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测了人扎针孔0.6 mm和1.0 mm时高效过滤器对于大气尘的泄漏浓度,当上游大气尘浓度只有300~400粒/L时,下游仍可测出5~10粒/L的泄漏.  相似文献   

2.
栗涛  陈旭 《城市住宅》2017,(12):121-123
建设工程是城市扬尘的贡献源之一。针对工程裸地,应用复合型抑尘剂,经试验确定喷施量后,利用抑尘雾炮车按设计路线及设计喷施方式进行抑尘施工。施工前后大气总颗粒物浓度(TSP)对比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抑尘剂可使大气TSP浓度降低90%以上,并且低于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浓度限值。另外,相对传统防尘网苫盖的抑尘方式,其综合经济成本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3.
用射流理论具体论证了大气尘粒子计数器检漏方法(简称漏孔法),普通高效过滤器需要不低于2200粒/L(2.83L/min采样)的上游大气尘浓度,超高效过滤器需要不低于5800粒/L(28.3L/min采样)的上游大气尘浓度。只要扫描特征读数≥1,即可作静止检漏,若再≥3,即可判断为漏。漏孔法比ISO透过率法适用漏孔更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近年来对涵盖我国各省区(港、澳、台除外)132个地区大气尘计数浓度的测定数据,结果表明除一例外浓度均在30万粒/L以下,比20余年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35)
"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继续快速发展,煤炭消耗总量持续增长。严重的大气尘霾污染问题,不仅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且破坏生态环境。今年初,国家相关部门治理大气尘霾法规相继出台,铁碗治理措施箭在弦上,开发尘霾治理设备的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暖通空调》2021,51(3)
通过建立放射性厂房颗粒物浓度平衡模型,分析了排风系统净化过滤器容尘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实测了6种空气过滤器组合对6个粒径区间粒子的过滤效率,并根据实测效率计算了各空气过滤器组合对试验尘、实测大气尘中粒径≥0.3μm颗粒物的计重过滤效率。分析了某核电厂废物暂存库送风系统不同的空气过滤器组合对排风系统净化过滤器容尘负荷和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滤菌与滤尘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对十多种国产空气过滤器或滤材的大气尘计数效率、大气菌滤菌效率及人工尘计重效率的测试,判定并确立了≥5μm的大气尘计数效率与其他两种效率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课题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获得了一种新型可降解、环境友好型抑尘剂,喷洒在裸露土壤表面后,将与砂土粘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抑尘膜,具有明显的抑尘作用。文章针对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无组织排放的特征,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复杂条件和易操作性需求,制定了抑尘剂在现场的直接喷洒和结合密目网喷洒的两种实验方案,通过监测环境大气悬浮颗粒物(TSP)分析数据,评估其抑尘效果且进行经济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直接喷洒抑尘剂区域TSP浓度降低了24%,结合密目网喷洒区域TSP浓度降低了20%,抑尘剂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控制效果显著,且其经济性与高效性突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城市植被对大气颗粒物的防控功能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杉  刘春江 《园林》2013,(6):16-19
大气颗粒物污染日益严重,而利用城市植被防控颗粒物,是缓解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作者阐述了植被滞尘过程,归纳论述了滞尘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区域尺度上量化植被滞尘贡献的模型,指出关注颗粒物从大气到叶片的迁移沉降过程和影响因素是提高城市植被滞尘功能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基于"不保证天数"的细颗粒物(PM2.5)室外设计浓度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我国主要城市PM2.5室外设计浓度。提出了室内PM2.5负荷的概念,并基于此给出了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了在特定尘源条件下各级过滤器PM2.5的计重效率,为过滤器选型提供基础数据。针对室外大气PM2.5情况,提出了系统的节能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