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透析的药物辅佐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时的药物辅佐治疗明显改善终末期肾病各种并发症的治疗疗效。人类重组促红素(rHuEPO)、右旋糖酐铁明显改善此类病人的贫血,万古霉素成功地治疗血液透析感染时的并发症。另外,钙化醇亦成功用于治疗高代谢骨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卡尼汀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血液透析患者(〉65岁)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时,治疗组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对照组静脉注射0.9%NaCl溶液5ml,疗程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有关的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使用左卡尼汀治疗4个月后,患者体力增强,食欲改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肌痉挛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较治疗前减少[(106±48)U/kg比(145±28)U/kg],且贫血明显改善,左心房缩小,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明显提高,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卡尼汀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透析并发症,增加对EPO的反应,提高左心功能,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左旋肉碱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分成两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肉碱1.0g,疗程共16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精神状态、食欲、透析后疲乏无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肌肉痉挛等临床症状;检查两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等。结果:治疗组左旋肉碱治疗16周后体力、精神食欲、透析后疲乏无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有明显改善,肌肉痉挛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无显著性改变。对照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旋肉碱可改善透析相关并发症,改善贫血。  相似文献   

4.
对20例应用头孢菌素后出现精神症状的尿毒症患者立即停用头孢菌素,10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0例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前者治疗1~3次好转,后者治疗1~2次中枢神经损害症状改善不明显,改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2次后好转。提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尿毒症患者精神异常效果良好。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5.
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和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对照组每次血液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疗程均为6个月。2组同时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r-HuEPO(每周75-150U/kg)。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1),〉HuEPO用量减少,且患者精神状态、体力、食欲、恶心、呕吐、透析耐受性、透析中肌痉挛、心律失常或低血压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6个月患者左心功能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r-HuEPO可以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陛贫血和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及经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红细胞变形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正常红细胞的椭园形衍射环相比,慢性肾衰病人红细胞的衍射环长轴明显缩短,短轴明显增宽,形成一个橄榄形。经过血液透析后红细胞的衍射环有明显改善,趋于正常。提示肾衰后硬化的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及红细胞膜的稳定性明显降低。这些改变与机体长期处于酸中毒、水和电解质紊乱、内毒素增加及SOD水平增高等环境有密切关系,可导致和加重肾脏微循环障碍。血液透析可有效地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3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并滤过组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组各20例。血液透析组每周行血液透析治疗3次;血液透析并滤过组每周行血液透析并滤过治疗3次;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组每周行血液透析治疗2次,血液透析并滤过治疗1次。观察治疗4周和8周后血压的变化。结果血液透析组治疗4周和8周后和治疗前相比,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并滤过组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组中,治疗4周后两组血压都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与治疗4周时相比,两组患者血压均基本保持稳定,没有明显进一步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及血液透析并滤过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均可以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而且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比血液透析并滤过方式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8.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9例长期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高通量组19例,常规透析组20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研究开始第1次治疗前、后治疗2周和12个月时透析前血清β2-MG浓度,同时观察生活质量.结果:两种透析方式清除小分子毒素BUN、Cr无差异,但治疗12个月后H-HD清除中大分子尿毒物质,如β2-MG的能力较CHD提高;H-HD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Hb水平明显高于HD组;高通量透析能够明显减少感染发生,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贫血、减轻和缓解关节痛、皮肤瘙痒症状,生活满意度明显优于HD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够明显提高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高通量透析有效清除并持续降低患者血清β2-MG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影响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因素及其中西医治疗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脏是人体生命活动极为重要的器官,对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有重要作用。当肾衰竭时则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常,人体代谢废物潴留,机体内环境紊乱。此时,若单靠内服药物治疗,往往很难奏效,必须进行替代治疗。目前,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当属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它们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但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只是替代疗法,对肾功能无恢复作用,而且残余肾功能会随时间不可避免的减退。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肾功能的保护,特别是在残肾功能的保护上给我们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组合型人工肾(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006年2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期间在我院住院的50例CRF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行HP+HD治疗,对照组行HD治疗,每组25例。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每周接受一次血液灌流。对照组行血液透析,5小时后结束,每周透析2~3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血电解质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HD治疗CRF的疗效优于HD。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凝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则常规血液透析患者40例,给予阿魏酸钠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FIB(纤维蛋白原),PT(凝血酶原时间)、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改善明显(p<0.05).结论:阿魏酸钠可纠正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基础上,40例符合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采用金匮肾气丸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脾肾阳虚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2.5%。结论:金匮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6例终末期肾病并存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心绞痛症状缓解。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充分血液透析,适当水化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血液透析护理、预防感染等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HD+ HP组)和对照组(HD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HD)治疗,每周3次,每次4小时;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2~3次/月的组合型人工肾治疗[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并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β2-MG、PTH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的清除血液中大分子毒素;有效缓解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预后,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透析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就诊意识的增强,血液透析被广泛地应用。现概述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防治的有关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血清中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的效果.方法 选择长期维持并规律性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20例),每2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5次,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1次;血液透析滤过组(20例),每2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5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记录首次透析前、后及治疗4、12周时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值,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可使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值下降.首次治疗清除效果均显著(P<0.01);治疗4、12周时,血清钙、磷的下降不及甲状旁腺激素下降明显,但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较血液透析滤过组清除血清钙、磷明显(P<0.05),清除甲状旁腺激素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中的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且优于血液透析滤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潘生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凝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侧常规血液透析患者40例,给予潘生丁50mg口服,一日三次,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FIB(纤维蛋白原),PT(凝血酶原时间)、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改善明显(p<0 05).结论:潘生丁可纠正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0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HAD情绪自评表,调查他们的心理状态,观察运动前后抑郁、焦虑的得分情况。结果:65%的血透患者存在抑郁状态。40%的血透患者存在焦虑状态。运动后抑郁、焦虑明显改善。结论:(1)透析间期进行适当运动有助于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2)运动锻炼是一项不需投入很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治疗方法,不受时间、地点、气候影响,同时既是一种简便、易行、易掌握,又是低耗费高效益的治疗方法,在透析患者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每周3次行常规血液透析,每次4 h,同时口服α-硫辛酸胶囊,每次1粒,每日3次;观察组每周3次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每次4 h,亦服用α-硫辛酸胶囊,每次1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肢端疼痛、麻木感、不宁腿综合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丙二醛、晚期蛋白氧化产物、全段甲状旁腺素、β_2-微球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感觉传导速度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丙二醛、晚期蛋白氧化产物、全段甲状旁腺素、β_2-微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更好地改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0.
长期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并且与病死率呈正相关。目前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改善贫血效果肯定,但对于全面提高营养状况效果不明显。我们对8例长期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联合使用EPO加生长激素治疗,对改善营养不良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1998年10月-2001年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