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牧  李哲生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26(3):192-194,T012
将术前皮肤消毒剂碘伏,碘酊,乙醇分别置入豚鼠中耳腔,两周后宰杀,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光镜下观察听泡,发现所有药物暴露耳的中耳腔,前庭,内淋巴腔,耳蜗基底转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提示皮肤消毒剂置入豚鼠中耳腔时能够造成严重的中,内耳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正常豚鼠中耳粘膜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应用扫描电镜对4只(8侧)豚鼠中耳腔粘膜进行多部位观察。结果 观察发现豚鼠中耳粘膜表面有地毯样粘液层。中耳粘膜的上皮细胞可分为4种类型,即纤毛细胞、无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有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和鹿扁平细胞,在中耳腔的不同部位各种细胞的多少不均。结论 中耳粘膜有真性呼吸上皮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正常豚鼠中耳粘膜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常豚鼠中耳粘膜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4只(8侧)豚鼠中耳腔粘膜进行多部位观察。 结果观察发现豚鼠中耳粘膜表面有地毯样粘液层。中耳粘膜的上皮细胞可分为4种类型,即纤毛细胞、无分泌颗粒无 纤毛细胞、有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和扁平细胞,在中耳腔的不同部位各种细胞的多少不均。结论中耳粘膜有真性呼吸 上皮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建立分泌性中耳炎豚鼠动物模型的方法,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一种有用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制备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了解分泌性中耳炎听阈、中耳粘膜及咽鼓管粘膜的病理改变。结果听阈升高25耳,以低频为主,鼓膜呈内陷状,病理改变主要在中耳腔、咽鼓管;中耳腔有不同程度的渗出,以浆液性为主。结论PAF可导致中耳粘膜的炎症反应及中耳腔渗出,可为进一步研究分泌性中耳炎提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理,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意见仍有分歧。目前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分泌性中耳炎。究竟是因咽鼓管的阻塞,抑中耳腔的炎症引起?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本实验采用豚鼠耳泡(auditory bulla)的细菌培养,及细胞涂片,耳泡及咽鼓管的病理切片检查,了解某些中耳腔积液的发病机理(豚鼠的耳泡,相当于人的中耳腔)。我们应用银夹夹住咽鼓管的近咽口处,造成咽鼓管的机械性阻塞,应用烧红的铝丝烧灼咽鼓管腔,导致咽鼓管及耳泡的炎症感染。由于豚鼠非常娇嫩,情况稍有不  相似文献   

6.
将呼吸道合胞病毒注入豚鼠中耳腔内,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取材进行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及光镜观察。中耳粘膜病毒培养阳性率一周内为50%。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滴度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光镜观察中耳粘膜以变性坏死性炎症为主。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三周后基本恢复。耳蜗毛细胞部分变性,少数坏死。前庭终器感觉毛细胞亦出现变性。结果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能致豚鼠急性中耳炎症,并使内耳感觉毛细胞变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万克灵的毒性作用。方法:经口、粘膜、皮肤试验。结果:小鼠经口毒性试验未显示毒性。该消毒剂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对家兔眼结膜有轻度刺激反应,50%万克灵消毒剂(甘油稀释)则属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致敏变态反应阴性,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无效突变作用。结论:经毒理试验显示万克灵消毒剂是一种应用于室内空气安全可靠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8.
对新型消毒剂碘附Ⅰ号进行了急性毒性(包括经口 LD_(50)、经皮 LD_(50)和粘膜及皮肤的刺激试验)和致敏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小鼠 LD_(50)说明该碘附Ⅰ号属于低毒物质,豚鼠经皮 LD_(50)未能测出。粘膜刺激试验:碘附Ⅰ号原液对眼粘膜有强刺激作用;50%碘附Ⅰ号液有中等刺激作用;25%、5%、2%及1%的碘附Ⅰ号液无任何刺激作用。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显示无皮肤刺激作用。豚鼠皮肤致敏试验结果无致敏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碘附Ⅰ号液是一种有前途的皮肤及医疗器械消毒剂。  相似文献   

9.
洛美沙星滴耳剂治疗豚鼠化脓性中耳炎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耳腔内注射细菌法,制成动物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模型。观察了洛美沙星滴耳剂对动物化脓性中耳炎的试验疗效。结果表明,本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引起的豚鼠化脓性中耳炎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效果优于2.5%氯霉素滴耳液,试验结果提示:洛美沙星滴耳液浓度以0.3%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体外圆窗通透实验装置。并进行质量控制,为经中耳-内耳问跨膜药理学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方法 模拟中耳腔及鼓阶外淋巴腔环境,构建由活体豚鼠的圆窗膜组织、Franz扩散池(玻璃/聚乙烯组件)组成的体外圆窗通透实验装置;检测该装置有无渗漏;以亚甲基蓝为模型药物,检测3h内的药物通透量。结果 本研究设计并构建的圆窗通透实验装置符合药理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检测该装置性能良好、无渗漏。经连续3h观察,亚甲基蓝的累积释放量符合零级释放方程。结论 成功构建的体外圆窗通透实验装置符合药学实验质控标准。本装置的建立为中耳-内耳之间的跨膜给药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的了解高原潜水对听阈、咽鼓管功能,中耳及内耳形态学的改变,我们用Preyet's反射正常的杂色豚鼠36只进行模拟高原5000m水深50m的潜水实验,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出舱后即刻,7、14、21及28天组),每组6只。用听神经动作电位为测听指标,刺激声为短声及短音。中耳阻抗仪测试咽鼓管功能,光镜、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中耳及内耳形态学改变。实验证实出舱后即刻、7及14天组听阈变化明显,输入输出函数曲线平台消失,潜伏期延长。鼓室压曲线于出舱后均变为B型曲线,42耳光镜检查中耳有病损者24耳,占57.14%,正常者18耳占42.85%,内耳有病损者19耳占45.23%,正常者23耳占54.76%。电镜观察10耳中内耳超微结构均有程度不同的病损,从实验所见,说明豚鼠在低压、高压环境变化下致使中耳及内耳损伤,严重者可发生内耳减压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豚鼠显微镜下的颞骨结构,为豚鼠耳科学实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制作16只健康成年豚鼠的颞骨标本模型,对其中耳、内耳进行显微解剖并观察.结果 在豚鼠的颞骨标本上准确定位出中耳及内耳的相关结构,其中中耳结构包括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圆窗、咽鼓管咽口、面神经管等,内耳结构包括耳蜗、3个半规管、椭圆囊、球囊、乙状窦、内听道、内淋巴囊、前庭导水管、蜗水管等.结论 豚鼠颞骨结构与人体颞骨结构有很大相似性,但亦有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豚鼠的子代内耳生理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观察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 (ASHL)母豚鼠所产子代内耳生理功能的变化 ,探讨针对内耳的自身免疫因素对子代内耳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改变特点。方法 :同种内耳抗原 (CIEAg)持续免疫孕豚鼠 ,采用耳蜗电图 (记录cAP、CM )和眼震电图仪 (记录自发性眼震和冷热空气试验 )测试母鼠和子鼠的听觉和前庭功能 ,并检测血清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结果 :ASHL模型母豚鼠所产子鼠血清中发现有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 ,部分 (3 /9)出现听觉损伤。非ASHL母鼠和对照组母鼠所产子代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ASHL雌鼠所产子代可出现感音神经性聋 ,其内耳损伤和功能障碍极可能与针对内耳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 (尤其是体液免疫 )有关 ,从而提示内耳自身免疫因素可能为部分先天性非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combined ototoxic effects of cisplatin, an antitumor platinum compound, administration and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on the inner ear of guinea pigs, histopathologically. One group received saline solution 4 ml/kg/day and the other group received cisplatin of 2 mg/4 ml/kg/day for five consecutive days. The right temporal bones of all animals of both groups were exposed to the electron beam of 14 Gy/day 3 hours after the daily injection of saline or cisplatin. All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for inner ear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21 days after the last injection. A combination of cisplatin administration and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produced a severe potentiation of the outer hair cell damage with no inner hair cell damage. Therefore, in treatment of head and neck carcinomas, it is important to pay attention to inner ear damage caused by combination therapy of cisplatin and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which involves the inner ear.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ASNHL)雌性豚鼠子代内耳听觉生理功能及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探讨内耳自身免疫因素与子代内耳听觉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同种粗制内耳抗原(CIEAgs)免疫,造成雌性豚鼠ASNHL,妊娠后持续抗原强化免疫,对其所产子鼠进行相关指标测试和观察,包括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幅值和耳蜗微音器电位伪阈,血清抗CIEAgs抗体水平以及内耳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ASNHL雌鼠的子代36只中有18只(22耳)出现听力损伤,血清抗CIEAgs抗体增高,螺旋神经节细胞变性,数目减少,蜗螺旋管内炎性细胞浸润。结论:ASNHL所产子鼠可出现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和内耳病理损伤,其发生可能与特异性体液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含量的过氧乙酸、0.2%含量的过氧乙酸、0.2%含量的次氯酸钠和2%含量的戊二醛溶液,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皮肤是否有刺激性。方法2%含量的过氧乙酸、0.2%含量的过氧乙酸、0.2%含量的次氯酸钠和2%含量的戊二醛溶液短期接触豚鼠皮肤(斑贴)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采用评分的方法来判定对豚鼠皮肤所产生的刺激反应。结果2%含量的戊二醛溶液对皮肤有轻微刺激,有水肿现象发生,1h后症状消失,并有棕黄色着色性,其他几种消毒药品均对豚鼠皮肤无刺激性反应。结论2%含量的戊二醛溶液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皮肤有轻微刺激,并有棕黄色着色性。  相似文献   

17.
作者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实验性免疫反应性中耳炎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动物早期出现前庭功能紊乱;免疫荧光分布于中耳粘膜和前庭囊壁上皮下、耳蜗血管纹和基底膜近蜗轴处;免疫荧光强度测定蜗底多、蜗顶少。  相似文献   

18.
腺病毒介导GDNF的过表达对药物耳毒性损害后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腺病毒编码GDNF(glia1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是否能挽救损伤后耳蜗毛细胞的缺失,寻求一种治疗药物性耳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15只杂色豚鼠,研究组A注入带有GDNF基因的腺病毒(Ad—GDNF)而研究组B注入带有GFP基因的腺病毒(Ad—GFP)。空白对照组C经圆窗注入人工外淋巴液(AP),11d后15只杂色豚鼠双侧耳蜗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然后处死取材,耳蜗标本经硝酸银染色后铺片。结果 研究组听阈值与庆大霉素组和空载体组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表明Ad—GDNF可能保护庆大霉素损伤后内耳结构和功能。结论 这些数据提示腺病毒介导GDNF可以用于保护受氨基苷类药物毒害的感觉毛细胞和耳蜗听功能。  相似文献   

19.
豚鼠庆大霉素耳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生理学及组织病理学方法对99只豚鼠进行实验研究,以证实庆大霉素对内耳及肾的中毒易损性。同时测定了庆大霉素在血清及外淋巴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诸参数。当大剂量(80mg/kg/day)连续给药(13-26天)时,内耳及肾产生明显病损,并中等度以上听力阈移。同一机体中内耳与肾的损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非绝对平行。由药代动力学分析,内耳外淋巴中药物蓄积是庆大霉素耳中毒的重要环节,在于破坏了血-迷路屏障。作者建议庆大霉素在血清中的药物谷值浓度和峰值一样,同为临床监测指标,且可能是更为有效的一个监测拒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