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锦明  黄颖  童庆松  徐伟 《分析试验室》2003,22(Z1):195-196
用甲醇提取蜂王浆及其制品中的10-羟基-2-癸烯酸,经衍生化后用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在0~250μ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1;蜂王浆冻干粉的加标回收率平均为90.3%,RSD为3.5%;蜂胶软胶囊的加标回收率平均为92.1%,RSD值为3.2%.  相似文献   

2.
在三乙胺的作用下,将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酰氯与含1-苯基-3-甲基-5-氯/苯氧基-4-吡唑基的席夫碱通过[2+2]环加成反应生成8个单环β-内酰胺类化合物。无论用旋光的还是外消旋的丙氨酸为原料制酰氯,反应后都得到反式构型的β-内酰胺产物,这一点由^1H NMR谱及^1H-^1H COSY、NOESY、HMBC、HMQC二维核磁谱得到确证。目标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1H NMR谱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王浆啤酒中10-羟基-2-癸烯酸含量的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富集蜂王浆中的10-羟基-2-癸烯酸,以甲醇-水-磷酸(体积比为50:50:0.5)为流动相,ODS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于215nm处检测。10-羟基-2-癸烯酸的浓度在0.5-100.0μg/m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8%-108%,RSD为2.1%。  相似文献   

4.
2-(4-溴苯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及缓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溴苯乙腈和邻苯二胺为原料,在磷酸和多聚磷酸混合酸的催化下,合成了2-(4-溴苯甲基)-苯并咪唑(BBBI).利用红外、碳谱、氢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法考察了BBBI在5%硫酸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通过对比实验表明BBBI对铜电极腐蚀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了4-亚甲基-2-苯基-1,3-二氧环戊烷单体,在引发剂DTBP、BPO和AIBN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研究了聚合物的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发现它是由结构单元Ⅳ、Ⅴ和Ⅵ组成的共聚物。据此,讨论了这一单体的聚合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无水乙醇中,用3-二茂铁基-5-苯基-吡唑啉-1-二硫代甲酸钠(Na-FPPD)与无水氯化稀土作用,合成了14个未见报道的固体配合物。元素分析结果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FPPD)_3·3H_2O(RE=La,Pr~Lu和Y),通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1HNMR谱、热分析和摩尔电导测定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发现毫克量Ca~(2+)离子对稀土(Ⅲ)-2,2°-二溴-4-氟-偶氮氯膦(RE(Ⅲ)-DBF-CPA]二元体系络合物极谱吸附波(PAW)有明显增敏作用,同时发现在示波极谱上出现新还原峰,其吸收光谱曲线也有新吸收峰出现,表明已形成新的络合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测定痕量RE的极谱吸附波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5.7×10~(-9)~8.0×10~(-7)(RE)mol/L,检出下限为1.4×10~(-9)(RE)mol/L。曾用本法测定了蕃茄叶和绿茶等试样中痕量稀土。并与偶氮胂Ⅲ光度法相对照,结果满意。稀土加标回收率为97%~105%。本文还对该络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电极反应、电流性质等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吡唑啉酮-5萃取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永会  孙思修  薛梅  刘萍 《化学学报》1998,56(6):606-611
首次报道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吡唑啉酮-5(HPMBP)萃取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指出在体系中形成Ga(PMBP)3(H2O)2萃合物, 配体PMBP既有一次溶剂化作用, 又有二次溶剂化作用, 并得到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的证实。镓的萃取过程为水相化学反应控制, 决速步骤为一次溶剂化过程: Ga^3^++HPMBP→Ga(PMBP)^2^++H^+。添加剂三辛基氧化膦(TOPO)不影响HPMBP萃取镓的分配比, 但降低了HPMBP萃取镓的正向速率, 表明动力学抑萃作用与热力学抑萃作用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以6-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1)为起始化合物与4-三氟甲基苯甲醛(2)通过"一锅法"反应合成(E)-6-氯-2-(4-三氟甲基苯乙烯基)-3-喹啉甲酸(3),化合物3在PPA的作用下发生傅瑞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得到2-氯-10-三氟甲基-12H-苯并[4,5]卓酮并[1,2-b]喹啉-12-酮(4)。所合成的化合物3,4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高分辨质谱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由化合物3-(4′-吡啶基)/苯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芳香酸在三氯氧磷作用下脱水、闭环得到3-(4′-吡啶基)/苯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类新型化合物,产率为42%~72%。该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共轭平面,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电化学测试的工作窗口为-1.4~1.0V,负向扫描,循环伏安图中显示标题化合物均有还原峰,还原起始电位为-0.35~-0.95V。借鉴有机材料能带表征的方法,结合其紫外-可见光谱计算出了被测化合物的电子亲和势、电离势、带隙等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与常用的有机电子传输材料PBD相比,标题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势(3.79~4.39eV)和电离势(6.95~7.84eV),较高的电子亲和势有利于电子的传输。  相似文献   

11.
以3,4-二羟基-2,5-呋喃二甲酸或其二甲酯为原料,与手性氨基醇直接缩合,经一步反应合成了3个3,4-二羟基-2,5-双-[2-′(4-′-取代唑啉)]呋喃化合物,产率为90%~94%,其结构经1H NMR谱、IR谱、MS谱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到确证;并应用这些手性双唑啉配体,初步探讨了β-萘乙酮在KBH4或NaBH4作用下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结果表明,以环己烷作溶剂,采用n(配体)∶n(还原剂)∶n(β-萘乙酮)=0.04∶1.6∶1在0℃下反应72 h,产物的ee值高达83.2%,且唑啉环上4位取代基为苄基的呋喃类双唑啉,其对映选择性优于取代基为乙基的同类配体。  相似文献   

12.
对叔丁基硫杂杯四酰肼衍生物(2)与邻苯二甲醛发生分子内1+2缩合反应, 合成了首例1,3-交替构象的硫杂杯-1,3-2,4-氮杂双冠醚(3), 产率为65%.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等表征证实. 用UV-Vis光谱法和1H NMR谱研究了化合物3与系列α-氨基酸的识别配合性能, 并计算出其配合常数. 结果表明, 主体分子3对所测试的α-氨基酸有较好的配合作用, 主客体分子形成1∶1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大黄素类蒽醌衍生物1,4-二甲基-6,8-二甲氧基-9,10-蒽醌(1)并应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等方法研究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化合物1与BSA的相互作用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使BSA的内源性荧光发生猝灭;圆二色谱表明,化合物1通过疏水作用及形成氢键破坏了α-螺旋结构,导致BSA分子中的α-螺旋含量下降。在p H 7.4时固定DNA的浓度,加入化合物1后,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且吸光度加大。荧光光谱表明,化合物1与DNA-4S green NC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并可使溶液体系荧光猝灭;圆二色谱表明,随着化合物1的加入,DNA碱基间作用能迅速减弱,表明化合物1与DNA之间为嵌插作用。此外,MTT方法的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1,2-二硬脂酸甘油酯为原料,依次与三氯氧磷和乙醇胺反应,得到1,2-二硬脂酰甘油磷酰乙醇胺(DSPE),其在N,N’-羰基二咪唑作用下与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2000)反应,生成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1,2-二硬脂酰甘油磷酰乙醇胺(mPEG2000-DSPE)。产物结构经过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氢谱等表征确证。  相似文献   

15.
高文涛  符鑫博  李阳 《化学通报》2016,79(7):630-639,644
以6-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1)与芳香醛类化合物3a-f′为起始化合物,通过简便有效的“一锅法”反应,合成了(E)-6-氯-2-芳乙烯基-3-喹啉甲酸衍生物4a-f′。所合成的32个化合物4a-f′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高分辨质谱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16.
以6-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1)与芳香醛类化合物3a~f'为起始化合物,通过简便有效的"一锅法"反应,合成了(E)-6-氯-2-芳乙烯基-3-喹啉甲酸衍生物4a~f'。所合成的32个化合物4a~f'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高分辨质谱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17.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对五十多种元素的萃取行为、作用机理以及固态配合物的组成与性质已有较全面的研究,但对四位为己酰基的相应化合物有关报道不多,它与稀土元素的萃取机理以及固态配合物的制备尚未见报道。本文考察了HPMCP对稀土元素La、Nd、Gd、Lu、Y的萃取机理,并用斜率法求出了配合物的组成,确定了萃取平衡反应,计算了萃取平衡常数、合成了它们的固态配合物,并对其组成以及热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洪利明  朱峰  陈伟华  叶青  彭化南 《合成化学》2018,26(11):816-822
以芳香醛(1a~1d)、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乙酸铵和无水乙醇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了5个2,6-二甲基-4-芳基-1,4-二氢吡啶衍生物(2a~2e),其结构经1H NMR, IR和MS(EI)表征。应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药物分子2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药物分子对BSA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药物分子与BSA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新型除草剂安全剂N-二氯乙酰基-3,6-二甲基-3-乙基-9-氧代-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烷.以丁酮为原料,与硝基甲烷作用,制得二硝基化合物,然后将其还原,还原产物与乙酰丙酸成环,再与二氯乙酰氯反应,即得到标题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利用土培法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能够减轻绿磺隆对玉米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以芳醛、4-羟基-6-甲基-2-吡喃酮和1,3-环己二酮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合成了一系列3-甲基-9-芳基-1,8-二氧代-2,10-二氧杂蒽衍生物.该反应产率高(70%~83%)、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单晶X射线衍射法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