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3个方面对湖南省4所高职院校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还是好的,但超重与肥胖有增长趋势,身体机能水平和身体素质有待提高,针对高职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健身跑在改善肥胖男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为改善肥胖男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南通大学单纯性肥胖男大学生8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健身跑锻炼,对照组只进行日常体力活动,不参加体育锻炼。结果:16w后实验组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方面的测试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身跑对改善肥胖男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建省20~59岁成年人2005年与2010年体质监测数据分析,研究BMI分布规律及不同BMI人群体质水平的差异,探讨BMI对成年人体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BMI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BMI增大。2.体重过轻主要出现在30岁以前,以女性为主。30岁以后出现体重的快速增长,超重与肥胖率快速增长。3.体重过轻或肥胖人群综合水平较差,超重对综合体质的影响较弱,体重正常人群综合体质最佳4.体重过轻及超重、肥胖对体质的不利影响是全面的,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身体成分对成年人体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成年人的健康意识。方法:分别采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指南》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对成年居民进行体质测试。结果:(1)成年男性的BMI均值高于女性BMI值,且均值都高于24kg/m2,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女性的BMI值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20-39岁年龄组中,53.8%的男性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40-59岁年龄组中,高达72.1%的男性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3)正常体重组的体质综合评分最高,体重过重或过轻均会对身体机能和素质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河北省60-69岁老年人体质状况及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一步为老年人健身运动提供合理意见和对策。方法:收集河北省13个地市60-69岁老年人四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2000-2014年,老年人体质有明显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有差异,特别是男性表现较为明显;城镇差异显著。参加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人群体质综合评价中良好和优秀比例较高。结论:2000-2014年,我省老年人体质呈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身体素质表现最为明显。随年龄的增长我省老年人体质下降,身体机能和素质衰退。城乡老年人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差异性显著,男性身体形态的差异最为明显。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可以更好地增强老年人体质。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佳木斯市城镇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得出:佳木斯市城镇老年人总体体质较好,体质质量较高;在身体形态方面,60~64岁老年人群体中,BMI指数总体值偏高,男子老年人高出标准值上限约2.3;60~69岁老年人中女性群体肥胖和体重超重人数较多;身体素质方面,佳木斯市老年人整体身体素质较高,65~69岁老年人身体素质要好于60~64岁老年人。研究对全面提高老年人体质与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2000年和2014年四川省成年人体质资料,纵向观察体质变化特点,为更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4年和200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20-59岁成年人测试数据,分析年代纵向差异与趋势.结果:2014年成年人体质达标率较2000年下降1%;2014年成年人身高、体重较2000年均有所上升,超重和肥胖率、腰围超标率较显著增加;2014年成年人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握力和闭眼单脚站立较2000年有所下降,台阶指数、选择反应时、纵跳和俯卧撑(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有所提高.结论:与2000年相比较,2014年四川省成年人身体形态指标增长较多,超重和肥胖现象较为突出,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成绩有升有降,整体体质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8.
根据营养学、运动训练学理论,运用问卷调查,运动处方与膳食干预,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超重肥胖大学生16周的运动和膳食干预,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有显著改善,其体重、BMI、皮褶厚度均有明显下降,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对医科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测定,分析医科生的BMI分布情况和BMI异常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超重、肥胖以及营养不良的学生占样本总数较大的比例,分别是11.7%和3.8%;男生超重和肥胖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结论:超重、肥胖均导致肺活量体重指数下降,影响男女生的肺功能;超重和肥胖对医科生的身体下肢协调能力以及爆发力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营养不良学生的握力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学生,而超重和肥胖组则高于正常组,上肢肌肉力量随着BMI值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个案,对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后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测试结果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方面部分指标有所提升。体育锻炼对增强大学生体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女生超重和肥胖学生数量增多、男生肺活量出现小幅下降、女生耐力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等问题值得在今后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2010年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人群数据的系统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成都市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体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等作为分析指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等人群体质状况进行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年龄增长,成都市幼儿身体充实度和成年人肥胖程度逐步增加,进入老年以后,肥胖程度有所下降。城镇人群身体形态指标均大于乡村。动脉血压随年龄增长逐步升高,35岁以后增幅较为明显。身体素质在幼儿时期(3~6岁)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成年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分析发现,城乡人群体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与2005年监测结果相比,幼儿、成年人身体形态指标测试值有不同幅度的增加,而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测试值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老年人身体形态与2005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身体机能和素质水平较2005年有所提高。2010年成都市市民体质综合评价不合格率大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而优秀率和良好率则小于四川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日国民体质联合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两国是目前世界上系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的主要国家,20余年来有着广泛的交流。中、日双方曾在1986年进行了7~20岁青少年体质研究联合调查,对两国青少年体质进行了全面的比较与分析。本次联合调查开展于2004—2007年,取样点分别为中国上海和日本东京。对两国6~74岁国民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指标以及与体质相关的信息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中、日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规律相似;2)上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高于东京。速度、绝对力量、韧素、平衡等能力高于同年龄的东京儿童青少年,但耐力素质和相对力量水平低于东京;3)上海成年人身体素质总体水平低于东京,虽然有多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峰值高于东京,但是,在达到峰值以后,多数均低于同龄的东京居民;4)上海成年、老年人肥胖率高于东京,且上海肥胖发生率的潜在上升风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分析法,根据随机整群抽样原则,对南宁地区的宁明、扶绥、宾阳3个县20~59岁成年人的调查结果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分析,为了全面了解、评价该地区不同人群的体质现状和特点,揭示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间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个别指标(腹部皮褶、脉搏、往返跑、闭眼单足立、简单反应)外,该地区不同人群体质存在着年龄、性别、城乡、职业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00年到2010年三次雅安市3-6幼儿体质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初步得出近十年来雅安市幼儿体质变化趋势,为下一步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以2010年雅安市国民体质监测3-6岁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等作为分析指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等人群体质状况进行分析,并与2000年和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纵向分析比较。结果:与2000年相比,2010年雅安市幼儿身体形态指标有增加的趋势,而身体素质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近十年来,雅安市幼儿身高、坐高、体重均呈增加趋势,且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加。三次监测结果相比,2010年雅安市6岁幼儿身高年均增长率最高,为2.1%。近十年来,雅安市3-6岁幼儿身体素质指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幼儿柔韧性、下肢爆发力、灵敏素质呈现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上肢和腰腹部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且2005-2010年这五年来下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钱骏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038-1040
"久坐族"的体质特点与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有密切的联系。"久坐族"成年甲组(20-39岁)体质水平明显好于非久坐族,但久坐的工作方式和长期疲劳、压力过大的工作状态,易造成亚健康状态,并容易进一步形成过度劳累,导致疲劳和亚健康恶性循环的产生,最终使得"久坐族"总体患病率较高,尤其是颈椎病、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久坐族"体质水平下降,以致在成年乙组(40-59岁),"久坐族"与非久坐族的体质水平整体而言差别不大。"久坐族"的体质问题,反映了静态生活方式对体质的不良影响。静态生活方式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沈阳体育学院教工的体质健康状况,为高校教师开展科学健身活动提供参考.方法:以自愿参与的方式对沈阳体育学院20-59岁的教工423名,分别进行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相关指标测试,对其体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沈阳体育学院教工身高、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握力、纵跳、1分钟仰卧起坐(女)、俯卧撑(男)等指标,总体存在着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的变化趋势;(2)在沈阳体育学院教工体质综合评级的各个等级中,优秀率为41.82%,良好率为29.33%,合格率为25.24%,不合格率为3.61%.结论:沈阳体育学院教工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指标,符合我国一般成年人群体质的年龄特征和变化规律,其体质综合评级优于2010年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2010年黄冈市925名3~6岁幼儿进行体质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分别与2010年湖北省3~6岁幼儿体质测试结果和2005年黄冈市3~6岁幼儿体质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旨在探讨2010年黄冈市3~6岁幼儿体质总体水平情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幼儿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0年黄冈市3~6岁幼儿体质水平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但高于2005年黄冈市幼儿体质水平;男童体质水平总体上好于女童;幼儿身体形态情况总体上明显好于2005年;幼儿柔韧素质水平总体上差于2005年,速度、灵敏素质和协调性总体上好于2005年。  相似文献   

18.
应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初中13—15岁农村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身体形态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农村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机能发育、等多项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非留守儿童的各项指标优于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公报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监测未用随机整群取样方法,监测对象是 19个省、区、市的年龄为 18~60岁(女 55岁)的公民,最终参加运算的样本为 105 328人,获得 3 007 142个有效数据。主要结果为:男子平均身高为169.2 cm,女子为 158.6 cm;男子平均体重为 66.5 kg,女子为 56.8 kg。50岁前体重、相对体重随年龄增大,50岁后略减;北方人身材高大,南方人身材瘦小;东部地区人群体质好于中、西部。中国成年人体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28.6%的人未达测定合格标准、开始向肥胖型发展等。提出改善中国成年人体质状况的主要措施主要有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扩大监测,吸引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