力;6个菌株对N.nesophila无致病力,是否为2号生理小种还是其他致病型,尚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保山烤烟大田烟株茎下部出现黑色坏死症状进行调查、鉴定,发现其主要原因为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E.F Smith)侵染。本文分析了该病发生流行与烤烟品种、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农业综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蒜粗提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实验室测定了大蒜乙醇和水提取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大蒜提取物均对烟草青枯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大蒜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大蒜乙醇提取物对烟草青枯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大蒜水提取物.0.2、0.3和0.4 g/mL浓度的大蒜乙醇提取物对烟草青枯痛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5.56%、69.26%、75.93%;0.3和0.4g/mL浓度的大蒜水提取物的抑制率分别为61.85%和72.59%;大蒜水与乙醇提取物的有效抑制中浓度分别为0.14和0.08 g/mL.因此,可尝试以大蒜为原料研制植物保护剂来防治烟草青枯病.  相似文献   

15.
烟草青枯菌致病型及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97~2001年从我国南方烟区青枯病采集分离出97个菌株,依据各菌株在鉴别品种红花大金元、K326、岩烟97和G3上的反应特征,可区分为3个致病型。Ⅰ型菌致病力弱,在K326上反应为LR-MR;Ⅱ型菌致病力中,在K326上反应HS,而在岩烟97上反应为LR-MR;Ⅲ型菌致病力强,在岩烟97上反应HS。调查表明,感病品种连作地以Ⅰ型菌占优势,抗I型菌的品种连作地以Ⅱ型菌居多;Ⅲ型菌主要表现在小气候闷热、阴、湿、砂的烟草连作地。温度对不同菌株与高感品种互作看不出明显影响,而对不同菌株与抗性型品种互作则有明显影响;只有在较高的温度>24℃下,II型菌对K326,Ⅲ型菌对K326和岩烟97产生强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