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排污权交易在中国的试点过程中,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然而,由于对排污权交易基础理论理解的偏差,导致了实践层面上的缺陷,如排污权初始分配是否应该有偿的问题;排污权商品再分配价格应不应该包括正的外部效应价值问题;在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与中国其他制度的改革(现行税制改革、绿色GDP的推行)进行中出现的不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一、概述在上一讲中我们曾提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比较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可以在费用效益分析中使用市场价格.但上述前提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少数发展中国家之中,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上述前提并不存在,市场价格严重扭曲,因而不能将市场价格直接应用于费用效益分析.为了满足对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的需要,国际上先后出现了多种估算影子价格的方法.主要有:由I.M.D.Little和J.A.Mirrlees制订、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采用的L-M法; 相似文献
4.
继排污权交易政策在大气污染物控制方面的应用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应用。由于水污染物本身的污染特性,该政策最后的实施结果不尽相同。概述了部分国家和地区应用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政策的经验。总结了国外政府部门实施该政策的框架。分析了实施该政策的预评估原则。探讨了该政策在国内应用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关于排污权交易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排污权交易的基本概念,排污权的初始分配,交易机制等方面讨论中,提出应按我国的环境管理模式排污权交易政策,发挥其在总量控制以及环境管理的特殊作用;排污权初始分配应实行偿形式;其交易适宜在较大的总量控制区域;政府在交易中可抽取一定比例排污权作为“交易税”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是全国最早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地区之一。通过讨论浙江省排污权交易的关键环节和要素,包括排污权确权、交易成本、排污权监管、关联制度设计等,分析浙江省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实践现状,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Stavins、Spulber以及Montero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交易成本的存在对于分阶段引入排污权交易的最优化设计的影响,并以此得到在存在交易成本的条件下,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交易情况以及社会总效益因此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排污权有偿使用的初始分配价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容量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的、有限的资源,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容量而又不影响环境质量目标,美国等发达国家采取把排污许可指标进行初始分配,并逐渐从无偿分配转向拍卖和奖励等有偿使用。本文探讨了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的理论基础和初始分配价格的定价理论,建立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初始分配的定价模型,并以江苏省电厂二氧化硫排污权为例,计算了江苏省不同地区的排污权有偿使用的初始分配价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初始排污权分配问题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关系到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正常运转,是关系到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的关键.是确保实现污染控制区的总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因素.排污权初始价格的确定是初始排污权分配的关键问题.在此结合南京市主要污染物(COD和S02)具体治理及排放状况,对排污权初始价格确定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交易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污许可证交易系统应建立在一个完善和有效的排污许可证管理体制基础上。文章认为上海市现有排污许可证体制的经济内涵、产权、初始分配方式、基价体系等方面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与发达国家实行的排污许可证体制相比,上海市实行的排污许可证体制缺乏相应的经济内涵,只是排污许可“执照”体制,上海市的排污许可证交易实际上是排污许可“执照”交易。根据上海市现行排污许可证体制的经济内涵及实施现状来看,近期内全面推行真正意义上的排污许可证交易所必需的条件还未成熟。目前应当继续在黄浦江上游地区进行排污许可证交易,并在各方面进行探索,进一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广州、石家庄、兰州、哈尔滨和大同5个城市为调研对象,收集各城市20年来许可证相关的法规制度,并与各城市环境保护监管部门负责人及典型企业环保专职人员进行了访谈。研究表明,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提高企业环保守法意识和推动总量减排上起到了明显作用,但也面临着法律体系不完善,行政资源不足、排放量核算方法不明确、处罚力度弱以及公众参与不充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改进建议,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科学和技术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14.
贺蓉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46(1)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制定需要明确排污许可的属性特征。研究发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法工委)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简称国务院法制办)在对行政许可法的解读中对排污许可的属性特征判定不同,存在争议。排污许可包括排污许可证与排污登记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具有不同的属性特征。《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发布实施后,根据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和实践工作需要,将分为全面实施阶段和完善深化阶段。在不同阶段,排污许可证的属性特征会发生变化,并对排污权交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排污权交易初始价格定价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权交易初始分配价格的合理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活跃程度,并使排污权交易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手段的最大效用。初始价格的确定依据应为结合排污权时限及贴现率下的不同污染物的社会平均污染治理成本,并兼顾区域经济发展、行业水平、企业公平等因素。文章从定价方式、时限、发布与调整机制、配套措施等方面研究排污权初始价格的定价方案;并以某市为例,通过调查排污量占全市排污量85%以上的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根据所研究的方案获得该市COD、SO2等排污权交易初始分配价格。 相似文献
16.
17.
以SO2排放控制和排污权交易为例分析中国环境执政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SO2污染控制政策的演变,以及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的排污权交易这一污染控制经济手段试点入手,全面揭示中国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国政策过程特点以及环境管理的政府治理结构2个角度阐释问题根源.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政策的可操作性、政策间的协调性差,政策相互冲突以及政策本身缺乏科学性的论证等问题.中国自上而下的政策过程以及利用后发优势学习引用其他国家经济的政策演变特点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政策原因,而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政府部门之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内部机构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则是这些问题的政府治理结构根源.最后,从短期、最大可行性角度出发,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建设为主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强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制定、协调监督以及执法监管三方面的职能与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排污权交易定价下的COD和氨氮削减成本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测算了工业废水COD和氨氮削减成本并进行了分析。总成本中折旧费和日常运行费各占35%和65%;COD和氨氮削减成本为1 287元/t~29 035元/t和2 433元/t~46 560元/t,加权均值为4 936元/t和17 755元/t,二者之比为3.60∶1,90%置信区间为(4 647,8 514)和(13 989,24 617);70%和63.2%的企业以6 837元/t和20 083元/t以内的成本削减了73.7%的COD和42.1%的氨氮。不同企业和行业COD和氨氮削减成本差异明显,以概率分布确定综合成本用于排污权交易定价可能更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