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庞洁  魏聪  高怀林  吴以岭 《中医杂志》2014,(12):1011-1014
以中医脉络学说为指导,探讨"孙络—微血管"相关性及2型糖尿病胰岛微血管病变机制,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功能的组织结构基础为胰腺,脾失健运导致水谷精微代谢分布紊乱及不平衡状态的病理实质为脾络(即胰岛"孙络—微血管")病变所导致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据此提出"通脾络,运脾津"治法,探讨以此原则指导2型糖尿病治疗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脉络学说指导下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降糖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津力达颗粒,1袋/次,3次/日,通心络胶囊4粒,3次/日,1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甲襞微循环。结果:(1)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1. 67%,80. 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2)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3)治疗后治疗组在糖代谢指标FBG,2 h PG,Hb A1c上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HOMA-IR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脂代谢指标TG,TC,LDL-C均明显降低(P 0. 05),HDL-C升高(P 0. 05);肾功能指标SCr,UAER,尿Uβ2-MG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 0. 05);甲襞微循环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微循环改善明显(P 0. 05)。结论:通心络联合津力达可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其机制可能与降糖、调节脂质代谢、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3.
脉络学说是对《黄帝内经》"血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是结合现代血管病变重大疾病提出的系统理论。本文以心血管疾病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脉络尤其是脉络末端的"孙络—微血管"病变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脉络学说指导下通络药物的干预效应,以期指导心血管疾病中医药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从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络病学说探讨DN中医病机,指出气阴两虚是DN的发病基础,络脉瘀阻、津凝痰聚是DN的主要病理环节,络息成积是DN主要病理改变。其络息成积的病理改变与DN肾脏ECM成分及调控机制具有内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6.
通络益肾合剂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通络益肾合剂结合常规基础治疗糖尿病肾病肾病的疗效,随机设通络益肾治疗组40例、包醛氧化淀粉西药组20例,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5.0%,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后观察UPro、UB2-MG、Scr、BUN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FBG、Cer变化,  相似文献   

7.
糖益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糖益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给予"糖益肾方",对照组60例予以胰激肽原酶片,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白蛋白/尿肌酐(MAlb/Cr)、尿转铁蛋白(TRF)、血脂(TC,TG,HDL,LDL)等变化,同时检测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结果:治疗组98例,在改善临床症状,HbA1C,Malb,MAlb/Cr,TRF,改善血脂代谢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糖益肾方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Malb,MAlb/Cr,TRF及HbA1C,改善脂代谢,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和DM患者主要死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赵宗江教授首次提出了糖尿病肾病“肾痿”学说,并领导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肾痿”学说指导下的糖尿病肾病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归纳起来讲,主要在整体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两个方面,从药效学、氧化应激水平和信号转导通路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围绕着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肾小球系膜区以及肾小管间质的沉积、抑制足细胞损伤、抑制足细胞凋亡、抑制和逆转足细胞转分化、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等科学问题,系统地阐明了糖尿病肾病“肾痿”学说的科学内涵。本文主要对“肾痿”学说的提出和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与总结,以期补充“脏痿”学说和发展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汤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益肾活血方水煎口服治疗,疗程4个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6.7%.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益肾活血汤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11.
糖尿病肾病从瘀论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易导致肾功能不全 ,是一种难治性、消耗性疾患 ,临床上多从肺、胃 (脾 )、肾三脏论治。然糖尿病肾病常伴随血瘀之象 ,必须通补并用 ,才能收到良效。笔者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法配合清燥生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等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对糖尿病肾病中“血瘀”的认识《内经》曰 :“病久入深 ,营卫之行氵啬 ,经络时疏 ,故不通”。糖尿病肾病迁延时日 ,瘀血阻滞出现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 ,而标实除了燥热 ,多兼见血瘀。其血瘀之成 ,或因燥热伤津 ,液耗血滞 ,或因气…  相似文献   

12.
周文倩  张婉怡  徐英英 《新中医》2022,54(4):172-176
现从中医学八纲辨证中的"寒热辨证"出发,以理论溯源-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分期论证为一体从"热"分析论治糖尿病肾病.分析认为,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过食肥甘,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药食不当,内热积滞.皆可致郁热于内,致伤津耗液,阴虚燥热,终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晚期各发展阶段的肾脏损害都与内热紧密相关.早期,...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络病理论治疗糖尿病肾病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糖尿病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特征及肾脏基本病理变化,结合络病理论,对该病的分析研究认为,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足细胞的功能改变,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糖尿病肾病晚期的多种病理产物堆积,代表了络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相应的病理机制。以络病机制作为传变的中心环节,探讨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对糖尿病肾病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提出了应用络病理论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是发病根本,病变初期以阴虚为主,迁延日久阴伤及气,终致气阴两虚,贯穿始终,其它变证均由气阴两虚所致,只有气阴两虚得到有效控制疾病才能有所缓解。瘀血为病机要点,整个治疗过程均应重视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湿热是病情反复加重主因,"湿热不去,蛋白不消"、"瘀血不去,肾气不复"。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诊治,从早期诊断、早期介入、控制大量蛋白尿与水肿,以及如何控制糖尿病肾病进程方面,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探讨了有效的思路与方法,对临床借鉴,多有益处。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也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疾病。糖尿病肾病既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在肾病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因其涉及到的人体生物代谢的分子层面,固对其研究也是比较困难的,至今尚无明确的发病机制。现在多数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多与遗传、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微循环障碍、细胞因子作用、炎症作用、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等有关。据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大大扩展了临床辨证疾病的范围。通过对临床中消渴病肾病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总结,发现其遵循由表入里、由轻到重的传变规律,与仲景疾病由三阳到三阴的六经传变规律相符合。本文借鉴仲景六经辨证的核心理论——"三阳三阴"理论,尝试以六经辨证体系辨证消渴病肾病,以六经辨证为依据立法指导消渴病肾病的诊疗及用药。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利尿、抗炎、中药保留灌肠、透析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病情均较前改善。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6,(1):36-37
"动-定序贯"理论是范冠杰教授基于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理论体系,我们在"动-定序贯"理论指导下,归纳总结出消渴肾病的病、证的核心病机及相应的中药药串,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