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大洋多金属结核中铂族元素(PGEs)的含量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对我国大洋第40航次在西北太平洋所获得的23个多金属结核进行PGEs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多金属结核中PGEs总量(∑PGE)为189×10-9~338×10-9,平均值为258×10-9。球粒陨石标准化PGEs配分模式呈现明显的Pt正异常及从Os到Pt逐渐富集、从Pt到Pd逐渐亏损的特征。与其他类型岩石矿物对比发现,多金属结核中∑PGE低于铜镍硫化物,而略高于铬铁矿,铜镍硫化物和铬铁矿等岩石矿物均有各自独特的PGEs配分曲线,表明其对PGEs的富集机制与多金属结核有所不同。PGEs元素间特征对比结果显示,多金属结核具有最大的Pt/Pt*值,Pt为明显“优势”元素,同时多金属结核中具最小的Pd/Pd*值,与其他类型岩石矿物相比,其Pd尚不算“劣势”元素。综合已有研究,粗略估算得到太平洋多金属结核中∑PGE达8.9×104 t,Pt达7.4×104 t,同时根据原生矿Pt的边界品位及本研究结果,推断多金属结核中的PGEs尤其是Pt元素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杭州湾南岸HZW1907长84 m及甬江口YJ19-02长9 m柱状样进行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了沉积物粒度变化、黏土矿物特征,探讨杭州湾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源区风化程度、水动力条件变化、物质来源及环境演变情况。根据岩性粒度特征及黏土矿物变化规律,将HZW1907柱状样划分为4个沉积阶段:阶段1(0~26 m)、阶段2(26~49 m)、阶段3(49~70 m)、阶段4(70~84 m)。阶段4和3处于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沉积物以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为主,处于湖泊河床相、泛滥平原相沉积,水动力条件较强。阶段4黏土矿物组合较复杂,高岭石、蒙皂石占比异常高,阶段3以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组合类型为主,2个阶段沉积物受钱塘江物质输入影响巨大,同时部分受长江物质影响,气候环境由温暖湿润转为温凉偏湿,源区经历较强风化过程。阶段2和1沉积物主要由粉砂组成,粒度较细,水动力条件较弱,处于近岸潮坪相及河口湾相沉积,黏土矿物组合类型均以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为主,指示全新世(约10.8 ka BP)以来杭州湾沉积物主要受长江物质输入影响,经历温凉偏湿—冷凉干燥的环境,源区风化程度较弱。甬江口YJ19-02柱状样沉积物类型为粉砂及砂质粉砂,水动力条件较弱,黏土矿物组合类型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沉积物主要由长江物质输入,处于相对稳定、偏寒冷干燥的环境,源区风化过程较弱。柱状沉积物粒度、黏土矿物在垂向上的变化及组合特征为研究区及邻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古环境状况提供了有效指示。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蚌湖表层沉积物总磷污染现状,于2017年1月(枯水期)在蚌湖采集代表性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测定其总磷含量,并利用ArcGIS空间插值的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蚌湖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为67.2~339.2 mg·kg~(-1),平均含量为171.8±64.4 mg·kg~(-1)。受入湖河流携带的外源磷输入影响,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空间分布呈入湖区(239.3±74.4 mg·kg~(-1))湖心区(155.7±44.9 mg·kg~(-1))湖尾区(142.9±51.9) mg·kg~(-1),周边表层沉积物TP含量高于湖区中央。赣修汇合入湖口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为402.5 mg·kg~(-1),低于鄱阳湖流域内其它河流入湖口,蚌湖表层沉积物与其它湖泊相比总磷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与其它湿地相比,总磷含量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4.
西北太平洋海浪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QSCAT/NCEP全年的风场资料为驱动风场,用第三代深海波浪模型WAVEWATCH Ⅲ(WW3)建立波浪后报数值模式,进行西北太平洋海域波浪的数值模拟,旨在得到比传统的波浪统计方法更为精确的时空网格上长时序的波浪场,以便做出更可靠的波浪要素的统计分析.经对比QSCAT/NCEP风场资料与船测的风速资料、水下地形资料(由上海海图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海图经数字化转化而成)和海浪有效波高计算值与船舶实测值(相关系数在0.9以上),从三个方面验证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此外,建立了集分析数据和图像输出一体化的后处理系统.根据计算所得的西北太平洋全年的波浪要素值,对此海域的全年海浪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计算结果和统计数据可以直接应用于科学试验、船舶与海洋工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长江中游网湖沉积物中粒度组成、磁性参数、营养盐含量以及花粉组合的分析,结合湖区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了网湖洪水高频时期(20世纪30年代、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以及90年代)湖泊沉积物中各类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洪水时期湖泊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粗,且分选性较差;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有所增加;营养盐中TOC和TN含量增加,TP含量减少;花粉组合中孢粉浓度增加、种类增多.结果表明:洪水通过改变湖泊沉积物的物源,使更多的陆源物质进入湖泊,从而影响湖泊的沉积.  相似文献   

6.
在酸性介质中稀土离子(Ⅲ)能形成水杨酸盐。水杨?肟酸与水杨酸很相似,在酸性介质(pH=3.5~4.5)中也能与稀土离子(Ⅲ)形成稳定性更大的配合物。水杨羟肟酸同La(Ⅲ)、Ce(Ⅲ)、Pr(Ⅲ)、Nd(Ⅲ)和Tm(Ⅲ)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组成为RE(SHA)3·2H2O,而同Tb(Ⅲ)及y(Ⅲ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6个以DDQ-(2,3-二氯-5,6-二腈基对苯醌自由基阴离子)和bipyO2(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为配体的轻稀土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摩尔电导和固体电导的测量及差热一热量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研究其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分子式为Ln(bipyO2)2(DDQ)3·nH2O(Ln=Y,La,Sm,Eu,Gd,n=1;Ln=Nd,n=2),其中bipy-O2通过两个氧原子,DDQ-通过氮原子及氧原子与稀土配位;除钇配合物为1:2型电解质外,其他均为1:1型电解质;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用滴定量热法测定了稀土钆(Ⅲ)离子与8种氨基酸配合物298.15K下配位反应的热效应,计算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配位反应热焓,并由此推广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熵变,从而讨论了稀土钆(Ⅲ)离子和氨基酸的结构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汉江下游武汉段河漫滩7个沉积物的吸附特征及温度和扰动强度对磷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用改进的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sh模型对实验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可得到最大吸附容量(Qmax)、原有吸附可交换态磷(NAP)、临界磷平衡浓度(EPC0)和固-液分配系数(Kp)的值.结果表明,改进的Langmuir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汉江河漫滩沉积物的吸附特征,其物理意义更明确;Kp与Qmax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沉积物吸附和解吸磷能力与温度变化一致;沉积物在等温吸附磷过程中,固体浓度效应在强扰动强度(200r/min)时最强。弱扰动强度(150r/min)时次之,中扰动强度(100r/min)时最弱.  相似文献   

10.
甲氧基多溴联苯醚(methoxy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MeO-PBDEs)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海洋环境。以象山海域的生物体和沉积物为样本,采用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检测了6种MeO-PBDEs,结果显示,当目标分析物浓度为0.1~20.0 μg?L-1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为0.13~0.22 μg?kg-1,定量限为0.42~0.72 μg?kg-1,实际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71.2%~116.2%。MeO-PBDEs的分布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藻类样品中仅检出6-MeO-BDE-47,且浓度较低,其他生物体中检出3种MeO-PBDEs,检出率为31.3%,浓度为0.21~2.72 μg?kg-1。沉积物中无MeO-PBDEs被检出。  相似文献   

11.
北太平洋海温与青岛汛期降水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北太平洋前一年6月至当年8月的海温与青岛汛期6月至8月降水间的相关关系,并对1月和4月海温与降水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汛期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主要表现为1年和半年的时滞,另外也出现同期相关的特性;青岛汛期降水与北太平洋1月和4月海温有明显正相关;1月和4月的几个关键海区与汛期降水有较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地貌发育过程和沉积母质是嘉湖全新世堆积平原区的土壤形成的主要区域性因素,不同土属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貌演化和沉积母质的分异.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采样的实验分析.以及第二次土坡普查中的资料,试把弃湖平原的沉积母质划分为河流相、河海过渡相、湖沼相、滨湖相和海相五种类型,初步探讨了该平原主要土属的发育与沉积母质类型之间的,  相似文献   

13.
新疆备战铁矿矽卡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战铁矿是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成矿带成因类型典型成矿条件较好的具有代表性的铁矿区.文章通过对备战铁矿矿石化学成分、矿石的微量元素特征、矽卡岩REE特征等一系列矿床相关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进一步说明备战铁矿床的磁铁矿成因类型不单是火山沉积型,还有与热液改造相关的矽卡岩型,矽卡岩成岩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同时也有壳源物质的混染,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区东区两个站点沉积物中直接提取环境总基因组,通过PCR及TA克隆分别构建了16S rRNA基因文库.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个文库共93个克隆分属13个类群,包括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浮霉菌门、酸杆菌门、噬纤维菌-黄杆菌-拟杆菌群、硝化螺旋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异常球菌-栖热菌门和OP11类群.其中,γ变形菌纲的细菌在2个站点沉积物中都是优势种群,变形菌纲、浮霉菌门、放线菌门、噬纤维菌-黄杆菌-拟杆菌群、硝化螺旋菌门是2个站点共有的细菌类群.DOTUR和LIBSHUFF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站点的沉积物均具有丰富的细菌多样性,并且物种组成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2020年5月底至8月初在西北太平洋海域(41°11′24″—48°06′09″N,162°15′52″—169°34′09″E)进行了27个站位的浮游动物大面积调查,共鉴定出6个门类,28个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66.61 ind·m-3.该海域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为桡足类中的新哲水蚤(Neocalanus plumchrus)和太平洋哲水蚤(Calanus pacificus),其出现频率分别为88.9%和92.6%.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总体上呈现由北向南降低的趋势,多样性指数高值区主要位于调查海域中东部和东南部.浮游动物群落丰度与环境中叶绿素a (Chla)、PO43-、Si O32-具有正相关性,与温度和盐度具有负相关性.研究表明,该海域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与水文环境特征契合度较高,其中温度、盐度及营养盐的分布差异是构成浮游动物空间格局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的客观预报方法进行了评估,所得结果可供业务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海洋风浪的数值模拟常以全谱有效波高作为模拟结果,并在验证时将它与实测风浪记录相对比.实际上,全谱中既包含了当地风浪部分,也包括了外海传入的涌浪部分,其有效波高在物理意义上并不等价于风浪波高.采用海浪模型WAVEWATCH-III和MIKE21-SW进行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风浪后报,并应用模型的谱分割功能,可对完整的波谱进行分割,分离出风浪和涌浪部分.数值计算结果对比证实:利用该功能得到的分离波高不仅能提高风浪模拟的精度,也使波能状态信息更加完善.另外,对比发现WAVEWATCH-III相对于MIKE21-SW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建议在模拟有涌浪成分的风成浪时应采用谱分割功能.  相似文献   

18.
六溴环十二烷是一种使用量较高的溴代阻燃剂,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可在沉积物、水体、土壤和尘埃以及生物体内广泛检出.目前对土壤中六溴环十二烷的分布及浓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废弃物拆解地等典型高浓度地,而对工业区、养殖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实验采用UPLC-MS/MS 法检测工业区、养殖区土壤中六溴环十二烷异构体的分布,旨在探明六溴环十二烷在不同类型环境土壤中的浓度及异构体分布差异,以促进对环境中六溴环十二烷的生态危害性的有效评价.结果显示,六溴环十二烷具有较高的检出率(82.00%),工业区土壤中∑HBCDs(α-,β-,γ-HBCD之和)浓度为ND~2.057 8 ng·g-1·dw.除去浓度最高点(6.925 8 ng·g-1·dw),养殖区土壤中∑HBCDs浓度为ND~1.859 4 ng·g-1·dw,普遍低于工业区.养殖区和工业区土壤∑HBCDs浓度均值分别为0.684 6和0.644 8 ng·g-1·dw.六溴环十二烷异构体以γ-HBCD为主,与工业品组成相似.部分样品成分分布与工业品组成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