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引发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为提高术后治疗效果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寻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较多,其中精神紧张、疼痛刺激、过度压迫、血容量不足以及空腔脏器受到强烈刺激等都会诱发心血管介入术后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危害。结论加强对患者临床监测观察、做好抢救预防工作,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原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实施心脏介入治疗术528例患者,对于所发生的28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介入术后引起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由多种因素引起.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迷走反射的发生,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因素,探寻降低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的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心血管介入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意识恢复及心脏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诱发因素包括精神紧张、疼痛刺激、血容量不足、过度压迫及空腔脏器刺激等,其中精神紧张9例,比例为56.2%(9/16)。干预组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10.4%(5/48),非干预组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23.9%(11/4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因素,可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详实、可靠的临床资料,对于降低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促进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患者抢救成功后意识和心脏功能的恢复,在临床预防和急救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手术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进行心血管介入术的360例患者,了解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结果 对360例患者中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5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止痛、补充血容量、升压、解痉及诱导排尿,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 心脏介入手术时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作,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根据对患者是否实施干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实施干预,对照组患者则不予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2组患者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进而分析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2%,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发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精神紧张、术后疼痛刺激、医生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血容量较小、空腔脏器受到强烈刺激等。结论临床上引起心血管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较多,具体包括患者自身精神紧张、术后疼痛刺激、医生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血容量较小等;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成华  彭先芬  付俊 《西部医学》2012,24(1):190-191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350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9例的原因及护理。结果本组9例均抢救成功,顺利完成心脏介入术。结论在心脏介入手术中,严密观察,护理有效及时,可降低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80例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结果 480例患者18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3.2%,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经采取急救措施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特别是拔除鞘管的护理,是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司华峰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141-141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心血管介入术治疗后并发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原因,以及临床期间应采取的有效对策,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其发生原因,并给予有效处理。结果导致心血管介入术后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体现为疼痛刺激、精神紧张、血容量不足、过度压迫、空腔脏器刺激等,经临床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结合引起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加强治疗期间的针对性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12例,收集患者所有临床资料,对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地临床护理,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止痛、补充血容量、升压、解痉及诱导排尿等处理后,所有患者病情都得到好转,未发生较为严重的后果。结论对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采取有效地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能有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对我科598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术后发生心律失常6例,迷走神经反射5例,经积极补液、升压、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均转危为安;穿刺部位血肿8例,经徒手压迫加压包扎及冷敷后均吸收;尿潴留5例,予以相应处理;无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针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严密观察病情及加强护理,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介绍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  相似文献   

12.
王会霞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96-196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PCI)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发生9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的教育指导及娴熟的技术等是减少和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一医院2008~2012年580例手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原因及心理护理。结果 580例患者10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1.7%,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经采取急救措施后均恢复正常。结论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特别是拔除鞘管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拔管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护理。方法通过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行冠脉介入术患者640例,其中行冠脉造影术379例,行支架植入术203例,射频消融术20例,分析发生迷走神经反射36例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及时发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36例患者症状均缓解。结论冠脉介入术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病情虽凶险,若能密切观察、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诊疗患者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50例心脏介入诊疗患者中发生迷走神经性反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经静脉注射阿托品(0.5—1mg)、多巴胺、并给予生理盐水快速补液后,心率、血压恢复正常,胸闷等症状消失,随访无其他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特别是拔除鞘管的护理,是预防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发射的原因,并探讨相关的解决措施。方法回顾2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失神经反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的特点和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属血管抑制性12例,属心脏抑制性7例,属混合型1例。经过积极的抢救,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手术后也没有留下后遗症,没有死亡的病例。结论为防止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医生应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治疗期间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遵照盲选原则在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行心脏介入手术并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中选取70例,任选其中35例作为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而剩余35例则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本次治疗中4例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而对照组为11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整体护理满意度为94.29%(33/35),而对照组为68.57%(24/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有效护理干预下,能降低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并对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已成为临床上诊治多种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介入诊疗后拔除动脉鞘管时,有不少患者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增高反应而危及生命。因此,在拔除动脉鞘管时,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迷走神经反射发生,而对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患者表现积极处理。本文就其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心脏介入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3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心脏介入手术患者148例,男92例,女56例,年龄29~71岁,总结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本组148例心脏介入术患者并发症包括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5例(23.6%)、急性心包填塞3例(2.0%)、反射性低血压17例(11.5%),及时发现后给予相应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脏介入手术并发症较为常见,针对其并发症不同,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可降低并发率。  相似文献   

20.
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0例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术后拔出鞘管和压迫止血时.可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我科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共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1785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10例.现对这10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护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