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湖凹陷花港组沉积相特征及相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湖凹陷是我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凹陷之一,同时也是天然气勘探重点区域。目前西湖凹陷主要勘探目的层为渐新统花港组,关于花港组沉积相前人做过一些研究,但存在较大争议。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对西湖凹陷花港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泊和扇三角洲等4种相类型,平面上河流和三角洲沉积主要分布在凹陷西部边缘,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分布在凹陷东部边缘,在凹陷中央主要发育滨浅湖相沉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Y构造花港组致密储层中黏土矿物含量、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在不同成岩作用阶段的演化过程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岩演化过程中高岭石和蒙脱石含量越高,钾长石溶蚀消耗越强烈,储层次生孔隙越发育;反之钾长石消耗少,孔隙相对不发育。随着成岩作用加强,绿泥石和伊利石含量增加,储层孔隙度变化不明显,但渗透率明显下降。分析认为绒球状绿泥石和丝发状伊利石含量不断增加,堵塞储层中细小喉道,致使渗透率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3.
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储层砂岩成岩环境演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岩石薄片显微观察,结合其他成岩阶段划分的标志,认为研究区花港组成岩阶段主要处在晚成岩阶段B期;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观察分析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储层砂岩自生矿物种类、组合及岩石结构、孔隙类型和结构特征,识别出酸性成岩环境和碱性成岩环境2种类型。酸性成岩环境以长石溶蚀+次生溶孔+自生高岭石+石英次生加大为特征;碱性成岩环境则以石英溶蚀+晚期亚铁碳酸盐充填、交代为特征。酸性和碱性成岩环境演化机理主要受控于烃源岩中干酪根核外围含氧羧基和酚基通过热裂解产生一元和二元水溶性羧酸以及酚类。在中成岩阶段A期,当RO值在0.5%~1.3%之间变化时,有机质通过脱羧基作用生成一元、二元有机酸,并释放出CO2,导致孔隙流体性质为酸性;当烃源岩中有机质演化程度升高,有机酸遭到破坏,脱羧基作用减弱,CO2来源减少,孔隙流体性质逐渐由酸性向碱性演变。  相似文献   

4.
西湖凹陷北部花港组深部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是深部有利储层预测的基础工作。西湖凹陷北部GZZ构造四口钻井取样分析揭示了深部储层次生溶蚀带分布特征,分析指出其主控因素有两点:(1)砂岩成分构成提供了后期改造溶蚀空间,自生石英增强了抗压实能力;(2)成岩环境酸碱性转换控制了溶蚀与胶结两个成岩过程。酸性溶蚀环境下长石、岩屑溶蚀以及伊蒙混层黏土转换极大地改善了储层孔渗条件,而碱性成岩环境下的碳酸盐重结晶、连晶胶结作用,以及绿泥石、伊利石自生黏土析出堵塞孔喉,致使储层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5.
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下段沉积相特征及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沉积相一直存在争议,文章以岩心观察为基础,通过区域地质、古生物、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对西湖凹陷花港组下段沉积相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认为,花港组下段发育曲流河扇、辫状河扇、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等4种相类型,凹陷西北部发育曲流河扇沉积,凹陷东北部发育辫状河扇沉积,中南部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建立了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下段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6.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油气田花港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与录井资料,对平湖油气田花港组河流相地层进行了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2个中期旋回(MSC1与MSC2)与20个短期旋回,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短期旋回分4种类型并以非对称旋回为主。两个中期旋回为非对称旋回,但MSC2对称性更大,反映了可容纳空间的持续增加。在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下,沉积相呈现有规律的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曲流河交替演化,在每个中期旋回均以辫状河开端,以曲河流结束,由于中期旋回在长期旋回中的位置不同,曲流河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位于中期旋回上升半旋回中部的曲流河及底部的辫状河是研究区的有利砂体,尤其是前者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采用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测试技术,在储层基本特征分析基础之上,结合埋藏史、热演化史,利用孔隙恢复定量计算方法,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中北部渐新统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演化进行系统恢复,并探讨了孔隙演化与油气充注关系。研究表明,花港组储层孔隙演化主要经历了早成岩B期末的14.28%,中成岩A期末的10.35%,中成岩B期的8.75%。伴随储层成岩-孔隙演化,花港组储层先后接受了3期油气充注。第一、二期(19~17 Ma和17~9 Ma)油气充注发生于储层尚未致密的中成岩A期末以前,尽管其成藏意义不大,但充注带入的有机酸性流体却对储层物性改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后续油气充注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期(7~0 Ma)大规模油气充注发生于储层逐渐致密化的中成岩A期末-中成岩B期,主要充注对象为埋深较浅且尚未完全致密化的花港组H3小层。因此,H3小层是现今花港组在总体致密化背景下相对最为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8.
西湖凹陷花港组系以构造控相为主的陆相沉积,现有钻井资料与区域地质分析已经揭示了受构造格局控制的盆内水系分布特征.作者依据钻井资料,对沿轴向水系分布的龙井二井、花港一井、玉泉一井、玉泉二井花港组展开构造旋回层分析,重新建立了花港组盆地充填史,为陆相层序地层学对比提供了钻井分析方法,并为井间砂体成因对比提出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分析化验、岩心描述资料为基础,应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研究南堡凹陷古近系东营组储层岩石学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探讨研究区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东营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有原生孔和溶蚀孔两大类,其中溶蚀孔隙是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碎屑岩的碎屑和填隙物成分是孔隙变化的内在因素,而成岩作用的改造是孔隙演变最主要的外在因素,其中压实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则有利于改善中深层储层物性;东营组最有利储层类型为中孔中渗储层,主要分布在东一段,东二、三段储层类型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10.
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成因地层格架反映了湿地扇—扇三角洲—湖泊体系的沉积特色。通过联井对比及地震剖面验证,可以确定:地层成因格架中,低位域配合区域性侵蚀面,可以作为三级层序界面对比标志;而高位域"欠补偿"现象区域性可对比。水进域不仅具有最大相变和厚度变化,其扇三角洲自旋回机制也形成了特有的进积层序。水退域在深洼区进积特征明确,具有局部构造井间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物源区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湖凹陷花港组是研究区重要的储层之一,其物源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应用砂岩碎屑组分特征,重矿物分析并结合砂地比等值线图精细描绘物源分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西湖凹陷花港组物源体系进行了精细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花港组物源主要来自凹陷的西部边缘,东部钓鱼岛隆褶带影响较小,具体分为3大分支:西部的海礁隆起为近物源、西北部虎皮礁凸起和东部钓鱼岛隆褶带物源的结合影响凹陷北部地区、西南部的渔山隆起为凹陷的中南部地区提供物源。通过对岩屑类型、长石特征、石英颗粒和重矿物的微观特征和稀土元素等特征的分析,推测出凹陷周边岩体性质,花港组的母岩主要是岩浆岩,其次为变质岩,沉积岩少见。变质岩主要发育在海礁隆起的中部,影响西部的平湖地区,沉积岩仅在钓鱼岛隆褶带北部地区少量发育。  相似文献   

12.
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西湖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花港组储层特征及成岩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古近系花港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为中等;成岩作用是控制该区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主要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则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其形成的次生孔隙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物性;古地温、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等资料显示,北部宁波—嘉兴地区成岩演化进程稍快,花港组埋深大于3 600m开始进入中成岩B期,而南部天外天—黄岩地区总体上仍为中成岩A期,因而南部较北部具有更良好的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13.
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花港组地层是东海陆架盆地最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区之一,但目前花港组物源体系研究较为薄弱,严重限制了砂体分布规律及储层研究的深入。通过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不同构造区主要钻井的花港组砂岩岩心样品分析,以锆石U-Pb定年为主要分析方法,同时结合地震反射特征,研究了中央反转带花港组砂体的物源特征。结果表明,中央反转带花港组大型砂体中发育前寒武纪、古生代及中生代3个年龄时期的锆石,其中前寒武纪锆石占绝对优势;大型砂体主要来自北部虎皮礁隆起的前寒武纪物源体系,砂体自北向南贯穿凹陷至南部构造区,同时受到西侧海礁隆起与东侧钓鱼岛隆褶带物源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北部为主、两侧为辅的物源格局。  相似文献   

14.
东海西湖凹陷A气田渐新统花港组三段厚层砂岩沉积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湖凹陷A气田花港组三段巨厚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区主力产气层与优质储层,对其沉积微相的厘定争议较大。综合利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相关资料,研究了目的层相标志、微相类型、沉积环境与相分布。研究认为本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分流间湾微相,不发育反映海相及海侵的沉积物与相标志。垂向上多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置、厚度较大,水平延伸好;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由东北逐渐向西南呈树枝状分叉、连片分布,物源来自东北部。明确研究区属于陆相背景下的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典型的牵引流沉积,不见海侵层序,高能量牵引流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本区高产气藏储层发育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恒速压汞、X衍射、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及伊利石同位素测年等技术方法,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储层致密化过程,并探讨了储层致密化控制因素。花港组储层非均质性受孔喉结构控制,喉道半径小于1 μm即为致密储层;埋藏压实是储层普遍低渗、致密的主因,差异成岩作用加剧了储层的差异演化,当地温超过160℃,环边绿泥石对胶结作用的抑制明显减弱,中成岩B期碱性封闭环境使得大量含铁碳酸盐、绒球状绿泥石及搭桥状伊利石富集直接堵塞喉道,造成花港组储层规模性致密。对花港组储层关键成岩期演化过程进行恢复,推测花港组H4、H5砂层组在9~7 Ma进入规模性致密,龙井运动强烈侧向挤压加速了致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西次凹渐新统花港组上段H3砂组为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优质储层分布成为制约开发产能的关键问题。基于岩心、测井及物性测试等资料,对该区进行了沉积微相刻画和储层物性分析,结合构造、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对储层展开精细分级评价和优质储层预测。研究表明,H3砂组储层分布主要受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砂体厚度和孔渗条件四个因素影响。在综合分析各因素与含气饱和度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受产能约束的四因子储层精细分级评价标准,把H3砂组储层划分为“甜点”储层(Ⅰ类)、中等储层(Ⅱ类)和无效储层(Ⅲ类)三种类型。优质储层预测研究区H3-3小层为可能的高产能潜力带,H3-1、H3-2和H3-4小层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