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师》2013,(6):129-129
新纪元伊始.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步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面对巨大的项目委托数量,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状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迈出了“不破不立、以退为进”的一步——包括崔恺工作室在内的三个专家工作组由此成立。  相似文献   

2.
3.
座谈,是指比较随便地、不拘形式地讨论。忙碌着的中国建筑师们,能够真正坐在一起探讨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前不久,在全国甲级建筑设计院建筑创作方向工作会议上,建筑师崔彤说,他很珍惜在机场的延误时候机的那段时间,那仿佛是上天恩赐出来的时间,可以让他只思考一件事情。现在建筑创作的环境、时间和机遇越来越少,他希望通过中国建筑学会的力量,让中国的建筑师们可以停下来,经过思考后,再继续上路。  相似文献   

4.
[活动介绍]2010年11月22日,筑龙网拉开了中国建筑十年建筑创作网络评选系列活动的序幕,整个活动历时8个月。本次评选开创了网络建筑评选的先河,也因此创下了参与人数最多、影响面最广的纪录——近百位国内知名建筑师和评论家组成的评议团与筑龙网620万专业网友互动。  相似文献   

5.
相比2008年发生的一些大事件,2009年的中国建筑多了些平和与真实。同前几年一样,原筑设计仍执着于"真诚做人,认真做事"的准则,在这一年的平平淡淡中也有所收获,有思想上的,也有实践上的,我们的对话就从几个月前的一次评奖开始—甘肃庆阳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爆冷,捧走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最重要奖项—最佳建筑奖。  相似文献   

6.
工作室简介     
《城市环境设计》2014,(1):228-228
正李兴钢李兴钢,建筑师,工学博士。1969年出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副总建筑师、李兴钢建筑工作室主持人,天津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导师。199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1998年入选法国总统项目"50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在法进修,2012年获得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学位。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05)、亚洲建筑推动奖(2004)等荣誉;获得THE CHICAGO ATHENUM国际建筑奖(2010/2009)、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银奖(2009/2010/2000)、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2007)、中国建筑艺术奖(2003)、英国世界建筑奖提名奖(2002)等设计奖项;受邀举办作品微展"胜景几何"(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建筑中心Studio-X,  相似文献   

7.
《建筑技艺》2012,(1):80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十建筑设计研究室成立于2007年,现有成员21名,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8名,高级建筑师5名。研究室依托于雄厚的技术实力,在广电建筑、博览建筑、办公建筑、超高层建筑等公共建筑领域有所建树。在设计理念上,强调原创精神,坚持因地制宜地综合考虑各种设计的条件及因素;对不同性质的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甚于结果。本期将重点介绍其在广电建筑领域的作品,建成和在建项目有:福建广播电视中心、山东省广电中心、新疆昌吉州传媒大厦、唐山传媒大厦、内蒙古广播影视数字传媒中心等。  相似文献   

8.
《城市环境设计》2011,(9):41-41
由天津建筑师沙龙、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承办的"天津建筑创作沙龙"于201 1年8月28日下午在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成功举行。近年来,随着滨海新区的建设发展,天津这样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名城又一次被推上了建设的风口浪尖。与此同时,天津建筑也在这样的发展热潮中,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其作为城市标示所拥有的魅力,又一次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9.
2010年12月9日~19日,由法国拉法基集团赞助、法国AS建筑工作室承办的《中国新锐建筑创作展》在北京百子湾路21号会所再次举办。此次展览的主题是"人们在建筑中相遇",展陈空间的布局独具匠心,作为展览背景的建筑优雅地衬托着展览的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十一位中国籍建筑师及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26日,由徐州土木律筑学会、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创作专委会主办,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徐州土木建筑学会、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创作专委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建筑·艺术"系列学术活动在建筑工程学院隆重举行.本次学术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评选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前夕已经顺利完成了.这次大奖的评审对于总结建国60年来的设计成果,繁荣建筑创作,提升优秀建筑和建筑师的社会影响,向国际建筑界宣传中国现代建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评选活动得到,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的支持,全国建筑设计单位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响应,回首大奖评选过程,其"高效率的组织、高规格的评审、高质量的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9月19日,"【AT】中国当代建筑师创作与分享论坛暨广东省院ADG·机场院十年(2004~2014)作品展"在中国广州举行,《十年之外,十年之间——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ADG·机场设计研究院(2004~2014)作品集》同日发布。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机场院院长、ADG建筑创作工作室主任陈雄作为主嘉宾主持论坛,代表广东省院欢迎来自全国著名设计机构的十多位总建筑师及各界同行参加学术论坛,并作了题为《十年之外,十年之问——广东省院ADG·机场院的回顾与展望》的分享演  相似文献   

13.
《建筑师》2012,(4):20
2012年9月4日,"程泰宁建筑作品展·筑境建筑十周年展"将在浙江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杭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由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联合承办。程泰宁院士将此次展览的主题定为"筑境·山水间",意为人与环境、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主办:筑龙网论坛时间:2011年4月24日协办:CCDI中建国际设计地点:CCDI大厦媒体协办:《建筑技艺》展览时间:2011年4月24~27日中国建筑十年建筑创作回顾及评选由筑龙网发起,《建筑技艺》协办,联合众多媒体及新浪网等共同举办,旨在梳理出这十年间能够让建筑师感动与思考的建筑作品。组委会专家评委组由王明贤、徐卫国、黄居正、齐欣、王昀、支文军担任。活动2010年11月22日拉开帷幕,共收到了400多个参评项目,包括众多知名建筑师和事务所的作品,也得到建筑师网友的广泛【活动背景】  相似文献   

15.
《建筑创作》2011,(12):11-12
2011年11月12日,"中国·建筑·十年"建筑创作回顾与评选活动在北京798艺术区时态空间举办颁奖典礼,300多位观众、数十家媒体和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这标志着历时一年的活动落下帷幕。12日下午5点30分,颁奖典礼正式开始。首先由筑龙网执行总裁贾晓军先生和WAVE杂志主编、中国建筑十年广州站总策展人关鸣先生致辞。身为筑龙网的创始人,贾晓军先生介绍了筑龙网主办"中国·建筑·十年"活动的初衷和举办过程,他认为本次活动吸引了上万专业网友的参与,充分体现了网络最广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建筑知识》2012,(6):52-58
在2012年3月16日下午同时举行的三场座谈会均由著名建筑大师主持。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港澳台地区、上海、广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西、河南、湖北、四川、新疆、陕西、青海、甘肃、山东、贵州、云南、重庆等地的代表就上午领导讲话和大会发言、对会议文件《中国建筑创作方针(征求意见稿)》——方案一:坚固、适宜、美观、地域、可持续;方案二:秉中国文化之精髓,扬节俭实用之美德,集先进技术之精华,营自然环境之和谐,展当代中国之风貌;方案三:服务生活、民族形式、节能环保、时代风貌;以及《中国建筑创作奖申报及评审条例(征求意见稿)》和《中国青年建筑师奖申报及评审条例(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18.
工作室: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以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陆续成立了一系列工作室,依靠设计院拥有的品牌、辉煌的业绩以及雄厚的综合实力,各工作室在造就人才、增产增收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胡越工作室在强大的技术实力支持下,锐意创新、积极进取,形成一个备受信赖、能打“硬仗”的团队。日前本刊就工作室的工作方式、关注内容、未来发展及设计思潮等问题访问了院总建筑师胡越,他对相关问题热情、详尽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王珅 《建筑创作》2011,(1):12-12
1月1月18日~27日,应法国建筑协会、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等单位的邀请,《建筑创作》杂志社赴英、法两国,就法国新建筑、中英联合持续举办"超越奥运的城市"论坛、以《建筑创作》等建筑传媒为平台开展广泛的建筑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住宅设施》2014,(1):88-89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陈峰工作室成立于2003年,目前工作室共2 7位成员,其中包括7位国家级注册建筑师,在读研究生2名。是个年轻而有活力的团队,兼顾房地产建筑、医疗建筑和公共建筑三个设计板块和设计研究,在创造设计产值的同时,思考并探讨建筑在当下中国城市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