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常温交联型氟涂料拼合用丙烯酸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刘长亮 《涂料工业》2002,32(6):19-21
在氟涂料中拼合一定量含羟基丙烯酸树脂,可有效提高涂层的耐溶剂性和耐沸水附着力,以扩大常温交联型氟涂料的应用范围。介绍了拼合用丙烯酸树脂的配方及其制法。讨论了丙烯酸树脂中的软硬单体配比、羟基含量,以及丙烯酸树脂与氟树脂的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类基料中氟含量6%的水性含氟丙烯酸树脂涂料,测定了纯水在涂膜上的接触角,探讨低氟含量的含氟丙烯酸树脂的自清洁机理,研究了低氟含量时其涂层的纯水接触角、常规物理性能、耐人工老化性,以及分析了老化时间与接触角的关系,通过红外光谱对老化前后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低氟含量下水性含氟丙烯酸树脂涂料仍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但是老化后接触角出现明显下降,疏水性被破坏,涂层的耐久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和含硅丙烯酸单体,对成膜性很好的丙烯酸酯树脂进行改性,从而在聚合物分子中引入有机硅链段和有机氟链段,降低涂膜的表面能,合成一种表面能低、憎水性强、耐久耐候性好的氟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防冰涂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硅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为功能助剂,与羟基聚酯树脂熔融挤出共混,经静电涂装的方式制备聚氨酯自清洁粉末涂层,研究不同硅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用量对涂层表面硅元素含量、光泽度、冲击性能及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改性聚氨酯涂层具有防涂鸦自清洁功能,在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含量为质量分数3%时性能最优,表面接触角由74°提高到105°。随着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增加,涂层表面硅元素含量逐渐增加,对表面光泽度影响不大,冲击性能逐渐下降。随着紫外老化时间的延长,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含量越高,涂层光泽度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5.
纳米SiO_2/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低表面能防污涂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具有低表面能特性的有机硅单体、有机氟单体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合成,探讨了软硬单体比例、硅单体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用接触角测量仪对树脂涂膜与水及甘油的接触角进行了测量,计算了其表面能。当软硬单体比值为1.2,硅单体含量为9.0%时制备的树脂性能最好。同时,探讨了微米级颜填料、纳米SiO2加入量对防污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树脂加入量为55.9%、微米级颜填料加入量为16.2%、纳米SiO2加入量9.3%时,防污涂料性能最好,其表面能为2.90 mN/m,附着力2级,耐冲击性50 cm。  相似文献   

6.
高憎水性含氟丙烯酸树脂及其涂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王贤明  杨凯 《中国涂料》2008,23(5):45-47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以及两种不同氟链段长度的丙烯酸酯单体,先通过自由基聚合,再用一种氟碳改性剂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制得了一种高憎水性的含氟丙烯酸树脂。利用红外光谱、接触角仪、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对树脂和涂层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氟碳改性剂的加入可明显降低涂层表面能,增大涂层接触角,但当加入量大于1.8%时,继续增加氟碳改性剂用量对接触角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含氟涂料树脂的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含氟涂料树脂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常温固化氟碳树脂,水性有机氟改性丙烯酸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2-羟基丙烯酸丙酯和全氟丙烯酸酯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含氟丙烯酸共聚物.利用接触角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对含氟烷基链长及含量对涂膜表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含量一定的情况下,涂膜与水的接触角随着全氟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在含氟单体的含量小于3%(质量分数,以下同)时,接触角随着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含氟单体的含量超过3%时,继续增加含氟单体的用量对接触角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天津灯塔涂料有限公司涂料研究所的黄震等将液态含氟丙烯酸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采用常压溶液聚合工艺,合成了支链含氟的丙烯酸树脂。配成白色磁漆后,机械性能、耐介质性能及耐候性与其他含氟树脂所制磁漆相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丙烯酸酯类单体与含氟丙烯酸单体的溶液聚合,制备了高固体份低粘度的含氟多羟基丙烯酸树脂。讨论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氟单体、羟基值等因素对树脂分子量、黏度以及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的含氟丙烯酸树脂,数均分子量小于6000,分子量分布<1.5,羟基含量>30 mgKOH/g,高固体份低粘度特性显著。通过与固化剂N75按质量比1∶5配制成涂料,常温固化成膜后,测定其各项性能均优于普通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涂料。  相似文献   

11.
合成高固含低粘度氟碳树脂是改善溶剂型氟碳防腐涂料环保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生物基原料氢化松香制备出可聚合的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单体,进一步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出高固含低粘度生物基氟碳树脂,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降粘机理,并探究生物基氟碳树脂成膜后涂膜性能。研究表明,随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单体含量的增加,改性氟碳树脂粘度降低;当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单体含量为18.6%时,改性氟碳树脂固含量为78.56%,其运动粘度与叔碳酸乙烯酯单体单体改性氟碳树脂相当,远低于不含大体积侧基的改性氟碳树脂;与石油树脂叔碳酸乙烯酯单体相比,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单体空间体积更大,侧基体积效应更明显,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小,降粘效果好;丙烯酸氢化松香醇酯改性氟碳涂料体系硬度、附着力高于叔碳酸乙烯酯改性氟碳涂料,耐化学腐蚀性略低于叔碳酸乙烯酯改性氟碳涂膜。  相似文献   

12.
运用冷拼法制备氟丙树脂并配制了氟丙防腐涂料,比较研究了其与氟碳树脂涂料、含羟基丙烯酸树脂涂料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氟丙涂料比氟碳涂料具有更高的光泽度,比丙烯酸涂料有更好的耐候性,树脂含氟量与涂料的光泽度和失光率之间存在线性对应关系,含氟量增加,光泽度和失光率均线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对丙烯酸树脂和环氧树脂间的自分层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种类固化剂、湿膜厚度、底材对自分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酰胺类固化剂利于体系自分层;表面能高的马口铁和玻璃板底材出现自分层,表面能低的聚四氟乙烯底材没有出现自分层;湿膜厚度对自分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陈海涛  刘成岑  秦玉姣  施凯 《广东化工》2010,37(3):67-68,75
文章利用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与交联单体在引发剂和促进剂的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交联成膜,制备了一种低粘度,高固含量,表干时间短,低污染,硬度高,柔韧性好,附着力强,耐候性好的涂料。文中着重探讨了丙烯酸酯树脂预聚物的合成,并对涂膜性能进行了测试;找到了控制预聚物粘度的方法及涂料的适宜配方;可为丙烯酸类路标涂料的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研究了羟基种类、羟基含量、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等因素对漆膜柔韧性、耐冲击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得到了高固体分、低黏度的羟基丙烯酸树脂,且当羟基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HEMA)、羟基含量为 2.1%、树脂 Tg为 0℃时,漆膜性能最好。此时,制备的树脂的固体分为 80.1%、黏度为 3 490 mPa·s、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 816。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溶液法制备了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将吸水树脂和用接枝共聚法制备的有机氟改性丙烯酸疏水树脂复合制备仿生涂膜.讨论了反应单体比及烘干温度对吸水树脂吸液率的影响,吸水树脂与疏水树脂的复合比例对涂膜表面结构及涂膜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M、HPA单体比为1:1,树脂烘干温度为50℃,吸水树脂吸去离子水率达3 000%,吸0.9%NaC1溶液率为367%;当吸水树脂与疏水树脂的比例为1:1时,涂膜表面发生变化,出现类似于鲨鱼皮表面的“沟-槽”结构.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制的分散树脂对二氧化钛进行分散,将制备的色浆应用于含氟丙烯酸酯树脂、三氟氯乙烯和四氟乙烯氟碳树脂等耐候性含氟树脂涂料中,考察了分散树脂对含氟树脂涂层耐QUV老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降低涂料中VOC含量的环境法规出台,汽车修补漆正由传统溶剂型涂料向高固体分、水性化方向发展。通过丙烯酸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和合成条件的选择,开发了一种黏度适中的固体分达70%的丙烯酸树脂。该树脂与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合应用于汽车修补漆,其性能完全达到市售国外同类树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脂肪酸、多元酸、多元醇等为原料,制备了高固体分、低黏度的醇酸树脂。采用酯化法对该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了具有较高玻璃化温度、较低VOC含量的高固体分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及其涂料。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改性树脂和涂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快干高固体分丙烯酸醇酸涂料能在低温环境下快干,厚涂不流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