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维生素D3(VD3)、9-顺式维甲酸(9-sic-RA)及其相应核受体对hsp90β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DEAE-Dextran方法将人hsp90β基因调控片段(-1 039 bp/+1 531 bp)介导的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质粒β1.11转染Jurkat细胞,并用VD3和9-cis-RA分别或同时刺激细胞,或将质粒β1.11及野生型维生素D3受体(VDR)或/和维甲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维生素D3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DNA-永生化的人宫颈上皮细胞(HCE16/3细胞)病毒基因表达的调节。方法:使用Northern印迹法分析了维生素D3或(和)维甲酸处理的HCE16/3细胞病毒早期基因表达。结果:在缺乏血清和生长因子的培养条件下,单独使用维生素D3或维甲酸并不明显改变病毒早期基因的表达,但维生素D3加维甲酸合并使用可以抑制细胞病毒早期基因的表达。结论:维生素D3加维甲酸合并使用可以抑制细胞病毒早期基因的表达,此发现为将来维生素D3和维甲酸合并使用治疗HPV阳性的宫颈肿瘤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良的放射受体测试技术,建立了一种灵敏、稳定、快速、精确的血清1,25-(OH)_2-D_3(1,25—Dihydoxyvitamin D_3,Dihydroxycholecalciferol,DHCC)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先天性佝偻病及青春期佝偻病的临床研究,佝偻病观察组血清DHCC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对佝偻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低钙征、血生化检查及X线检查,故血清DHCC检测可作为佝偻病灵敏而特异的早期诊断指标。基于新生儿血清DHCC含量与其母体紧密相关,检测孕妇血清DHCC含量,可作为诊断、防治先天性佝偻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法(CPBA)测定1209例受检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其中包括0~87岁健康人592例,孕妇与新生儿256例,患者361例(20个病种);并采用放射受体法测定131例受检查者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D_3],其中健康人35例,孕妇与新生儿28例,患者68例。结果表明,血清25(OH)D_3和 1,25(OH)_2D_3水平的变化对钙磷代谢失调及代谢性骨病的诊断、评价治疗和预后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者观察了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的类似物MC903对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HIMeg)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MC903可以明显地抑制HIMeg的生长并诱导其分化,MC903(10~(-10)~10~(-6)mol/L)几乎完全抑制了HIMeg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经MC903作用4d后,细胞周期分布也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G_0+G_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多,而S期及G_2+M期细胞百分数减少。MC903对HIMeg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特点,且其作用效应强于1,25(OH)_2D_3。本文结果提示,MC903和1,25(OH)_2D_3对巨核细胞系的生长分化调节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剂量vitD_3肌注兔子后,发现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增强;(1)小剂量组(3万u/kg)和大剂量组(30万u/次)相比较,前者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比后者有显著增强。因此,我们认为小剂量VitD_3不仅能有效防治佝偻病,避免VitD_3中毒,而且又能充分发挥其免疫增强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剂量维生素D3肌注兔子后,发现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增强;小剂量组(3万u/kg)和大剂量组(30万u/次)相比较,前者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比后者显著增强。因此,我们认为小剂量维生素D3不仅能有效防治佝偻病,避免维生素D3中毒,而且又能充分发挥其免疫增强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一例急性骨髓纤维化(AMF),男、52岁,严重贫血(Hb19g/L)经多种升血药物、胎肝细胞悬液输注等治疗20个月无明显好转;靠输血维持生命。经肌注维生素D_3(VD_3)后两个月病情显著缓解,不需输血,Hb稳步升至93g/L出院。随访9个月生活自理,Hb114g/L,髓象及骨髓活检均明显好转,无副反应。VD_3治疗AMF是一新进展,此病人是国内取得临床成功的首例。据文献证明VD_3在体内羟化为1,25(OH)_2D_3活性物质能抑制异常巨核细胞增生,减少促进MF的PDGF,并诱导髓细胞向单核细胞、臣噬细胞和粒细胞方向成熟,释放胶原酶促进胶原裂解,因而MF改善。  相似文献   

9.
用定量RT-PCR法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_3受体mRNA的表达宋亮年关键1,25-二羟维生素D_3;1,25-二羟维生素D_3受体;mRNA;基因表达RT-PCR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3的激素形式,除了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从形态学角度观察了锌对VD_3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VD_3可以引起大鼠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大,造成心肌坏死。锌能部分地减轻VD_3所致的心肌细胞膜损伤,并对心肌坏死起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1 案例据报载〔1〕,某地区妇幼保健站借办出生证明之际,妇幼保健人员在未对婴儿检查的情况下,就说婴儿患有佝偻病,并强行卖给家长维生素D3(VD3)针剂一盒(如果不买药就不给办出生证明),每盒10支,每支剂量位30万U或60万U。并再三嘱咐必须按每周1支给婴儿口服,服完再来购买。这些出生仅7d~18个月的婴幼儿服用了总量为60万U至1050万U的VD3后,10d~10周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尿频、尿淋漓、骨痛、头痛等症状。经有关部门对116名患儿根据病情分别进行了血钙肾彩超等…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IHP)为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不足性疾病,临床以低钙血症、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引发的手足搐搦为主要表现.目前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维生素D或其衍生物与补充钙剂.口服双氢速固醇(AT-10)虽方便、有效,但价格昂贵,不适合长期使用;而肌注维生素D剂量不易控制,且不方便,我们于1986年3月~1997年2月采用口服维生素D3治疗IHP44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176例一岁以内的婴儿佝偻病早期神经精神临床表现进行了观察与验证,验证手段是采取X线腕关节摄片及VitD_3疗效回顾,以及分析这些表现与月龄、气温和体征的关系等。验证结果证实了这些神经精神改变确系佝偻病早期表现,因而具有对佝偻病早期诊断的意义,从而为基层医疗单位提供了诊治手段,以便于广泛开展防治佝偻病工作。  相似文献   

14.
银屑病发病机理各家学说不一,我们认为可能与皮肤角质硬化、受损变性,妨碍或破坏了维生素D_s的合成有关。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将10%水杨酸软膏和维生素D_3软膏交替用于临床。经30例患者2~8周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在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研究了钾离子单通道特性,正常平滑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70.3±35mV.通道电导为75.2±5.1pS,翻转电位为-73±8mV,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75mV)相近.内面向外式与细胞贴附式记录相比较,通道电导无统计学差异。通道动力学特性显示,在膜电位-30mV时,τol、τo2分别为1.25±1.31ms和29.44±8.17m.两个关闭时间常数τcl、τo2分别为0.41±0.28ms和1.41±0.60ms.通道开放无时间依赖性失活.结果提示,75pS的钾通道的开放时间、Po、关闭时间等通道活动状态均受膜电位的影响。与其它组织细胞上的同类通道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和 1,2 5 二羟维生素D3 对大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ATAR和 1,2 5 二羟维生素D3 使LoVo阻止在G0 /G1期 ,未发现明显的亚G1峰。【结论】单独或联合使用ATRA和 1,2 5 二羟维生素D3 均具有诱导分化LoVo细胞的作用 ,这种诱导分化与细胞凋亡无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控制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131例哮喘患儿为观察对象。以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56例、重度组33例。另选取健康儿童27例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5-OH-D_3水平,采用C-ACT量表评定治疗后控制情况,并分为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结果:25-OH-D_3水平在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中依次上升,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_3水平在未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完全控制组中依次上升,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_3水平在不同控制情况下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中依次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完全控制下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及未控制下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25-OH-D_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控制情况密切相关,且疾病越严重及控制情况越差,25-OH-D_3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正常雄性家兔小肠粘膜细胞核提取液,经 38%饱和废硫酸铵沉淀、DEAE-纤维素层析、DNA-纤维素层析、羟基磷灰石层析、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最终得到纯化5200倍的DHCC受体40μg,产率为9%。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对25-OH-D_3的测定资料仅有极少报道,所用参考值均引用国外数据。我们于1987年11月上旬测定了武汉郊区215 名正常儿童血清的25-OH-D_3等含量,并与5例佝偻病儿童血清25-OH-D_3的含量比较,提出本地区春秋季节血清25-OH-D_3含量的参考值。 一、材料和方法 检查对象:181例为安陆市棉纺厂托幼所集体儿童,34例为孝感市散居儿童。均查病史、体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