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Miles术与开腹Miles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为63例患者行直肠癌Miles术,其中腹腔镜组25例,开腹组3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多于开腹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Miles术相比,直肠癌腹腔镜Miles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并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似的根治效果,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52例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术中行钛夹、电凝、压迫等方法止血。结果:52例术中均得到有效控制,无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致中转开腹者,无术后继发出血者,无术中止血致胆管损伤者。结论:术中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熟练细致的操作、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避免术中、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2年 11月 2 0 0 0年 12月LC术后再次腹腔镜手术治疗 17例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13例病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4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 腹腔镜在处理LC术后胆漏、出血、胃肠道损伤等并发症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研究(附4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47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MEDixon术27例,Miles术13例,中转开腹7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时间:Dixon术240—360(平均270)min,Miles术160~230(平均210)min。术中发生1例并发症为骶前大出血,经及时中转开腹手术解决。术后24~72h恢复肠功能,并能下床活动,术后住院7~13天,术后随访39例,随访时间6—39(平均18)个月。1例Dixon术后3个月发现肝转移,1例Miles术后12个月发生会阴部转移,腹壁Trocar穿刺部位及小切口部位未发现肿瘤转移。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胃肠干扰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壁美观等优点,其术后远期肿瘤复发和转移率有待继续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腹部外科》2012,25(1)
目的 探讨传统胃肠道开腹手术后近期并发腹腔出血时腹腔镜再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行胃肠道开腹手术后近期出现腹腔大出血需再手术者9例,对其采用腹腔镜探查处理.结果 9例中,术野出血6例、脾破裂出血1例、空肠造瘘处出血1例、腹腔引流管戳孔处出血1例.均予以急诊腹腔镜探查术,根据术中发现,完全腹腔镜下实施缝扎或可吸收夹夹闭止血术6例、脾切除1例、造瘘口止血修补1例、腹腔引流管戳孔处扩创止血1例.再手术时间40~170 min,无中转.结论 开腹胃肠道术后出现腹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需再手术时,部分病例可选择腹腔镜探查及处理,是一种迅速有效、损伤较小的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刀和力确刀(LigaSure)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运用超声刀和LigaSure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61例, 其中Dixon术40例, Miles术21例。 结果:6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 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10 min, 平均出血量为200 mL, 平均清扫淋巴结个数为15.3枚。无并发症。肿瘤上下切缘无癌组织残留。 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联合应用超声刀和Ligasure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缩短手术时间, 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4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避免严重并发症的经验。。方法:根据腹腔镜下肝外胆道解剖学的特点,通过精细的镜下解剖,适时的中转开腹,LC术中腹腔镜超声显示肝外胆道解剖关系。术前或术后ERCP等方法。提出LC手术安全和质量。结果:在总数为8835例的LC中,前4335例LC中共发生胆道损伤,内脏损伤,须输血或再开腹手术止血的严重出血等严重并发症17例,后4500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精细的技术、准确把握中转开腹的时机、腹腔镜术中超声的辅助以围LC的ERCP技术,对保证LC的手术安全与质量有确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小儿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的43例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涉及6种以上术式,结果8例出现术中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前期30例中,其中中转开腹手术1例,腹膜前气肿1例,皮下气肿1例,穿刺孔大网膜痛1例,膀胱损伤1例,腹内肠管损伤1例,大血管损伤2例,未出现穿刺孔感染、出血、麻醉意外等并发症.结论:小儿泌尿外科的大部分疾病可以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但其手术适应证有待进一步探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手术的比例较大,熟练的常规手术经验是腹腔镜手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8年间146例腹腔镜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146例,手术时间20~90 min,平均35 min,术中出血15~500 ml,平均45 ml,本组病人全部治愈。中转开腹4例,中转开腹率2.70%,术后胆漏1例,术后胆漏并出血1例,无胆道损伤,无内脏损伤,无大血管损伤。结论多数基层医院已开展腹腔镜手术,开展这项手术的医师要经过正规培训,并在上级医院老师指导下开展工作,循序渐进,在做好胆囊切除的基础上逐渐扩大手术范围,提高腹腔镜操作技巧,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泓滨  程进  黄巍 《腹部外科》2003,16(2):105-106
目的 探讨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方法、腹腔引流的适应证及术后对胆囊进行解剖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67例的腹腔镜处理。结果 LC成功 64例 ;3例中转开腹 ,其中 2例因血管损伤出血经腹腔镜处理无效而中转开腹 ,1例因胆囊管显露困难而中转开腹。 6例行胆囊床引流 ,术后 1~ 3d拔除引流。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术中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必要时切开胆囊管取石及适当的腹腔引流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术后对胆囊行正确解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微创优势,提高直肠癌的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手术组共33例,其中28例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5例行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开腹组42例,其中30例行Dixon术,12例行Miles术。比较两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32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00min(150~300min),术中平均出血100ml(30~400ml),术后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36h(24~50h),清除淋巴结10.9枚(4~20枚),术后4例切口感染,平均住院10.8d(7~19d)。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140min(90~210min),术中平均出血170ml(80~500ml),术后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48h(36~72h),清除淋巴结12.3枚(4~19枚),术后6例切口感染,平均住院14.5d(9~22d)。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安全可行,能达到开腹手术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愎直肠癌Mikes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7年5月行腹腔镜下直肠癌Miles术67例(A组)与开腹直肠癌Miles术35例(B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和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自主排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手术及总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自主排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总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与开腹直肠癌Mlies手术相比,切除范围能达到开腹手术的水平,具有患者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且费用无明显差异等特点,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优势、注意事项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93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总结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优势、术中注意事项及手术技巧。结果:1例中转姑息性造口术,92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3例行Miles术,69例行Dixon术;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48.0±32.2)min;术中出血量10180 min,平均(148.0±32.2)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平均(62.5±23.1)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00 ml,平均(62.5±23.1)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3 d,术后住院73 d,术后住院711 d,平均(8.6±1.2)d;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出血、尿潴留、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明显优势,掌握手术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后可更顺利地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刀、超声刀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联合应用电刀、超声刀为61例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联合组),并与同期42例单纯使用电刀(电刀组)及50例单纯使用超声刀(超声刀组)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输尿管、膀胱、阴道损伤发生,术后无死亡病例及腹腔出血、吻合口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其中55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前切除术,6例行腹腔镜辅助Miles术;手术游离时间平均(53.3±7.4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2.10±10.93)ml,平均清扫淋巴结(10.92±2.39)枚。3组患者手术游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电刀组,淋巴结清扫数量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联合应用电刀、超声刀进行游离既可获得充分、干净的显露,亦可使解剖更精细安全、术中出血少、游离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5.
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在腹腔镜Miles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在腹腔镜Miles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腹腔镜Miles术的60例低位直肠癌、肛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行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的腹膜内乙状结肠造口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造口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所有患者均随访2~38个月,平均22.4个月。结果:实验组30例中,1例发生造口狭窄,无其他造口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3%,26例获排便感(86.7%);对照组30例中,发生造口狭窄1例、造口回缩1例,造口处切口疝1例、肠脱垂2例、腹内疝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8例有排便感(2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的与肠造口有关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便感明显高于后者。结论: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排便控制功能较好的优点,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手术方法、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0年6月3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患者(腹腔镜组)的围手术期情况,并按年龄、性别、肿块下缘距肛门距离、Dukes分期等匹配条件从同期开腹直肠癌手术(Miles术)中抽取30例(开腹组)作为参照,并对两组肿瘤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略多于开腹组,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肠段切除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29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85±3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0.0±30.5)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为(30±10)h。1例术后并发肠梗阻,1例并发造瘘口肠管缺血坏死,无死亡病例。结论低位直肠癌更加适合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切除,视野暴露充分,安全可靠,出血量少,肠道功能恢复快,具备操作安全、精细,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经脐单孔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附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为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于左下腹做1.5 cm切口,建立腹腔镜操作通道并维持气腹完成直肠癌切除术.结果:手术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11 min,无出血及造瘘口并发症发生,患者麻醉清醒后即饮水.术后两周复查,脐部无明显手术瘢...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腹腔镜Miles手术和常规Miles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总数、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住院费用、转移率等。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6.2±2.4)d、(9.8±2.1)d(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8±0.4)h、(1.9±0.5)h(P0.05);出血量为(106±6)ml、(210±16)ml(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2%、30%(P0.05);清扫淋巴结总数分别为(15.6±2.3)枚、(17.1±1.6)枚(P0.05);住院费用(6 912±128)元、(7 261±536)元(P0.05);转移率8%、10%(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安全、有效、可行,与传统手术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医学中心医院复制基于膜解剖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基于膜解剖术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3例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280 min,平均(186.1±44.4)min;术中出血量5~60 mL,平均(17.0±14.2)mL;淋巴结数量5~21枚,平均(12.6±4.5)枚;住院8~17 d,平均(10.3±3.0)d。术后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基于膜解剖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性高,肿瘤根治性较好,可行性高,术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操作认真,具备必要的手术器械,配合规范默契,完全可复制,适合在非医学中心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