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我国受到大力推广,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将传统的现场湿作业改为吊装和湿作业结合。因此,施工现场的要素不仅仅有原来湿作业的钢筋、砂、石、水泥等材料,还增加了各种类型的预制构件,这对施工现场规划方案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离散事件模拟技术建立能够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现场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的方法。离散事件模拟用于将施工现场的各功能区域参数化并模拟不同施工现场规划方案下各功能区域的形状、位置和大小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进行实例分析,应用结果说明,建立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选择出具有优良施工表现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现场规划方案,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持续完善,以及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创新建筑设计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是根据建筑功能与结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建筑模型制作,并进行模块化施工,因此,基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设计和施工效...  相似文献   

3.
BIM技术具有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效率、预制构件生产效率、运行维护管理水平,以及模拟现场施工活动等优势。为此,以福建省某高校工科大楼建设项目为具体实例,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基于BIM模型,将装配式建筑成本与传统现浇建筑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得到装配式建筑成本增量主要体现在土建工程中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和安装环节的结果。通过分析,提出装配式建筑要大力推广并发展,必须降低预制构件生产成本、优化装配式构件运输成本、优化装配阶段机械设备成本,并从这三方面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分析及管控,以期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装配式构件节点安装的施工质量问题,基于多级可拓技术对装配式建筑构件节点安装技术进行优化。实践表明,应用该安装技术下的装配式构件节点连接强度和刚度均优于对比方法,提高了节点连接的可靠性,保障了最终建筑相关验收指标能够达到验收标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伟 《建筑》2020,(11):38-41
正所谓装配式建筑,就是将建筑混凝土的主要部分拆分成多个部品或构件,将在工厂生产的墙体、梁、柱、楼板、飘窗以及楼梯等主要混凝土构件运送至工地,进行现场装配的施工建筑工程。由传统的建筑方式转向装配式建筑乃全球建筑业的潮流,也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起步的时间较晚,业内大多人士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尚处于粗浅阶段。因此,对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与施工过程的监理进行研究和总结,就显得很有必要。以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为划分标准,装配式建筑可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  相似文献   

6.
通过深入研究装配式构件生产关系,立足生产工艺和预制安装研究方向,结合多个实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工艺图进行生产工艺分析,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装配式施工工艺并得出结论。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工艺有效避免建筑材料资源的浪费,保护施工现场环境,还能在减少施工周期的基础上保障施工的效率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在生产工艺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装配式建筑各方面的生产加工工艺,分析了目前在生产和施工方面所存在的优缺点,为以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吊装运输效率对施工进度有较大影响。目前已有研究基于旅行商问题(TSP),通过优化塔吊吊装顺序,缩短了建筑材料运输距离和时间,但是忽略了施工工序的影响。对于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构件的吊装顺序需要严格遵守施工次序。因此依据施工次序、吊钩初始位置、构件存储与需求的位置关系,本研究建立了装配式构件施工现场吊装调度优化模型,并提出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基于三种作业规模的五个算例,通过对比Gurobi与改进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验证了改进遗传算法良好的有效性。最后以某装配式建筑场地的构件吊装任务为例,证明了本研究可以快速有效地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构件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8.
古立军  刘树信 《城市建筑》2023,(16):182-185
在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中,一些主要施工环节及节点要求至关重要,往往影响了现场施工进度和质量。文章以某高层住宅工程为例,简述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环节和节点优化研究,通过BIM技术深化设计、施工模拟,通过认真分析施工主要环节,处理好其与现浇结构关系,解决了装配式结构施工存在的部分难题,有效避免了返工,提高了工效,也保证了结构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忠帅 《住宅产业》2023,(10):75-77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梁柱节点的连接形式和性能是目前施工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新建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应用其对现浇接头和测试节点进行数值模拟,并基于梁柱半刚性节点的破坏机理,对半刚性节点进行应力分析得出,有限元仿真结果精度高,能较好地反映构件的性能。该方法为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大量推广应用,而EPC模式能够很好地适用于该类工程,但其与EPC模式相结合的研究还很少。分别分析了EPC模式和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及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在建设的各阶段进行结合的方法及路径,最后基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特点对EPC模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EPPC模式,即实现设计、采购、构件生产、施工的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推动传统混凝土建筑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合理的混凝土 PC 构件生产布局,能够保证产能供需平衡,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基于 2010~2019 年京津冀地区数据调研,获取 PC 构件厂分布状况及生产能力,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京津冀地区2020年PC构件需求量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比较,以验证模型正确性;利用ArcGIS10.2 测算各供需点之间的运输距离,构建以需求量、供给量、运输成本为关键指标的 PC 构件厂网络型区位配置模型,运用LINGO11 求解优化模型并提出优化布局策略,形成以点轴为主线的京津冀地区厂区布局策略。预期成果为京津冀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查阅、相关政策及问卷调查,从设计阶段、采购阶段、制造阶段、装配阶段及外部因素等 5 个方面构建影响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指标体系。将三角模糊数引入到 AHP 中,提出了基于 FAHP-DEMATEL 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模型, 并以甘肃省某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为例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甘肃省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关键影响因素为利益分配制度、构配件生产成本、政策激励程度、运输成本、参与方战略协同度及构配件的质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甘肃省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实验表明 RFID 技术能为装配式建筑的管理带来极高的效率,然而 RFID 技术投资成本较高,目前尚不知如何在供 应链间进行成本分摊。以一个预制构件工厂和施工工地的供应链模型为基础,根据南京市某项目的预制外墙板供应链的实际 情况,利用 Arena 软件模拟供应链使用 RFID 技术和不使用 RFID 技术相应的总时间和失误情况,对比分析投资 RFID 技术 带来的收益。根据模拟结果计算出投资 RFID 技术的条件下工厂和工地承担该技术的成本分摊比率,结果表明投资 RFID 技 术显然受益,且定位到构件的概率在 50%以上时对供应链双方投资该技术的比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是 PC 结构。与传统的现浇建筑模式相比,预制构件现场装配是装配式建筑建造模式的独有特点,因此装配式建筑中 PC 构件的吊装效率是影响项目整体进度的关键因素。从外部环境、构件、机械设施、方法、工人 5 个方面分析影响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效率的因素,采用 DEMATEL 分析方法确定每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得出了关键影响因素,如工人工作时间较长,施工效率低下、构件安装顺序错乱等,进而对于指导装配式建筑吊装方案的制定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的成果直接影响后续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质量,为有效解决设计阶段风险所造成的项目进度、成本、质量问题,从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角度出发,对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通过文献整理方法识别出该阶段主要风险并发放调查问卷,利用所获取的有效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成本受设计阶段风险影响较为显著,且主要来自于技术风险,设计—生产—安装各环节间缺少协同管理平台、构件划分不合理等是设计阶段率先考虑的风险因素。并提出该阶段发展建议,为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在这个背景下预制装配式建筑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香港地区在公共房屋建设中大量使用预制构件,在预制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论文介绍和比较了香港和谐式公屋建设中使用的两种预制结构体系——后安装预制墙板体系和先安装预制墙板体系,重点阐述了先安装预制墙板体系的施工工艺以及预制墙板的制作过程,以供内地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装配等多维空间作业,安全风险易叠加,极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因此需 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状况进行预警,做好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出发,结合装配式 建筑特点,逆向分析影响施工安全的主因,建立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求得各指标权重,结合可拓综合评价法,将 安全预警等级划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四级,逐层计算关联度,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预警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 于具体工程,验证其可行性,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建建筑和拆迁改造项目产生了巨量废弃物。如果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场址选择不当,就会对环境、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为此,结合AHP-Entropy方法,利用GIS技术,使用整数规划建立建筑废弃物物流回收网络,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构建选址优化模型,确定了番禺区内最适宜建设消纳场的位置。综合考虑了与消纳场建设和运营有关的各项成本,确定了消纳场的理想数量和建议容量。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属于邻避型设施,因此建设时要考虑当地居民对建设消纳场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管理部门规划建筑废弃物物流管理链,以及为消纳场选址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建筑成为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绿色供应链全寿命周期角度构建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结构模型,并建立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装配式绿色供应链进行全寿命分析,应用层次聚类-TOPSIS 综合评价模型评价识别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的关键节点问题,为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优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同时针对装配式绿色供应链关键环节运作问题提出建议,实现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全寿命周期绿色可持续管理,促进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