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死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心脏破裂,其中心脏破裂最为凶险,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第二大死亡原因。心脏破裂具有突发性、高致死性,仍是临床中的棘手问题,因此通过早期预测因素风险评估,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尽早防治心脏破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总结并归纳目前AMI后心脏破裂可能的治疗靶点,分析AMI患者并发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降低AMI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以寻找预防心脏破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机械并发症之一,往往预后不良,同时也是心肌梗死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心脏破裂由于其发病突然,病情恶化迅速,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病死率高,因此识别AMI后心脏破裂的高危人群,建立精准的风险预测模型,早期诊断并进行评估,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破裂是AMI猝死的主要原因,以心室游离壁破裂最常见。针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我们制订了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对60岁以上老年患(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2周内的护理,卧床时间相对延长;(2)保持血压稳定,对持续性高血压状态用较强的降压药物如硝普钠、乌  相似文献   

5.
具有非相应的ST段压低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被认为是预后差,且早期诊断、治疗比较困难,该研究旨在确定伴有ST段压低AMI患者的比例及其临床特征、治疗及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霞  高山  殷实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4,9(6):442-442,44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 ,早期诊断及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了院内死亡的 AMI并发心脏破裂病例 42例临床资料。结果 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 (P<0 .0 1)。所有心脏破裂均发生于第一周 ,首次发生 AMI者占 92 .9% ,全部为透壁性 AMI,6h后溶栓者心脏破裂发生率高于 6h内溶栓者 (P<0 .0 5 )。结论  AMI并发心脏破裂应预防为主 ,早期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连续选取我院2002年3月至2010年3月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1 526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或心包穿刺证实为心脏破裂的30例患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发生CR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无破裂者(P<0.05);女性高于男性(P<0.05);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肌酐异常患者易发生CR;3.急性ST段抬高性前壁AMI并发CR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4.左心室舒张末径增大,射血分数(EF)<50%者易发生CR(P<0.05);LAD严重病变尤其是开口病变及LAD合并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5.早期成功再灌注治疗者CR发生率明显少于无再灌注者(P<0.05)。结论:AMI合并CR预后明显欠佳。女性、高龄、前壁梗死、LAD严重病变及延迟再灌注患者易于发生。床旁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早期诊断,积极预防及早期成功再灌注治疗可减少C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占AMI院内死因的20%~31%。现就目前AMI心脏破裂机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新的观点认为,心肌重构缺陷可能会倾向于发生心脏破裂。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在细胞外基质重构和心脏破裂中具有重要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神经激素系统的激活、心肌细胞凋亡、基因易感性也可能参与了心脏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最严重的并发症,注重CR的预防,了解CR发生的危险因素、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CR的死亡率。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AMI并发CR的相关文献,就目前AMI并发CR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11.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脏破裂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肌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好发因素为:首次穿壁性心梗,无心绞痛和心衰病史,女性,高龄,有过度劳累及精神刺激病史,溶栓剂、抗凝剂的使用等因素。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患者临床及病理情况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58岁,否认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于1998-07-21-20:00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闷,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大汗。07-22-1:00左右入我院,心电图示:Ⅰ、aVL、V1~4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1~4导联可见病理性 Q波。肌钙蛋白 T定性试验为阳性,体检:血…  相似文献   

12.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临床较少见,一旦出现,短期内迅速出现顽固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及恶性心律失常而死亡.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患者有望获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间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STEMI并发心脏破裂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部位分为前壁梗死组、下壁梗死组、右心室梗死组及多室壁梗死组4组,对存活患者进行30 d随访,对4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患者中前壁梗死组52例、下壁梗死组14例、右心室梗死组10例、多室壁梗死组7例。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及破裂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β受体阻断药的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的住院不良事件及病死率均很高,院内总体病死率60.24%(50/83),各组心肌梗死至心脏破裂时间0~3 d;存活患者出院随访30 d,总体生存率57.58%(19/33)。结论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脏破裂患者临床基线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患者院内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应针对患者特点,采取适当的临床措施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与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破裂(CR)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AMI合并CR的患者53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及非老年组,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特征。结果老年组入院时收缩压、B型钠尿肽(BNP)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并发CR风险高,对比非老年患者入院时收缩压、BNP水平较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心脏破裂的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本院急诊科2007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1 129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发生心脏破裂的28例患者,分析相关临床因素。结果 年龄、血清肌酸激酶(CK)、脑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ST抬高振幅、性别、心肌梗死部位均对AMI患者发生心脏破裂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 年龄大、女性、BNP水平显著升高、LVEF值显著降低、ST抬高振幅显著升高是心脏破裂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2017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推算,我国现有约1100万冠心病患者~([1])。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主要的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严重~([2])。心脏破裂(CR)是心肌梗死患者第二常见的死亡原因,有高达2%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CR相关死亡~([3])。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再灌注方法的逐渐改进,使CR的发病率逐年下降~([4])。早期观点认为,血流灌注到缺血区域造成心肌组织韧力下降、溶栓减少胶原合成、淋巴细胞浸润到心肌梗死(MI)区吸收了胶原等导致CR。但目前普遍认为,一种强烈的炎性反应,导致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进入受损心肌,对MI后心肌修复过程的启动至关重要~([5])。然而,过度或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缺乏明确的预测指标和药物干预靶点。目前研究显示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过度、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表达失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细胞的凋亡与自噬、细胞内钙稳态与线粒体稳态、血小板活化和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等因素相关。现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经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一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现将2008年10月~2011年2月在我院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发生心脏破裂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防治心脏破裂事件提供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脏破裂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心脏破裂的特点。方法:连续入选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监护室(CCU)确诊为AMI患者共1324例,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心脏破裂18例。结果:前壁梗死509例,下壁梗死52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87例。发生心脏破裂18例(1.36%),其中游离壁破裂9例,室间隔穿孔9例。13例发病72h内破裂,5例在发病4~7d破裂。男性8例(8/973,0.82%),女性10例(10/351,2.8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5)。发生心脏破裂患者年龄[(72.6±8.2)岁]明显高于无破裂者[(63.3±12.2)岁,P=0.000]。成功再灌注治疗者心脏破裂发生率(5/575,0.87%)明显少于无再灌注者(13/749,1.74%,P=0.041)。所有合并心脏破裂者全部死亡。前壁梗死合并心脏破裂的发生明显多于下壁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16%,1.32%,0%,P=0.041)。结论:AMI合并心脏破裂的发生率为1.36%,其预后极差。女性、高龄、前壁梗死患者易于发生心脏破裂。成功再灌注治疗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伴与不伴心脏破裂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破裂的原因、好发部位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AMI死亡并行尸体解剖检查63例,其中AMI伴心脏破裂18例,不伴心脏破裂45例。结果AMI伴心脏破裂组高血压、溶栓治疗及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而性别、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肌酶谱峰值、梗死面积与心脏破裂无明显关系(P>0.05)。心脏破裂多发生在AMI后3d内,第1天占33.3%,多见于前壁、心尖部及下壁。尸体解剖示破裂处心肌变薄伴出血,梗死相关血管多为高度狭窄。结论高血压、溶栓治疗及首次心肌梗死均为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AMI的超急性期是心脏破裂的高发期。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高度狭窄导致心脏破裂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