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江华 《太阳能》2021,(3):9-13
对废弃光伏组件进行回收处理有助于减轻环境负担、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且可以保障光伏产业的绿色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化应用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尚不成熟,目前仅有欧盟建立了针对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处理的完整管理制度。我国对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已有完善的政策体系,但还未将废弃光伏组件纳入其中。对欧盟关于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处理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政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处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各国对硅材料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硅片及太阳能硅片; 2.生产用于大规模和超大集成电路的高质量硅材料; 3.能够有效地控制氧、碳及其它杂质含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无锡市区的废弃油脂回收利用管理中,由于执法力度不足,至使不法分子将废弃油脂提炼后回流餐饮、食品市场的严重后果。建议对废弃油脂的回收利用管理,必须提升到法治化管理的高度,使废弃油脂达到资源化和能源化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废弃节能灯对环境和人造成的危害,针对当前废弃节能灯回收面临的困难和国际上回收废弃节能灯的主要做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光伏发电装机快速增长,废弃光伏组件量将激增,废弃组件处理不当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导致资源浪费.目前,国内外光伏组件大规模报废期还未到来,组件回收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监督管理体系还未建立,存在技术装备不成熟、回收收益低及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参考新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分析了光伏组件回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工业废弃污水的治理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工业企业产生的各种有机废弃污水治理难度高、污染持续时间长、污染范围广、难降解等问题与不足,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业废弃污水处理工艺,并将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循环加以利用.经实践验证,本废水处理工艺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废弃污水的危害,而且还可以将处理后的废液、废水循环再利用,真正的实现了废物回收循环利用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国内外风电叶片的使用规模和退役风电叶片趋势,阐述国际上通用的退役风电叶片处置方式(堆放、掩埋、回收利用)及其优缺点;其次,系统介绍废弃叶片材料的典型回收利用方法,即机械回收、热回收和化学回收,比较3种典型回收利用方法的技术特点;然后,总结了利用退役风电叶片进行产品再制造的典型案例,包括制备再生复合材料板材、制造混凝土骨料、制备3D打印耗材等;最后,针对风电材料常见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的难切削性能,介绍风电叶片回收加工技术与装备,包括切割加工技术和装备、破碎及粉碎加工技术和设备等。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硅片电火花电解复合切割制绒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工作液的以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技术对太阳能硅片进行切割及制绒一体化的新方法.试验表明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WEDM-HS)对太阳能硅片切割具有效率高、厚度薄、切缝窄、表面可直接形成绒面结构,表面无明显微裂纹且切割表面不存在电极丝金属残余;在硅表面放电凹坑内由于高温电解复合作用会形成密集、壁面光滑且高深径比的微孔洞结构;绒面结构不受硅材料特别是多晶硅各向同性的影响,且获得的表面反射率略低于目前制绒方法的表面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活动,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0.
袋类除尘器是燃煤电厂主要的配套除尘设备,其配套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燃煤机组容量的30%。滤袋作为袋类除尘器的核心部件,每隔数年需更换,维护成本较高。如果更换下来的废弃滤袋能够回收利用,可为电厂节省成本。本文主要介绍目前燃煤电厂常用的滤袋材质的回收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孔硅在多晶硅太阳电池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化学法制作的多孔硅的硅片上制备得到5cm×5cm太阳电池,效率为9.6%。对多孔硅进行了萤光光谱及反射率测量,并对多孔硅在太阳电池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纳米硅薄膜及纳米硅薄膜太阳电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纳米硅薄膜及纳米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结构特性、光电特性等,显示出其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最好的纳米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达8.7%。  相似文献   

13.
晶体硅粒太阳电池的硅粒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太阳电池的制造成本,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太阳电池-硅粒太阳电池。采用淮相外延方法,成功地在劣质单晶硅片上生长出粒度均匀,大小适宜,排列整齐和光电特性优良的单晶硅粒。报道了该单晶硅粒的生长方法,生长动力学以及硅粒层的形貌的一些半导体特性。  相似文献   

14.
吸杂是减少硅中杂质和缺陷,提高多晶硅太阳电池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比较了用三种吸杂方式对多晶硅进行处理的结果和影响:多孔硅吸杂,磷吸杂,多孔硅结合磷吸杂。三种吸杂方式都能明显提高多晶硅的少子寿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孔硅吸杂的工艺,发现多孔硅吸杂的效果随退火的温度和时间影响比较大,在800℃氮气气氛下退火3h,多晶硅的少子寿命能由原来的1.4μs提高到25.6μs。相比之下,多孔硅吸杂工艺简单,更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A variety of micromachined sensors and actuators use coupled electrical and thermal transport in doped silicon bridges and cantilevers. One example is thermomechanical data storage cantilevers, in which Joule heating and atomic-scale forces yield indentations in an organic substrate. The thermal isolation of these structures augments the temperature rise during Joule heating, which can generate more intrinsic carriers and lead to thermal runaway in the presence of a constant bias voltage.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simple model for the thermal runaway effect in doped silicon cantilevers. The model relates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the cantilever to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carrier concentrations in silicon an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级硅的电磁悬浮熔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磁悬浮与离心铸造技术(ELCC)开辟了低成本制备太阳电池用硅片材料的新途径。硅材料的无污染熔炼是进行ELCC硅片成形的重要前提。采用电阻与高频感应相结合的两级加热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太阳能级硅的电磁悬浮熔炼,为低成本太阳电池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实验还发现,与传统的理论计算不同,悬浮力随电源频率的不断下降而提高。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sults of a study of Si and thermopile solar irradiance sensors over a period of almost one year. The study centered around two main topics: 1) the method of calibrating them outdoors and 2) the accuracy of such devices relative to a selected thermopile as the reference. A new method for outdoor calibration of solar irradiance sensors is proposed for adoption as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t is concluded that Si sensors are good substitutes to the more expensive thermopile pyranometers for a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solar irradiance. Based on this study, the paper also proposes basic construction criteria for the class of sensors for continuous outdoor use.  相似文献   

18.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厚度和晶粒尺寸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PC1D计算了结构为n^ /p小和n^ /p—p^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他的品粒尺寸和薄膜厚度对其Voc,Jsc和η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无陷光结构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要获得10%的效率,薄膜厚度至少应大于22μm;晶粒尺寸大于薄膜厚度的4倍时,晶界复合对载流子寿命的影响可以忽略;同时表明:太阳电他的背表面场(BSF)对提高多晶硅薄膜太阳电他的性能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压高功率的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PECVD)技术,以不同的反应气体总流量制备出沉积速率大于1nm/s、次带吸收系数(α0.8eV)小于2.5cm-1且具有相同晶化率的本征微晶硅薄膜,然而将其应用在微晶硅电池中时,电池性能却有明显差异.通过对微晶硅电池的光、暗态J-V,量子效率(QE)和微区拉曼(Raman)测试发现,微晶硅薄膜中非晶孵化层厚度的不同是引起电池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反应气体总流量较低时沉积的微晶硅薄膜具有较厚的非晶孵化层,阻碍了载流子的输运,使电池的长波光谱响应下降,从而降低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与填充因子;而增加总气体流量,有效减小了微晶硅薄膜中的非晶孵化层的厚度,从而使电池性能得到改善.最后在总气体流量为500sccm时,制备得到沉积速率为1nm/s,效率为7.3%的单结微晶硅太阳电池.  相似文献   

20.
高效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简述了高效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初步研制结果。对电阻率不同的CZ和FZ材料和不同的电池结构进行了实验。为了提高效率,对发射区钝化工艺、分区轻(n^+)重(n^++)扩散、背场、表面织构化技术和氯清洗等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目前制备的最好电池,其效率为18.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