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宋聪颖  孙逊  叶克  朱凯  程魁  闫俊  曹殿学  王贵领 《化学学报》2017,75(10):1003-1009
采用两步易操作的水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修饰泡沫镍(Ni foam)基体原位负载MnO2纳米片(MnO2/rGO@Ni foam)催化剂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电极的微观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电极对H2O2电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得知,电极在3 mol/L NaOH和1 mol/L H2O2溶液中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在该溶液中,当电位为-0.8V时,H2O2电还原反应的电流密度可以达到240 mA/cm2,高于同等条件下MnO2直接生长在Ni foam上的电流密度180mA/cm2.通过不同温度下的极化曲线计算出了在该电极上H2O2电还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大小为21.53 kJ/mol,明显低于文献中报道的数值.对比实验结果表明rGO的加入显著地改善了Mn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无模板生长法制备了泡沫镍载NiCo2O4纳米线正极材料, 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 所得材料为NiCo2O4纳米线, 以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泡沫镍载NiCo2O4纳米线对H2O2电还原的催化性能. 结果显示, 在0.4 mol/L H2O2 和 3.0 mol/L NaOH 溶液中, 当电压为-0.4 V(vs. Ag/AgCl)时, 循环伏安的电流密度达到125 mA/cm2; 当电压为-0.2, -0.3和 -0.4 V 时, 在30 min 的测试时间内, 计时电流密度几乎均为一常数, 表明以泡沫镍载NiCo2O4纳米线为催化剂电还原H2O2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水分解在绿色能源领域的重要作用,能够在碱性介质中进行析氢(HER)和析氧(OER)反应的双功能电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报道一种具有丰富缺陷的表面改性NiCo2O4纳米线(NWs),在碱性介质中作为一种高效的整体水裂解电催化剂。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Co2+/Co3+比值的增加是表面修饰NiCo2O4纳米线具有优异双功能电催化性能的重要原因。结果表明,在1.0 mol·L-1 KOH溶液中,通过有机配体主导的表面改性,优化后的NiCo2O4纳米线在电流密度达到10 mA·cm-2时的HER过电位仅为83 mV,OER过电位仅为280 mV。更重要的是,有机配体表面改性后的NiCo2O4纳米线表现出了出色的水分解性能,在2.1 V电压下达到了100 mA·cm-2的电流密度。目前的工作凸显了提高NiCo2O4 NWs尖晶石结构中Co2+含量对促进整体水裂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泡沫镍载NiCo2O4纳米线阵列为阴极催化剂的Al-H2O2半燃料电池的性能. 以无模板生长法制备了泡沫镍载NiCo2O4纳米线阵列阴极材料, SEM测定结果表明, NiCo2O4纳米线几乎垂直于泡沫镍载体表面生长. 以电压和功率密度-电流密度曲线研究了H2O2浓度、电解液流速和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 以铝片为阳极, 0.6 mol/L H2O2为氧化剂的电池的开路电压约为1.40 V; 在室温和57 ℃下, 电流密度为98和172 mA/cm2时, 最大功率密度分别达到79和120 mW/cm2.  在5000 s的测试时间内, 0.70 V的恒电流密度和75 mA/cm2 的恒电压值几乎为一常数, 这表明以泡沫镍载NiCo2O4纳米线阵列为催化剂电还原H2O2具有很好的活性、稳定性和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玻碳电极(GCE)为基底电化学聚合制得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膜修饰电极,再通过Nafion共固定磷钼酸和石墨烯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无酶电化学H2O2传感器.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制得的修饰电极,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传感器对H2O2的响应性能. 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H2O2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检测H2O2的线性范围为2.91×10-6 ~ 1.83×10-2 mol•L-1,检出限和灵敏度分别为9.90×10-7 mol•L-1(S/N = 3)和112.5 μA•(mmol•L-1-1. 此外,该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杨阿喜  金根娣 《应用化学》2009,26(12):1466-1470
在含镍离子和铜离子的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电化学沉积一层镍-氧化镍及铜-氧化亚铜纳米粒子 ( Ni /NiO、 Cu/Cu2O),在-0.3 V电位条件下,该传感器能催化还原H2O2。用安培法测定H2O2的响应电流与浓度在2.5×10-6 ~2.8×10-3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H2O2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该传感器制作简单, 使用寿命长,在实际试样的回收率测定中,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蛋白质模板分子, 邻苯二胺(o-PD)为聚合单体, 首先将预先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通过阶跃电位法电沉积在玻碳电极上作为增敏材料, 然后在该电极上电聚合含HRP的邻苯二胺电沉积液形成一层聚合膜, 去除模板化合物后, 制得对HRP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膜; 利用聚邻苯二胺(POPD)的自探针效应构建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该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HRP浓度在1.0×10 -10~1.0×10 -5 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0.991, 检出限为1.5×10 -11 mg/mL(S/N=3); 该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H2O2浓度在4.0×10 -7~1.4×10 -5 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响应, 相关系数为0.992, 检出限为2.6×10 -7 mol/L(S/N=3), 将该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H2O2的检测, 回收率在91.2%~97.1%之间. 建立了基于MIPs膜的HRP和H2O2双分析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可应用于酶及其酶促底物双分析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8.
H2O2广泛应用于化工和环保领域,其分解的唯一产物是水,有利于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工业上H2O2的合成主要是通过蒽醌法间接合成,该方法能耗大,污染环境。而直接由H2与O2混合制备H2O2,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且需要消耗大量H2。通过光催化技术将O2和H2O转化成H2O2的方法,避免了H2与O2的直接混合,同时采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作为能量来源,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总结了光催化还原O2制备H2O2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催化体系,如g-C3N4、TiO2以及其他光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及调控措施,介绍了光催化制备H2O2的机理,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喻昌木  张荣  卢小鸾  杨敏  彭黔荣 《应用化学》2020,37(10):1211-1220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Imm-Fe3+-IL纳米材料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够催化过氧化氢(H2O2)快速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产生相应的颜色变化。 稳态动力学分析表明,Imm-Fe3+-IL纳米材料遵循典型的Michaelis-Menten模型和乒乓机理。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相比,Imm-Fe3+-IL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具有更强的亲和性。 联合葡萄糖氧化酶建立了H2O2和葡萄糖的比色检测方法。 结果显示:H2O2和葡萄糖的浓度与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H2O2的线性范围为1~200 μmol/L,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10~200 μmol/L,最低检出限(LOD)分别为0.35和3.31 μmol/L。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一种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类普鲁士蓝/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CoFe(Ⅲ)PBA/GO)。将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CoFe(Ⅲ)PBA/GO和化学发光法相结合,构建了一种用于检测H2O2和抗坏血酸(AA)的化学发光分析法。CoFe(Ⅲ)PBA/GO催化H2O2产生的O2·-,·OH,1O2自由基氧化Luminol会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信号,通过检测化学发光强度可以实现对H2O2的检测。该方法检测H2O2的线性范围为0~0.8μmol/L,检测限为11 nmol/L。利用AA作为活性氧消除剂可以抑制化学发光反应的特点,实现了AA的检测。该方法测定AA的线性范围为0.02~0.8μmol/L,检测限为20 nmol/L。方法已应用于H2O2消毒水中H2O2和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通过恒电势电沉积和加热处理在泡沫镍基体上制备了Co3O4纳米片.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纳米片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采用线性伏安扫描和计时电流技术研究了Co3O4纳米片电极对H2O2的电还原性能. 结果表明,在3.0 mol/L KOH 和 0.4 mol/L H2O2溶液中,当电压为-0.4 V(vs. Ag/AgCl)时,线性伏安扫描电流密度达到-0.386 A/cm2,在1000 s 测试时间内,计时电流密度衰减很小,表明Co3O4纳米片电极对H2O2具有很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鲍晋珍  王森林 《物理化学学报》2011,27(12):2849-285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 NiCo2O4, 然后将其加入瓦特镀镍液中, 复合电沉积了 Ni/NiCo2O4复合镀层. 通过改变镀液pH值、阴极电流密度jk等条件, 探索复合电沉积的最佳工艺条件.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颗粒含量和结构. 结果表明: 在镀液pH=6.2和jk=100 mA·cm-2的条件下所得Ni/NiCo2O4复合镀层中, NiCo2O4的含量达到最高(30.6%,w). 在5 mo·lL-1的KOH溶液中, 采用循环伏安、稳态极化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电极的电催化析氧性能. 与镍电极对比, Ni/NiCo2O4复合电极的电催化析氧性能更高, 表观活化自由能降低了53.2 kJ·mol-1, 其析氧反应的表观交换电流密度是镍电极的7倍.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表明, Ni/NiCo2O4复合电极在碱性溶液中析氧反应由电化学步骤和扩散步骤联合控制. 恒电位长时间电解析氧实验表明, 该Ni/NiCo2O4复合电极在碱性溶液中的析氧具有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NiCo2O4,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其结构和表面形貌. 结果表明NiCo2O4具有尖晶石结构, 平均粒径约为15 nm. 利用电势线性扫描和恒电势法测定了其对H2O2在碱性溶液中电化学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 发现NiCo2O4对H2O2电化学还原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在H2O2浓度低于0.6 mol·L-1时, 其电化学还原反应主要通过直接还原途径进行. 以NiCo2O4为阴极催化剂的Al-H2O2半燃料电池在室温下的开路电压达1.6 V; 在1.0 mol·L-1 H2O2溶液中, 峰值功率密度达209 mW·cm-2, 此时电流密度为220 mA·cm-2.  相似文献   

14.
以泡沫镍为基体,AuCl3为沉积液,应用快速自沉积法制备了泡沫镍负载的纳米Au/Ni电极.电化学方法测定AuCl3溶液的浓度和沉积时间对Au粒子的尺寸和分布以及以该电极作为Al-H2O2半燃料电池阴极对H2O2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泡沫镍经2mmol·L-1AuCl3溶液浸渍60s后,其表面完全被粒径小于100nm的Au粒子覆盖;以其为阴极的Al-H2O2半燃料电池,在0.4mol·L-1H2O2溶液中峰值功率达135mW·cm-2.  相似文献   

15.
以有序介孔碳(OMC)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OMC/NiCo2O4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透射电镜(TEM)研究其结构与形貌,发现NiCo2O4纳米颗粒均匀地负载在有序介孔碳上.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NiCo2O4质量分数为40%时,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复合物电极的比电容可以达到577.0F·g-1,电流密度为8A·g-1时,比电容可以达到470.8F·g-1,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2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000次循环后,比电容还可达到508.4F·g-1,电容保持率为92.7%.  相似文献   

16.
泡沫镍负载的NiCo2O4纳米线阵列电极的超级电容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模板自然生长法制备了泡沫镍支撑的NiCo2O4纳米线阵列电极,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测了纳米线的表面形貌, 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纳米线的结构, 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了电极的超级电容性能. 结果表明: NiCo2O4纳米线直径约为500-1000 nm、长度约为10 μm, 垂直且密集地生长在泡沫镍骨架上. 纳米线阵列电极的放电比容量高达741 F·g-1, 循环420次后比容量仍保持在655 F·g-1, 电化学阻抗测试其电荷传递电阻仅为0.33 Ω, 420次循环后电荷传递电阻仅增加0.06 Ω.  相似文献   

17.
Ni-Mo合金电沉积层织构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组成为:0.22mol/L硫酸镍、0.06mol/L钼酸钠和0.3mol/L柠檬酸钠的溶液,于纯铜片上采用恒电流沉积,所得Ni-Mo合金沉积层经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50℃,电流密度为10mA·cm-2~30mA·cm-2范围,Ni-Mo合金沉积层表现为(111)择优取向.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实验表明镍钼合金电结晶过程按照连续成核和三维生长方式进行.Ni-Mo合金电沉积过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表明Ni-Mo共沉积过程经历了吸附中间产物步骤,由于吸附态物种氢氧化镍和钼的氧化物将阻化晶粒(111)晶面的生长,从而使镍钼沉积层表现为(111)择优取向.  相似文献   

18.
年思宇  张燕  张国峰  秦攀  宋吉明 《化学通报》2019,82(11):989-994
以Co(NO_3)_2·6H_2O和Ni(NO_3)_2·6H_2O为钴源和镍源,采用溶剂热法一步合成了Co(OH)_2/Ni(OH)_2复合材料,通过煅烧该复合材料可得到NiCo_2O_4。采用XRD、SEM、BET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OH)_2/Ni(OH)_2复合材料是薄片组成的花状形貌,比表面积为37. 48m~2/g。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Co(OH)_2/Ni(OH)_2复合材料比NiCo_2O_4具有更高的比电容值和容量保持率。在0. 5A/g的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比电容值可达到1097. 8F/g,而NiCo_2O_4比电容值仅为86. 1F/g。因此,与煅烧后的NiCo_2O_4材料相比,Co(OH)_2/Ni(OH)_2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这为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