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输液敷帖与棉签两种材质按压拔针的效果。方法对98例住院患者同体左右手静脉输液后分别采取输液贴按压法拔针和棉签按压法拔针,观察拔针后止血效果。结果棉签按压法拔针后产生疼痛的发生率为79.6%、皮下瘀斑发生率为5.1%,输液敷贴法分别为35.7%、0,棉签按压法拔针后产生疼痛及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输液敷贴按压法( P<0.05或0.01)。结论输液敷贴按压拔针能有效减少静脉输液拔针后疼痛及皮下瘀斑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曹文美 《当代护士》2009,(10):87-88
目的探讨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时间对注射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把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60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后按压10min,对照组按压5min,比较2组局部皮下瘀斑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注射点瘀斑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10min可有效地减少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压迫穿刺点对注射部位局部出血的影响。方法:将6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克赛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注射拔针后压迫穿刺点3min,对照组不压迫。观察每次注射部位皮下出血情况,比较两种拔针方法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共注射476次,对照组共注射490次。实验组产生轻度瘀斑12次,中度瘀斑12次,重度瘀斑12次,血肿4次;对照组产生轻度瘀斑32次,中度瘀斑19次,重度瘀斑22次,血肿18次。两组比较,在轻度瘀斑、重度瘀斑、血肿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拔针后,穿刺点压迫3min可降低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的发生事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制静脉穿刺拔针按压带在手外伤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方法,拔针后用棉签按压针眼止血;观察组采用保留穿刺点上方的输液贴,拔针后使用自制静脉穿刺拔针按压带按压针眼止血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按压止血时间、瘀斑、皮下血肿情况。结果:两组按压止血时间、瘀斑、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静脉穿刺拔针按压带应用于手外伤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按压时间较短,止血效果好,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压迫穿刺点对注射部位局部出血的影响.方法:将6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克赛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注射拔针后压迫穿刺点3 min,对照组不压迫.观察每次注射部位皮下出血情况,比较两种拔针方法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共注射476次,对照组共注射490次.实验组产生轻度瘀斑12次,中度瘀斑12次,重度瘀斑12次,血肿4次;对照组产生轻度瘀斑32次,中度瘀斑19次,重度瘀斑22次,血肿18次.两组比较,在轻度瘀斑、重度瘀斑、血肿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拔针后,穿刺点压迫3 min可降低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探讨局部压迫对预防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局部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压迫穿刺点对注射部位局部出血的影响。方法:将6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克赛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注射拔针后压迫穿刺点3min,对照组不压迫。观察每次注射部位皮下出血情况,比较两种拔针方法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共注射476次,对照组共注射490次。实验组产生轻度瘀斑12次,中度瘀斑12次,重度瘀斑12次,血肿4次;对照组产生轻度瘀斑32次,中度瘀斑19次,重度瘀斑22次,血肿18次。两组比较,在轻度瘀斑、重度瘀斑、血肿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索钠皮下注射拔针后,穿刺点压迫3min可降低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穿刺输液后两种拔针及按压方法对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回血、出血及皮下淤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手背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输液结束后拔针和按压时,对照组采取手持针柄拔针及按压棉签杆法,观察组采取折叠头皮针软管拔针及指压棉签头法。比较两组患者拔针时疼痛、静脉回血及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结束后拔针时疼痛、静脉回血及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折叠头皮针软管拔针法及指压棉签头按压法是静脉输液后理想的拔针及按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科监护室(MICU)用自制小纱布卷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实验组用自制小纱布卷沿血管走向直接压皮肤针眼及血管针眼,对照组用无菌棉签沿血管走向直接压皮肤针眼及血管针眼。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止血效果比较,两组穿刺点局部出血、血肿及皮下瘀斑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小纱布卷用于静脉留置针拔针后按压止血有效地保护了患者血管,减少局部出血、肿胀、瘀斑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方法。方法选取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98例为观察组,采用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10 s持续注射后等待10 s再拔针,注射后不按压,如有出血和血肿按压3~5 min。另选取同期患者122例为对照组,常规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规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操作流程,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病人拔针后按压时间对局部淤血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针,以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拔针后按压穿刺点片刻。试验组加强对病人宣教拔针后的按压时间及一系列措施,可减少局部皮下淤血,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保持穿刺部位皮肤的完整性。结果 在穿刺1465个病人中,对照组局部皮下淤血791人;而试验组510个病人中,局部皮下淤血只有57人。结论 2组病人输液后皮下淤血发生例数和淤血面积大小方面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尸值均〈0.005。  相似文献   

11.
一次性输液贴的巧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蕾  房金芳 《现代护理》2005,11(11):895-895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帖在静脉输液完毕按压拔针的用途。方法将300例外周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输液结束,实验组用带棉垫的一次性输液贴按压拔针,对照组用棉签按压拔针,评价两组病人发生皮下瘀血和疼痛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皮下瘀血和疼痛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2.37,P〈0.01。结论一次性输液贴用于静脉输液完毕后按压拔针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帖在静脉输液完毕按压拔针的用途.方法将300例外周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输液结束,实验组用带棉垫的一次性输液贴按压拔针,对照组用棉签按压拔针,评价两组病人发生皮下瘀血和疼痛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皮下瘀血和疼痛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x2=42.37,P<0.01.结论一次性输液贴用于静脉输液完毕后按压拔针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拔针方法在小儿静脉输液和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静脉输液和采血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非按压抬高拔针法,对照组采用棉签按压拔针法。观察两组拔针效果。结果非按压抬高拔针法穿刺点止血所需的时间为30-90s,平均(56.3±1.2)s,棉签按压拔针法为180-300s,平均(203.0±26.0)s;非按压抬高拔针法穿刺点出血有7例,出血率为14.0%,棉签按压拔针法穿刺点出血有21例,出血率为42.0%;非按压抬高拔针法无1例发生皮下出血,出血率为0.0%,棉签按压拔针法有6例发生皮下出血,出血率为12.0%,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按压抬高拔针法止血效果优于棉签按压拔针法。结论非按压抬高拔针法可明显减少穿刺部位出血,缩短按压止血时间,避免皮下血肿、淤点、淤斑的形成,有效保护患儿的血管,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及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静脉输液的23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A组57例采用竖压法,输液完毕后,护士左手将进针部位的皮肤向下绷紧,右手迅速拔出针头,并立即用消毒棉签在与穿刺血管平行方向按压穿刺点3min;B组59例方法同A组,但按压时间为5min;C组64例采用横压法,患者静脉输液拔针时消毒棉签在与血管垂直方向按压皮肤针眼3min;D组56例方法同C组,按压时间为5min。观察按压局部有无淤血,测量淤血面积,进行统计。结果A组淤血率明显低于C组;B组淤血率明显低于D组;B组淤血率咀显低于A组;D组淤血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竖压法能减少皮下淤血,效果明显优于横压法,按压时间为5min效果明显优于按压时间为3min。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按压法在静脉采血拔针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门诊注射室行静脉采血病人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按压法,实验组采用邦迪牌创可贴按压法,比较两组病人的按压时间及疼痛、出血及皮下青紫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按压时间比对照组短,疼痛、出血、皮下青紫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可贴按压止血效果好,按压时间短,疼痛、出血及皮下青紫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两种按压法在静脉采血拔针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门诊注射室行静脉采血病人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按压法,实验组采用邦迪牌创可贴按压法,比较两组病人的按压时间及疼痛、出血及皮下青紫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按压时间比对照组短,疼痛、出血、皮下青紫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可贴按压止血效果好,按压时间短,疼痛、出血及皮下青紫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及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 及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静脉输液的23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57例采用竖压法,输液完毕后,护士左手将进针部位的皮肤向下绷紧,右手迅速拔出针头,并立即用消毒棉签在与穿刺血管平行方向按压穿刺点3 min;B组59例方法 同A组,但按压时间为5 min;C组64例采用横压法,患者静脉输液拔针时消毒棉签在与血管垂直方向按压皮肤针眼3 min;D组56例方法 同C组,按压时间为5 min.观察按压局部有无淤血.测量淤血面积,进行统计.结果 A组淤血率明显低于C组;B组淤血率明显低于D组;B组淤血率明显低于A组;D组淤血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 静脉输液拔针后竖压法能减少皮下淤血,效果明显优于横压法,按压时间为5 min效果明显优于按压时间为3 min.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静波 《家庭护士》2007,5(7):29-30
[目的]观察糖尿病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需按压血管多长时间就能减少或不发生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方法]对100例300例次静脉输液的糖尿病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其拔针后不同按压血管时间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5min较按压至不出血为止、按压3min的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糖尿病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需按压血管时间5min或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需按压血管多长时间就能减少或不发生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方法]对100例300例次静脉输液的糖尿病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其拔针后不同按压血管时间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5min较按压至不出血为止、按压3min的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糖尿病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需按压血管时间5min或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脉抽血拔针后按压部位与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复查抗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静脉抽血的440例患者随机分为和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为5min;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时间为≥8min。结果两种按压方法的皮下淤血发生率比较,扩充按压法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按压法(P〈0.01)。按压时间8min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按压时间5min皮下淤血发生率。结论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