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2-环己二醇标准摩尔燃烧焓和定压热容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GR-3500型氧弹量热计实验测定了顺式-1,2-环己二醇和反式-1,2-环己二醇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3507.043kJ/mol和-3497.8kJ/mol,并用萘作标准物验证测试仪器,其实验测定值与文献值相对误差为0.053%,同时推算出环己二醇的标准摩尔生成热,分别为568.997kJ/mol(顺式)和578.240kJ/mol(反式)。用NETZSCHDSC204型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1,2-环己二醇的定压热容,拟合出环己二醇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同时还测定了1,2-环己二醇的熔点和熔化热,为该产品的新工艺开发、工程设计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苯酚和碳酸二甲酯的酯交换反应合成了碳酸甲苯酯,采用减压精馏对其进行了分离提纯,得到纯度>99.5%的碳酸甲苯酯;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以及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谱数据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XRY-1C氧弹热量计测定了反式阿魏酸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4737.6 kJ/mol,并用萘作标准物验证了仪器的可靠性,萘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实验测定值与文献值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11%,同时推算出反式阿魏酸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626.65 kJ/mol,为该产品的工艺开发、工程设计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相关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笼状纳米CaO基吸附剂快速段碳酸化反应特性,采用热重分析仪(TGA)考察了该吸附剂在反应温度813~933 K、CO_2分压0.01~0.02 MPa条件下的碳酸化反应。根据笼状纳米CaO基吸附剂碳酸化反应速率曲线的特点,提出了适合笼状吸附剂的划分快速段和慢速段的新判据,并用Boltzmann方程拟合了笼状纳米CaO在快速反应段的动力学方程,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平均相对偏差小于5.78%。自制的笼状纳米CaO吸附剂下碳酸化反应活化能为26.66 kJ/mol,较商用纳米CaO低3.54 kJ/mol,体现了笼状纳米钙基吸附剂碳酸化反应速率优于商用纳米氧化钙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5.
郝凤岭  丁斌  关昶  李祥 《弹性体》2012,22(6):56-61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以马来酸酐和十八醇为原料合成马来酸双十八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通过实验得到了反应工艺条件:n(十八醇):n(马来酸酐)=2.3:1,对甲苯磺酸用量为马来酸酐和十八醇总质量的0.5%,甲苯用量为马来酸酐和十八醇总质量的96%,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为4.0h,在该条件下马来酸酐的转化率达到98.76%。合成马来酸单十八酯的反应为二级反应,速率方程中的指前因子为O.655152L/(mol·min),活化能为17.82kJ/mol。合成马来酸双十八酯的反应为二级反应,速率方程中的指前因子为1.53951×1011L/(mol·min),活化能为98.05kJ/mol。  相似文献   

6.
杜晓刚  吕秋玲  徐丽亚  顾浩 《农药》2006,45(4):248-250
用热分析的方法研究了3个国产优质代森锰锌的热分解反应,测定了该反应的活化能,提供了该反应的动力学基础数据。在所采用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条件下确定:用热重法(TG)测定代森锰锌的热分解反应活化能(Ea)的精确度比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高;用TG法测定产品Ⅱ的Ea(166±8kJ/mol)高于产品Ⅰ(146±8kJ/mol)和产品Ⅲ(148±5kJ/mol);这种测定热分解反应活化能的方法可望普遍用于研究提高代森锰锌热稳定性的生产工艺、添加剂筛选。  相似文献   

7.
童国通 《化工时刊》2006,20(3):29-30
研究了由3-苯甲酰丙烯酸乙酯和L-丙氨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缩合并用Pd/C催化加氢还原合成N-[(S)-1-(乙氧羰基)-3-苯丙基]-L-丙氨酸,再用双(三氯甲基)碳酸酯进行酰氯化,最后与L-脯氨酸直接缩合成盐获得马来酸依那普利的新方法.产品总收率为50%.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P86/6⁃31++G(d,p)方法对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的水/醇/氨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了水/醇/氨降解过程的各种可能反应路径,对参与反应的各种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以获得热力学与动力学参数值,分析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主链酯键中的酰氧键位置水/醇/氨降解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水/醇/氨解能够降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主链酯键中的酰氧键裂解的反应活化能,使反应更易于进行,其中水解中主要基元反应步的反应能垒最高约为169.0 kJ/mol,氨解最低约为153.0 kJ/mol,其次是醇解约为155.0 kJ/mol。  相似文献   

9.
丁苯橡胶老化表观活化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丁苯橡胶在海水中和热空气中的加速老化实验,测试了老化过程中的硬度和拉伸性能,得到了不同指标测定的老化活化能。结果表明:丁苯橡胶在海水中和热空气中老化时,断裂伸长率的表观老化活化能分别为49.65 kJ/mol、62.22 kJ/mol,100%定伸应力变化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5.23 kJ/mol、64.35 kJ/mol,硬度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5.45 kJ/mol7、3.21 kJ/mol。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碱金属(铵)卤化物为催化剂,考察了其在二氧化碳与甘油合成甘油碳酸酯反应中的活性。采用环氧丙烷为溶剂及耦合剂,极大提高了反应的转化率。实验结果发现碘化物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以碘化铯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压力、反应物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环氧丙烷0.3 mol,甘油0.1 mol,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5 h,反应压力3.0 MPa,催化剂用量0.15 g),甘油的转化率为86.5%,甘油碳酸酯的产率为81.6%。  相似文献   

11.
萘普生比热容和燃烧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RY-1C氧弹式量热计测定了萘普生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其值为-7 026.5 kJ/mol,并用萘作标准物检测了仪器的可靠性,标准摩尔燃烧焓测定值与文献值的绝对误差为4.53 kJ/mol,相对误差为0.088%。结合热力学原理,计算出萘普生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483.5 kJ/mol。用DSC-60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萘普生和苯甲酸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比定压热容,并建立起比定压热容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为萘普生的工艺开发、工程设计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热力学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碳酸钠为脱氟剂,研究了湿法磷酸的脱氟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碳酸钠脱氟反应为二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k=0.2487exp(-3455.8/T),反应活化能为28.73kJ/mol.动力学方程可靠性较好,25℃及30℃下动力学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40℃下动力学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小于7%.  相似文献   

13.
碳酸二苯酯标准摩尔燃烧焓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量热计测得碳酸二苯酯的标准燃烧焓ΔcH0m =- 6 138.6kJ mol,与理论计算值的绝对误差仅为 5kJ mol,相对误差为 0 .0 8%。从样品燃烧的温度变化曲线可判断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苯氨基甲酸甲酯热解制备苯基异氰酸酯的非等温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分析与红外联用技术对苯氨基甲酸甲酯(MPC)热解历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氨基甲酸甲酯的热解过程是一步生成苯基异氰酸酯同时释放出甲醇气体. 进一步对该热解反应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对MPC的热解数据采用Flynn-Wall-Ozawa法计算得到反应活化能. 采用5种方法考察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MPC热解机理为相边界反应模型,机理函数为G(a)=a1/3,热解反应活化能E=20.52 kJ/mol,指前因子lgA=2.23,动力学方程为a1/3= 169.82exp[20.52′103/(8.314T)]t.  相似文献   

15.
室温下采用氨浸出锌灰制得碱式碳酸锌,再经煅烧制得超细氧化锌。研究了在合成碱式碳酸锌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对碱式碳酸锌和氧化锌颗粒尺寸与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200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这两种表面活性剂对颗粒的分散效果最好,制得的碱式碳酸锌颗粒为无定形片状且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1 μm,煅烧后的氧化锌颗粒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粒径约为0.7 μm。添加PVP-K30比添加PEG20000的碱式碳酸锌热分解温度高。添加PEG和PVP的碱式碳酸锌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39.9 kJ/mol和146.8 kJ/mol。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BS/PPC/MPEG(WMPEG=0%,5%,10%,15%,20%)共混物,利用单边缺口弯曲试验(SENB)研究了MPEG用量对其断裂的临界能量释放率Gin的影响;以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PBS/PPC及PBS/PPC/MPEG在氮气气氛中的热降解过程,并采用Kissinger法研究了共混物的热降解动力学和表观活化能(E)。结果表明:当MPEG含量为5%时,共混物临界能量释放率Gin达到最大值1.47 kJ/m2;共混物出现两个热失重峰,热降解活化能为125.5 kJ/mol,增容剂MPEG的引入,使共混物的活化能提高了到160.1 kJ/mol。  相似文献   

17.
CO2 is strongly adsorbed on Li/MgO as a surface carbonate and desorbs concomitantly with Li with an activation energy of desorption of 210 kJ/mol. The C2 product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presence of CO2,0.5 Torr being sufficient to substantially lower the rate of C2 production and to establish an activation energy for reaction of 210 kJ/mol. In the absence of CO2,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C2 production falls to 105 kJ/mol.  相似文献   

18.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2007,8(9):1361-1365
Various 12-molybdophosphoric salts were used in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dimethyl carbonate (DMC) and phenol to diphenyl carbonate (DPC) and methyl phenyl carbonate (MPC) as novel solid catalysts. The zinc salt was found to exhibit the highest activity for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Several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When the reaction was performed between 150 °C and 180 °C, with a molar ratio of phenol to DMC of 1, a reaction time 12 h, a catalyst amount 0.004 (molar ratio to phenol), the conversion of phenol reached 31%, and the selectivity of MPC and DPC was 29% and 66.1%, respectively. The TON reached 74.8 mol (MPC + DPC)/mol Zn-salt.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烯丙基酯低聚物(DAP-AEO)与二甘醇烯丙基碳酸酯(ADC)合成DAP-AEO/ADC共聚物,研究了DAP-AEO用量对共聚物光学性能、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共聚物的折光率、密度、吸水率、表面硬度和聚合收缩率与ADC相比有明显的改善;但随着DAP-AEO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的冲击性能有所下降,透过率和黄度指数变化不大。当DAP—AEO的质量分数为80%时,共聚物折光率为1.55,且各方面性能均优异。分别选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二异丙基过氧碳酸酯(IPP)作为引发剂,通过DSC研究了DAP-AEO质量分数为80%的共聚物预聚液的固化动力学,确定了前者的反应活化能E1=104.44kJ/mol和反应级数n1=0.939,后者的E2=109.33kJ/mol,n2=0.9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