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口腔正畸患儿护理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儿98例,按照组间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口腔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依从性调查问卷、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儿童口腔健康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COHIP)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调查问卷4方面评分与总分、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4维度评分与总分、COHIP量表除学校环境以外的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牙龈炎、托槽脱落、口腔溃疡、龋齿、牙龈增生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口腔正畸的患儿采取循证护理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升患儿的遵医行为,明显改善口腔健康水平,巩固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口腔正畸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正畸的3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结果:两组患儿不同年龄配合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循证护理后,实验组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正畸以后两组患儿牙龈指数(GI)分级、牙釉质脱矿指数(E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之前两组之间 EDI 差异不显著,正畸以后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正畸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牙釉质脱矿及牙龈炎的发生率,达到很好的正畸效果,同时使口腔健康状况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家庭成员协同护理在儿童口腔正畸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10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联合家庭成员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治疗不同阶段的菌斑清除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3%(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96%(P 0.05);护理前,两组患儿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儿菌斑清除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和1年时,观察组菌斑清除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01)。结论在儿童口腔正畸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联合家庭成员协同护理模式,可进一步改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使患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口腔正畸青少年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青少年护理前后的口腔健康情况,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的口腔健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36.32±2.87)分,低于对照组的(48.17±4.73)分(P0.05)。结论优质的循证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94-99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哮喘雾化吸入患儿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服务态度、工作积极性及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实施循证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7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手足口病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持续性护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行为、运动、饮食及用药的依从性都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发热缓解时间、疱疹缓解时间、溃疡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都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护理能够为手足口病患儿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缩短患儿住院天数,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对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肺功能相关指标及小儿哮喘知识知晓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家属的哮喘知识知晓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家属的小儿哮喘知识知晓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肺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的哮喘知识知晓程度,利于患儿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提高脑瘫患儿生活质量和家庭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患儿5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干预组患儿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半年后比较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和家庭康复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Peds QL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Peds QL总分上升,干预组分数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家庭康复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家庭康复完成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口腔正畸患者应用阶段性强化教育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口腔正畸患者共7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强化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牙龈指数(GI)、牙菌斑指数(PLT)、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LT,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LT,GI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强化教育应用到口腔正畸患者中,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有益于口腔保健,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7%,高于对照组(74.42%,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2.2%,高于对照组(7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儿依从性和治疗有效率,同时改善患儿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指导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以及不同时间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的抑郁评分、社交退缩评分、多动评分、攻击评分、躯体诉述评分、性问题评分、违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提高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依从性和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及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于我院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有利于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3.
贾丽琴  雷颖  杨志宏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4):1313-1316
目的探讨延续性精准护理对伴有糖尿病的口腔种植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口腔医学中心种植科的96例糖尿病口腔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精准护理。分别于种植前、种植术后3个月、种植术后6个月时评价两组患者知-信-行的评分以及口腔健康状况评分。结果种植前两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种植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健康状况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知信行评分与口腔健康状况均得到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延续性精准护理可有效提高伴有糖尿病的口腔种植患者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对口腔卫生保健的态度,提高其行为的依从性,增加种植义齿及余留牙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探讨童趣化健康教育对学龄期手足口病患几治疗依从性及康复进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童趣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疾病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病情康复时间、心境状态等指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儿焦虑评分、每天哭闹时间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传染源、传染途径、隔离周期、易感人群、口腔疱疹的护理.临床表现、安全防护知识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和行为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皮疹消退、神经症状消失、口腔疱疹消退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童趣式健康教育有助于减轻学龄期手足口病患儿负性心境状态,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养成良好的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8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活力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依从性,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不良心脏事件,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品管圈(QCC)护理模式在过敏性哮喘舌下脱敏治疗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于本院进行舌下脱敏治疗的70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舌下脱敏治疗,观察组实施QCC护理模式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均改善,且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护理模式在过敏性哮喘舌下脱敏治疗患儿中的护理价值较高,对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92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睡眠质量、饮食状况、精神健康、情感状况、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饮食状况、精神健康、情感状况、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泻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儿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月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的8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效果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知识、用药剂量、服药方式等服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异位妊娠患者对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治疗的认知程度、减少心理压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肿瘤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3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循证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对比护理干预前后2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循证组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依从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2组护理后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提高,且循证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癫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78例癫痫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应用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健康状况(采用青少年癫痫患儿生活质量问卷中主观感觉健康健康状况与躯体功能亚量表)评分及治疗3个月后Engel疗效分级。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癫痫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依从性各项评分和主观健康状况与躯体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引导式教育可提高癫痫患儿对癫痫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治疗依从性,对患儿症状改善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