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崔愷 《建筑》2020,(5):14-15
避免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重视防灾医疗设施体系规划与建设;建立健全人防医疗设施的应急启动机制;统筹规划常规医院、移动医院以及临时医院的建设系统和运营管理;提升各级医疗设施应对大型公共卫生灾害的能力;开展健康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研究、推动健康建筑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深入,医院服务向社区分散转移,医院建设关注焦点也将从医院建筑单体向社区医疗设施转移;老龄社会的社区适老建筑与医养设施建设也日益增多……共同筑成了"未来健康社区"图景。本次沙龙特别邀请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健康系统设计研究中心(Center for Health SystemsDesign,CHSD)工作学习的学者和博士研究生,请他们基于各自研究背景——养老建筑、医疗建筑与健康社区等领域,就"未来健康社区"这一主题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3.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是泰康保险集团开发新建的第一家医院.本项目坐落于武汉市,服务地区,辐射全国,面向全球.医院将建设成为以"多层次医疗服务"为主体的综合化、多样化、服务型院区,拟包含:为大众服务的综合医疗区、为高端人群服务的国际医疗区、教育培训区、商业配套区等功能设施.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是泰康医险结合大健康体系中的关键一步.医院将采用"综合医院+专科中心集群"的模式,建设成为三级综合医院标准的、充满人性光辉的新型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中元长期从事医疗建筑的咨询设计、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医疗建筑设计、建造技术经验,拥有国内一流的各专业技术专家。在传染病医院建设领域,中国中元完成了北京地坛医院、佑安医院等一系列传染病医院的设计工作,并承担了2003年北京小汤山非典应急医院、2009年H1N1流感北京潮白河应急医院改造的设计工作。《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均由中国中元主编完成。根据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紧急形势,根据集团指示,服务全国抗击疫情医疗设施建设,拟定中国中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医疗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5.
吉隆  周有芒 《建筑创作》2003,(8):118-118,120,122,124
在近年的医院设计中,要求站在使用者的立场,重新审视至今为止的从医疗方面考虑所设计的医疗设施,建设方便患者、以患者为主体的医疗设施。在以患者为主体的医院设计上,重要的是要取得以下几项主要内容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也逐年加大对新建医院和现有医院改造的投资,尤其在医疗设施的更新、医院环境的改善以及医院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等方面越来越重视,据了解,2012年前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年复合增长率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7.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型应急医疗设施规划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涛  王英  孟庆  闫晶晶 《规划师》2020,(5):89-93
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国内肆虐,疫情救治防控措施中,武汉市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两座大型应急医疗设施的快速建设和投用引发全球瞩目,也倒逼国土空间规划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型应急医疗设施的规划预控。文章立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破坏性及不可预测性等特点,提出大型应急医疗设施超前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结梳理其规划选址的原则及规划预留预控的机制,提出对城市大型应急医疗设施的规划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配套医疗设施的缺失及群众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医疗基础建设提出更多迫切要求,作者结合城市新区新建医院的过程对医院新建的重要环节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医疗建筑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中国医疗设施新一轮建设高潮,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又独具特色的医疗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师和医院管理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中国医疗建筑规模的发展趋势、流程变化、总体规划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面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朝阳院区改造提升任务,设计者对医院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并梳理现状问题,对标国内外知名儿童医院,以“儿童健康”为中心,从儿童环境提升、医疗功能提升、设施保障提升、安全应对提升、智慧绿色提升五个方面开展改造提升规划,从而为儿童营造健康与快乐的空间,为未来我国儿童医院的建设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1.
研究立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在对城市中老年人就医现状的调研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对医疗设施在合肥市中的适老化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等级医疗设施可达性进行适老化角度的分析,发现设施中的三级医院可达范围因聚集而较为有限;除三级医院以外其他医院的可达范围则延城市重要道路向东西向、北向、西南向以及东南向扩散延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达性很强,其中等区间范围基本实现全市覆盖。研究通过对合肥市医疗设施布局适老化现状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城市医疗设施适老化合理分布提供科学建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所谓医患矛盾,其实质是医疗资源的供给与医疗服务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矛盾。在有限的医疗资源条件下,探索更优化的医院建设模式,充分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有助于缓解这一医疗问题。基于对典型的医院建设模式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的分析研究,本文指出医疗健康城(医疗综合体)这种复合型的医院建筑形态是解决前述矛盾的新建设模式,并进一步详细探讨了医疗健康城的背景、条件、特点及三种发展类型,最后就医院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3.
既有医院由于建成时间较长,医院设施空间环境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医疗的需求。同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和新的医疗设备技术也对医院空间提出新的要求。文章指出了既有医院的改扩建应针对其特点,从分期建设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围绕不能搬迁的重要设备进行规划、充分利用原有建筑、医疗模式调整等方面入手,制订具体合理的建设方案,提高建筑品质,强调对病人的心理关怀。  相似文献   

14.
正医疗设施正在创造新颖的物理空间以改善患者的体验感"他们把我们的医院当成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对象。对我们来说,设计的起点在于谁是主要用户,无论他们是医生、工作人员、患者或访客。"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所有的医院都会配备高科技的医疗设施、信息系统和无线通讯设备,但这只是未来医院蓝图的一部分。医疗设施的建设要着眼于未来,通过密切关注物理空间和整体性的设计创新,给患者带来更舒适的观感与体验。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医疗设施的需求相对较大,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医院20 918家,2015年年末,全国共有医院约27215家,由此可见中国医院建设在数量上仍然处于发展期。但在大量建设的同时,却依然存在医院建设布局不够合理、医院效率偏低、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较弱,以及忽视人性化设计等诸多问题。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模式的改变,医疗建筑也都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使用需求。为此,本次沙龙邀请多位学者、建筑师、医院管理者基于各自的视角,深入探讨如何使得医疗建筑更加贴合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6.
新冠疫情给我国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建设带来严峻挑战,除加紧建设新的医院和制定传染病医院新的防控技术体系之外,还要为居民提供防灾空间及设施、社区服务保障。研究对日本围绕生活圈配置生活关联设施,围绕日常生活圈域建立地域支援中心,开展防灾、综合护理服务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日常生活圈域建设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住宅》2015,(4):95
<正>4月1~2日,2015亚洲医院建设新格局高峰论坛(中国站)在北京建筑大学举行。论坛由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中国艾医师协会医院建设管理专家委员会、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医院建筑协会、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国内28个省市及亚洲、港澳台、欧美等国家及地区的政府、高校、科研单位代表,医院建设与运维专家云集北京建筑大学。从设计理念、建造技术、信息化、养老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就我国医疗设施建设应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设施建设水平也得到了持续、高速的发展,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管理机制、医疗设施的建设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面存在欠缺.所以,在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我们应当理性地从专业的角度思考我国医疗建筑的未来发展.在本期专辑中,来自医院建设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同仁们一同探讨疫情给医疗设施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以期为我国医疗建筑的未来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迎来了又一轮医疗设施建设的高潮,新建及改扩建医疗建设项目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人对社会医疗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就医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成为了当今中国医疗建筑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同时随着现代医疗理念与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建筑正在从治疗机器向更关注人健康、安全的人性化空间转变,从特殊化向去特殊化转变,从孤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改扩建项目为例,分析了既有医院由于建成时间长,医院设施空间陈旧,在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和现代化医疗设备技术的双重推动下,从充分利用原有建筑、优化现有医疗动线、分期建设入手,规划设计合理的医院改扩建方案,提升现有院区整体品质,体现设计对病人及医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