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设计高效记忆合金自调节式节流制冷器,介绍了自调节式节流制冷器的工作原理,给出利用记忆合金驱动阀针进行流量调节的机理。对记忆合金通过控制节流阀针的位移调节制冷工质流量过程进行计算分析,模拟了在不同初始高压和节流孔径的条件下,节流制冷器流量随调节阀针位移的变化关系。为实现螺旋翅片管换热器高效换热,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强化换热分析,分别对内管管径、芯管管径以及翅片尺寸等影响其换热效率的多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提高制冷器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推力室工作时内部物理场特点,以某推力室试验件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计算,边界耦合的仿真思想,对推力室的燃烧和传热过程进行仿真,当相邻两次温度误差在1%之内时认为仿真收敛。分析发现推力室壁面在喉部达到最高温度;由于流动通道中冷却剂的流量不同,推力室壁面周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受流动通道横截面积的影响,冷却剂的流速变化剧烈。  相似文献   

3.
孔板节流是简单可靠、应用广泛的地面供配气系统节流方式。分析了孔板节流过程中的流动特性。声速前充气阶段为系统中阀门开启至稳定声速流动阶段,持续时间较短。当孔板上游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充气过程存在声速充气现象,在工质确定的前提下,该过程的充气流量只和孔径大小成正比,该阶段为声速充气阶段。随着充气量的增加,背压提升导致孔板前后的压差逐渐减小,声速后充气阶段质量流量随着前后压差的缩小而逐渐减小。对地面供配气系统中孔板节流方案的设计有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导弹的阻尼通道性能对导弹的飞行稳定性和机动性影响很大。为了保证导弹既有很好的稳定性,又有良好的机动性,须对阻尼通道性能进行分析.合理选择系统的参数。尤其对小型战术导弹来说,阻尼通道参数影响到命中目标的精度。某低空自旋导弹的阻尼系统是单通道的,其工作原理是:当导弹在控制力矩(或干扰力矩)作用下产生一个横向角速度Ω,角速度传感器敏感遮横向角速度后,输出一个与Ω成正比的电压信号Un(频率fD).这电压信号Un经过f0的高频调制以后卫输入解调器电路进行信号解调。然后把解调出来与Ω成正比的电压信号反馈到自动驾驶仪回路中去,从而来抑制控制信号(或者阻尼导弹的横向摆动)。  相似文献   

5.
以研究真空羽流环境下近距卫星底板的受力问题为目的,采用基于NS方程的连续流数值仿真方法开展分析研究。发现了燃气比热比通过影响激波形状和膨胀扇区进而影响下游平板受力的结果。获得了比热比和总压为该类问题关键参数,平均分子量和总温为非关键参数,以及比热比增加将导致羽流在底板上产生的轴向力减小的结论。通过等效比热比混合气体的计算结果,说明了开展该类喷流影响模拟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柔性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缓冲器(简称缓冲器)为发射平台的载荷传递和缓冲装置。在贮存过程中,由于橡胶材料的老化,其承受气压载荷的承载和大变形能力会逐渐下降。通过对橡胶开展热空气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其老化机理,针对温度对寿命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提出缓冲器的寿命预示方法,为特定贮存环境下的寿命预示和产品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了描述自振荡阻尼回路的设计方法,以某小型战术导弹为例,设计了基于固体燃气姿控舵机的自振荡阻尼回路原理,详细描述了阻尼回路校正网络参数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并对阻尼回路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参数设计正确,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IRC方法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进行模块化建模,在此基础上搭建了闭式膨胀循环发动机启动仿真模型,对发动机的启动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仿真模型与试车数据吻合较好,仿真模型得到了验证,调节涡轮旁通阀的时序可以有效改善启动过程中燃烧室压力超调。  相似文献   

9.
高爱军 《鱼雷技术》2007,15(1):29-32
动力装置隔振技术是鱼雷振动与噪声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基于对动力装置隔振圈的受力分析,用四端参数法建立了隔振系统振动传递数学模型,对振动传递损失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隔振圈的几何结构、橡胶硬度和阻尼等参数对隔振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四端参数法适用于复杂结构隔振圈的隔振研究,而且能降低橡胶硬度,提高橡胶阻尼,增加橡胶块长度,从而可明显提高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模型仿真的控制系统参数,针对电静压伺服系统(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EHA),建立控制器、电机、液压作动器模块化模型,根据各模块输入输出量的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系统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导入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进一步对系统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系统的精确模型。结果表明,优化的辨识结果在时域和频域都更为精确的逼近实际系统,匹配程度在90%以上,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对感应等离子技术制备电容器级钽粉粒度、形貌的控制,进行改变等离子工艺参数的粉体制备工艺试验,研究冷却气体流量、送入粉体的进口位置、等离子气氛对粉体粒度及其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感应等离子工艺参数的变化可以显著改变制备粉体的性能。制备的钽粉全部为球形,感应等离子技术可以完成纳米级电容器钽粉的制备。  相似文献   

12.
针对火炮反后坐缓冲应用场合,设计了多级可独立加载电流式磁流变缓冲器。依据45°射角下理想后坐阻力变化,分析该缓冲器在3种不同工作模式,即统一加载、组合控制及开环级联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冲击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可控区域内,单出杆式磁流变缓冲器动态过程存在气体压缩阶段,导致后坐阻力与速度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而在可控区域内,以2 A总电流输入为前提,组合线圈(线圈级数大于或等于2)工作模式下所产生的最大库伦阻尼力显著优于等值加载情况;开环级联控制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后坐峰值阻力和延后其出现时刻,逼近理想缓冲效果,同时也对缓冲器最大有效行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基于时间和空间二维电流加载次序,该缓冲器可实现灵活多变阻尼特性输出,在较大射角的火炮反后坐缓冲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13.
先导式电液调压阀是大功率湿式离合器换挡系统的核心部件,由于其多个环节存在参数时变和强非线性特征使其频率响应特性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换挡过程的油压调节的快速性与稳定性。在剖析先导式电液调压阀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考虑阻尼系数、流量系数和增益系数随油温的可变性,建立了先导式电液调压阀在工作过程中的数值模型,并推导了其频域模型。研究了先导式电液调压阀在不同参数下的时域和频域响应特性,得到了参数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系统响应的带宽会提高油压响应速度,但会降低阻尼比,使得油压响应的调节时间增加。系统的结构参数、输入信号以及工作油温均会影响其响应特性。基于该方法能够快速的判断先导式电液调压阀在全工作范围内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问题,从而有助于改善先导式电液调压阀的油压动态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4.
王正玺  贺柏根  朱小伟 《兵工学报》2021,42(6):1257-1264
为进一步提高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视轴稳定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加速度反馈控制策略。根据光电平台伺服系统模型特点设计卡尔曼滤波器,将卡尔曼滤波器采集的光电平台伺服系统输入输出信号作为自身输入信号,并输出速度的滤波信号和加速度的估计结果。然后将卡尔曼滤波器输出的速度和加速度估计值分别作为被控对象速度环路和加速度环路的反馈信号。进行了模拟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伺服系统引入加速度反馈控制后,可以使光电平台对2.5 Hz以内不同频率的扰动力矩都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扰动隔离度优于20 dB;相比于传统单速度环控制方案,阶跃响应的超调量至少降低40%. 由此可见,将加速度环引入传统速度环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改善光电稳定平台的伺服控制性能,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大马赫数大迎角飞行状态下荷兰滚特性不稳、运动耦合严重的问题,对侧滑角变化率反馈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侧滑角变化率反馈控制的机理,以横侧向线性小扰动方程为基础,推导侧滑角变化率增稳荷兰滚的机理和侧滑角变化率反馈消除运动耦合的机理,对侧滑角变化率信号作简单分析,并进行相关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侧滑角变化率反馈能明显改变飞行器荷兰滚阻尼特性,削弱运动耦合的影响,抑制侧滑角的变化,改善侧滑角品质。  相似文献   

16.
传统冲击响应谱分析计算方法如动态设计分析方法(DDAM)无法考虑阻尼效应,也无法求解运转状态下转子系统的冲击响应。提出了一种考虑阻尼效应的转子系统冲击响应谱分析方法,其中的阻尼模型选择了比例粘性阻尼模型,转子的旋转效应通过对系统施加一个幅值等于转子质量偏心惯性力的简谐激励力来模拟。该方法主要基于模态分析和线性叠加原理,通过模态分析、速度谱模态响应计算和最后的模态响应合成,得到了系统的最大位移响应和最大应力响应。用一个工程实例,比较了该方法与实时时域分析法的计算结果,误差在工程允许的范围之内,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孙露  王国平  芮雪 《兵工自动化》2016,35(12):56-59
针对提高特种车辆行驶舒适性对减小由路面引起的特种车辆振动的急需,建立特种车辆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策略.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分别建立1/2特种车辆被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天棚阻尼控制策略建立基于簧载质量速度的半主动悬架负反馈控制方法,分别在频域与时域内进行响应特性分析,并与振动被动控制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改善特种车辆振动情况,对特种车辆车体质心加速度、动行程和车轮质心动行程的振动控制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8.
武云鹏  管继富  顾亮 《兵工学报》2011,32(2):242-246
车辆半主动悬架能够显著改善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控制算法需根据路面及车速的变化动态优化振动加速度、车轮动载,并满足悬架动挠度和阻尼系数变化范围的约束,同时对车辆载荷变化、悬架元件参数变化等引起的模型误差具有自适应能力.将广义预测控制(GPC)应用到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中,提出了车辆半主动悬架一种新的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阻尼器特殊的结构特点,通过静态磁场仿真确定阻尼器的磁路结构。利用ANSYS 软件对阻尼器进 行瞬态磁场有限元仿真,获得阶跃电压作用下阻尼器的瞬态磁场响应过程,通过与简化数学模型的对比得出涡流对 阻尼器电磁响应时间的影响,并由磁场有限元仿真结果获得流道内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时程曲线。通过阻尼器 动态响应时间测试实验获得激励电流作用下阻尼力的实测响应时间。结果表明:计算获得的剪切屈服应力时程曲线 与阻尼力的实测响应过程基本吻合,说明电磁响应是影响磁流变阻尼器动态响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应用直接力和气动力复合控制的弹体,进行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设计。通过求解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获得最优状态反馈律,将最优状态反馈转换为等价的输出反馈,角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值就可用于输出反馈律的形成,避免了含有不可测量状态攻角的状态反馈律在实现上的困难。复合控制和气动力(或直接力)单独作用时的仿真对比结果说明,所设计的复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