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鸿燕 《现代养生》2014,(22):148-148
目的:对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患者采取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蔡尚清 《中国卫生产业》2013,(36):108-108,11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病人的不良反应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ADL水平改善情况、药物平均起效时间、接受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L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平均起效时间、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舸 《现代保健》2012,(19):19-20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10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5天、1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俨〈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贺瑞霞 《药物与人》2014,(7):101-10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脑保护、降颅压、抗感染、吸氧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并实施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及下肢的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环境、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独立生活能力、一般健康及QOL-35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并早期实施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另外给予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更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尼莫地平及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疗程为15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6%)(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次和分次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剂量为20ml,每天1次,连续治疗14天;观察组剂量为15ml,每天2次,连续治疗14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MBI评分及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分次应用的效果显著优于单次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8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羡强 《现代医院》2011,11(4):40-41
目的观察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脑梗死患者88例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15ml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注射液20ml治疗,两药物同样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一次,14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东菱迪芙(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奥扎格雷、银杏达莫、胞二磷胆碱治疗14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μg,每日2次静脉滴注和东菱迪芙隔天10Bu、5BU、5BU治疗三次,疗程14d,以治疗前1d及治疗后14d分别进行ND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东菱迪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优于传统抗血小板药物及改善脑代谢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雁 《药物与人》2014,(7):47-4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并控制血糖、血压、他汀类降血脂及改善脑供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1、2、3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非常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科收治的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显效率相比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李忠杰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46-174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统计分析不同处理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差别。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  相似文献   

14.
张舸 《现代保健》2012,(27):19-20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将8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7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李红亮 《现代保健》2011,(19):44-4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同时给予基础药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选择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57例.对照组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并且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4.7%vs 80.7%),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徐祖才  雷显泽  徐平 《现代保健》2012,(24):132-13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09 年 1 月 -2012 年 3 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75 例.两组均给予降压、降血糖、降颅内压和保护脑神经细胞等治疗,对照组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组静滴依达拉奉和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 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大大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症状表现和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钢涛 《智慧健康》2022,(13):111-113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未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未进行溶栓治疗,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LOT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未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认知功能,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升,临床疗效显著,建议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组间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经治疗后出院。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定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和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每天2次,连续30天;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3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5、30天的欧洲卒中评分(ESS),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变化的比较,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