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季铵盐联合含氯消毒液的消毒方法在ICU病房终末消毒中的效果.方法 将ICU病房的20个床单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个.观察组使用季铵盐联合含氯消毒液,对照组按常规使用季铵盐实施物体表面消毒,终末消毒前后对两组物体表面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结果 终末消毒前,两组物体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平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二氧化氯消毒剂对重症医学科(ICU)物体表面多药耐药菌的消毒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和100 mg/L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消毒ICU环境物体表面,对ICU的呼吸机操作面板和按钮、微量泵按钮或面板等高频接触的医疗用品物体表面以及床旁桌、床栏、电脑键盘等其他物体表面擦拭消毒,分别于消毒前及消毒后2 h内采样。比较两组对ICU多药耐药菌(MDRO)的清除效果和杀菌率。结果 消毒前含氯消毒剂组物体表面检出MDRO 24份,二氧化氯消毒剂组物体表面检出MDRO 35份,MDRO检出率分别是22.64%、19.02%,两组MDRO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0);消毒后含氯消毒剂组检出MDRO 4份,二氧化氯组未检出MDRO,二氧化氯组MDRO的检出率低于含氯消毒剂组(P=0.017),医疗用品物体表面MDRO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413),其他物体表面二氧化氯组MDRO的检出率低于含氯消毒剂组(P=0.038)。二氧化氯组杀菌率高于含氯消毒剂组(P=0.033)。结论 二氧化氯消毒剂是一种高效、安全、广谱的强力杀菌剂,能够切断多药耐药菌的接触传播,适合用于医院内多药耐药菌的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菌环境筛查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效果.方法 2018年9—11月为基线调查期;2018年12月—2019年8月为干预期,干预期每季度进行常规筛查,及时反馈,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及相关知识培训;比较干预前后环境物体表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菌环境筛查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效果。 方法 2018年9—11月为基线调查期;2018年12月—2019年8月为干预期,干预期每季度进行常规筛查,及时反馈,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及相关知识培训;比较干预前后环境物体表面MRSA、CRAB的检出情况。 结果 基线调查共采集标本896份,干预后共采集标本2 880份,其中MRSA检出率由18.08%下降至0,CRAB检出率由4.46%下降至0.83%;基线调查时住院患者MRSA、CRAB检出率分别为48.86%、36.08%,干预后住院患者MRSA、CRAB检出率分别为37.42%、27.27%;干预前后环境物体表面、住院患者的MRSA、CRAB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每季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环境中检出MRSA、CRAB最常见的位置分别为:床周地面(34/168,20.24%)、头部垫巾(19/168,11.31%)、呼吸机面板(13/168,7.74%)、床头柜(12/168,7.14%)、吊塔(12/168,7.14%)。基线调查时呼吸内科ICU MRSA、CRAB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75.00%(24/32)、25.00%(8/32),干预后呼吸内科ICU未检出MRSA,CRAB检出率干预后为3.13%(3/96)。 结论 对重点部门进行常规多重耐药菌环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ICU物体表面多重耐药菌的定植,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入院时多重耐药菌(MDRO)定植情况。方法对2013年4-11月入住某院NICU的293例新生儿在入院时全部常规进行鼻拭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咽拭子MRSA、肛拭子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细菌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定植菌筛查。结果293例新生儿中,61例检测出MDRO,MDRO定植率为20.82%。日龄<3 d新生儿组MDRO筛查阳性率(5.92%)低于日龄3~6 d新生儿组(37.74%)及 7~28 d新生儿组(43.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定植MDRO种类以产ESBLs菌所占比率最高(83.60%);MDRO定植部位以肛门比率最高(88.52%)。结论新生儿的肛门及粪便是NICU中MDRO的一个重要来源;NICU应重视日龄>3 d新生儿肛拭子MDRO的定植菌筛查,并对筛查阳性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MDRO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多重耐药菌(MDRO)的定植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主动筛查MDRO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6月1日-8月31日入住该院SICU≥24 h的患者进行主动筛查,检测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E.coli/Kp)定植情况,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入住SICU≤48 h的患者MRSA及ESBL+E.coli/Kp检出率分别为11.00%、73.00%;入住SICU>7 d者MRSA及ESBL+E.coli /Kp新增检出率分别达16.67%、44.44%。入住SICU前住院时间>7 d[OR95%CI:4.48(1.21~16.65)]是患者入住SICU时检出MRSA的独立危险因素,APACHEⅡ评分≥16分[OR95%CI:6.36(1.47~27.54)]是患者入住SICU>48 h检出MRS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住SICU患者MDRO检出率高,随着住SICU时间的延长,MDRO的检出率不断上升。医院应开展主动筛查,及时发现MDRO定植患者,通过实施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循证综合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MDROs)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1-3月ICU执行传统的物体表面清洁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按常规监测,不作反馈;2013年4月-2014年3月制定有循证依据的干预措施指导临床进行日常环境清洁消毒工作,使用荧光标记、拭子培养监测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质量,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持续提高病区的环境卫生清洁质量。结果 通过持续干预,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改善明显(P<0.05),由干预前的39.17%上升至72.03%,其中医疗设备物体表面、高频接触卫生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分别上升36.13%、33.81%;MDROs感染患者床单位终末消毒后MDROs阳性率从干预前的4.12%下降至1.08%,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Os每千住院日分离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ICU建立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医院环境清洁策略和制度,并应用到实践中,可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s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综合重症监护病房(G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提出多层次预防管理措施.方法 收集2010年入住GICU的117例MDRO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标本种类等进行全程追踪调查.结果 117例MDRO患者以老年人(60.7%)或基础疾病(83.8%)为易感人群.革兰阴性杆菌88...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检验科报告的所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阳性的SICU住院患者进行调查。2008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采用前瞻性方法调查,并对感染及定植患者采取"Bundle"控制措施(如手卫生、单间隔离、戴手套、穿隔离衣等)。2007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对住SICU且上述5种病原体阳性患者(未采取"Bundle"控制措施)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相同,分析采取"Bundle"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SICU共收治3 526例患者,11 207患者住院日,共发生104例次MDROs感染,其中ICU相关的感染65例次(62.50%),非ICU相关的感染39例次(37.50%)。随着"Bundle"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ICU相关感染明显下降(18.75%),以MRSA和MDR-Ab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最为显著(均P<0.05)。结论 SICU内MDROs医院感染严重,通过采取"Bundle"控制措施,ICU相关感染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12年2月14日-3月13日入住该ICU的75例患者,经鼻前庭拭子和直肠拭子采集标本,进行多重耐药定植菌筛查。结果75例住ICU患者中,27例(36.00%)标本分离出多重耐药定植菌。送检标本中,鼻拭子91份,检出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肛拭子91份,检出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22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株,多重耐药荧光假单胞菌1株。 多重耐药菌定植阳性率,住院时间≥3 d者和<3 d者分别为47.37%、32.14%;年龄≥60岁和<60岁者分别为37.29%、31.25%;患感染性基础疾病者和非感染性基础疾病者分别为39.22%、29.17%。21株多重耐药定植菌分离自第1天采集的标本,其中19株是院外定植,1株为其他医院内定植,1株为本院内科定植;5株分离自第3天采集的标本,定植时间为入ICU后72 h内,在ICU定植;1株分离自第7天采集的标本,定植时间为入ICU 72 h后,在ICU定植。结论该院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率高,以年龄≥60岁、患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为主,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应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院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黄湘宁  郑俊  刘华  喻华  乔宁  张凯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357-3359
目的对某院4个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实时查阅病历,询问患者临床症状,主动收集患者肛拭子、咽拭子、鼻拭子、大便等标本,用显色培养基筛查(ESBLs)大肠埃希菌、(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结合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2010年1月1日~2010年8月12日),对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与定植状况、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入住ICU48h内、48h后均有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与定植,而以(ESBLs)大肠埃希菌为主。(ESBLs)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定植率(无感染症状)分别为42.86%、25.00%、42.86%、28.57%;感染率(有感染症状)分别为57.14%、75.00%、57.14%、71.43%。患者中有62.70%使用过抗菌药物,21.50%接受过气管插管,32.95%接受过呼吸机,2.27%接受过动静脉导管插管,4.00%接受过留置导尿管,12.40%使用过激素治疗。结论 ESBLs大肠埃希菌是ICU定植和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状况,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第一时间报告临床,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切断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降低或避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4月—2013年3月(干预前)与2013年4月—2014年3月(干预后)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中MDRO的检出及感染情况,自2013年4月开始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MDRO检出及医院感染等情况。结果干预前检出MDRO798株,干预后检出MDRO833株,干预后MDRO检出率(25.71%)低于干预前(3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后,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由干预前的0.94%下降至0.6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36.44%提高至53.51%;接触隔离执行率由干预前的65.29%提高至90.88%;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由干预前的64.93%提高至72.53%;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由干预前41.36%提高至5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多学科协作管理的实践,能有效落实MDRO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有效减少MDRO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总务处多部门参与的专案改进小组,通过现状调查及一系列的改进与干预措施,比较FMEA实施前后MDRO防控措施不达标率及MDRO医院感染发现率.结果 MDRO防控措施不达标率由专案实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预防ICU多重耐药菌的作用。方法选取207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集束化干预策略,比较两组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抗生素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抗生素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ICU患者进行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做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9年住院患者515例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前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n=236),2018年1月-2019年9月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n=279),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措施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集束化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情况、病原菌构成比,及集束化措施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感染人次、感染例次分别为14.7%、19.7%;对照组分别为25.0%、30.1%,感染部位均是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分别占11.1%、18.2%;观察组感染人次、感染例次、下呼吸道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均以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A)为主,且观察组以上3种病原菌感染率及总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单间隔离、床旁配备手消毒、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正确性、隔离衣依从性、诊疗物品专用、环境卫生消毒及院感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集束化干预措施对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采用主动筛查,分析主动筛查在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所有入住某院急诊ICU的患者,2017—2018年未进行主动筛查的患者为对照组,2019—2020年进行主动筛查的患者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施危急值管理对临床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的所有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危急值管理干预前(2015年4月-2016年3月)和干预后(2016年4月-2017年3月)患者MDROs感染及检出情况,分析干预前后临床各项预防控制措施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干预前后分别检出MDROs 959株和1061株,MDROs检出率从18.98%降至1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1,P=0.009);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从干预前的45.53%升高至干预后的5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751,P<0.001);干预前后MDROs医院感染分别为323和231例次,MDROs医院感染例次日发病率由干预前的0.44‰降至干预后的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13,P<0.001);干预后MDROs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依从率及医护人员、保洁人员的知晓率等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危急值管理能促进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依从性提高,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3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前)选2013年9月—2016年9月,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后)选2016年10月—2019年9月,各100例,观察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前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