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0ml7号针头一次性注射器针吸乳腺肿块4384例,其中1100例有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阳性确诊率92.26%,假阳性率0.27%;阴性确诊率99.19%。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准确性较高,10ml7号针头一次性注射器取材对组织损伤极小,一次取材成功率98.49%,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218例乳腺肿块细胞学和组织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的细针吸取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细针吸取细胞学的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18例有完整资料的乳腺肿块患者,均采用10mL注射器和7号针头常规负压肿块穿刺吸取不同方向3-4次。结果针吸细胞学与(或)组织学对比无一例假阳性,假阴性率1.84%。结论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安全、简便、痛苦小、诊断明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男性乳腺肿块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5ml一次性注射器,7号针头或5号针头对男性乳腺肿块进行针吸细胞涂片,固定后常规HE染色。结果:170例患者中,良性病变151例,明确恶性12例,其中8例为转移性病变,疑为恶性7例。4例明确诊断为原发性男性乳腺癌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9岁,均为老年男性。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男性乳腺肿块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提示应高度重视老年男性乳腺肿块及原有恶性肿瘤病史患者的乳腺肿块。  相似文献   

4.
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乳腺肿块在门诊患者中占很大比例,且逐年增多,因此本研究拟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及操作技巧及对乳腺肿块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67例乳腺肿块患者,用7号针头、10 ml注射器对肿块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367例肿块FNAC中,有病理学诊断对照252例正确率为96.0%(242/252),其中FNAC恶性肿瘤诊断的正确率为98.5%(66/67),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95.1%(176/185)。假阳性率为1.5%(1/67)。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具有安全、经济、方便、快速、痛苦小、准确率高的特点,对乳腺肿块尤其是对乳腺癌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乳腺肿块进行普查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
细针穿刺对肿瘤作出细胞学诊断,操作简便、迅速、安全。现将有病理对照的147例颈部肿块(不包括甲状腺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资料总结如下:147例全部为肿瘤门诊患者,对颈部肿块或颈淋巴结肿大作细胞学检查。取材用针吸法:用20ml消毒注射器,接6.5或7号针头,针管内吸入少量麻药作皮肤麻醉,快速刺入并  相似文献   

6.
对一些因颈部肿块而就诊的患者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其肿块性质 ,这有赖于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笔者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7月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颈部肿块 475例 ,总结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本组均为颈部肿块患者 ,肿块有单发、多发甚至融合的。肿块的大小不等 ,直径 0 .5~ 10 cm。消毒后直接穿刺 [1 ] ,采用国产 7#一次性注射针头及 30 ml干燥玻璃注射器 ,针刺入肿块后 ,将注射器针栓拉回至 5~ 15 ml位置 ,保持负压 ,并在肿块内改变方向提插 2~ 4次 ,以取得不同部位的细胞标本 ,当抽吸完成时 ,在针头未拔出肿物之前将针栓…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乳腺肿块细胞学特点,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340例乳腺肿块做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瑞氏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胞特点,其中,1230例有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 2340例中,FNAC检查良性病变2090例,恶性病变198例,可疑恶性52例.1230例乳腺肿块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97.6%.结论 乳腺肿块FNAC诊断准确率高,且安全,操作简便,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乳腺肿瘤诊断手段之一。现对我科从1989年~1994年共行乳腺肿块针吸并有病理切片证实的201例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 本组201例患者全为女性,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3.8岁,病程最短两个月,最长者为19年,术前用7~9号细针配有10~30ml注射器,常规消毒,不需局麻。针刺入肿块内将针头变换几个方向,抽出物迅速喷于载  相似文献   

9.
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锐  汪宇宏 《重庆医学》2005,34(3):419-421
目的总结我院开展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的经验,探讨影响FNAC准确性,造成误诊的因素,提高FNAC正确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组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1 200例,有组织切片对照342例.结果细胞学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0.1%;良性病变的病变检出率为98.2%;总正确率为95.6%. 结论穿刺取材不到位,诊断者的经验不足是造成误诊主要因素.采用"三位一体"方法可以提高FNAC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细针吸取细胞学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70例乳腺肿瘤患者,均予细针吸取细胞学技术诊断,对照分析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技术确诊率91.43%,与病理组织学检验率100%无明显差异;且两种诊断方法中各病情分类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乳腺肿瘤的常规诊断方式,但对疑难病症也存在漏诊及误诊的可能,不能完全代替病理组织学诊断。  相似文献   

11.
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以方法简便,组织损伤小,确诊率高,部分已替代肿瘤术前和术间活体组织检查,深得临床医生欢迎.我院自1989年起,对体表肿块进行常规性检查,其中头颈部肿块554例,除24例因取材不佳,不能作出诊断,530例可供资料分析,其中164例作病理组织学对照,以评价外吸细胞学对头颈部肿块诊断的可靠性.材料与方法本组530例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全部病例重新复习,对部分病例原细胞学诊断,随访资料和病理切片结果相核对.其方法:经确定肿块部位,常规皮肤消毒,采用7号注射针头和20ml干燥计简,左手固定肿块,右手持…  相似文献   

12.
细针穿刺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简便快速并为准确的肿瘤诊断方法,是诊断细胞学的一个分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因为细针针吸无损伤,无合并症,无引起肿瘤扩散之虞[1],现将我们多年的实际操作经验报告如下。1器械物品的准备1.1针头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诊断的突出特点是细针。选用针头大小长短均视针吸部位及肿物性质而定,小的皮下肿物宜用小针头,如乳腺、淋巴结、甲状腺等体表肿物,一般选用普通肌肉注射用的针头即可,针头7号~8号(外径0.7mm~0.8mm),长2.5cm已足够。深部针吸则需较长针头,长2.5cm~20cm不等。较硬的肿物纤维组织多细胞不易被吸出,可选用较大外径针头,如8号、9号。淋巴结针吸也以外径较大针头为宜,而恶性肿瘤细胞通常较丰富,细胞易被吸出,同时由于血管丰富而易出血,故选用针头时以外径较小些为宜,通常6号~7号即可。总之,选择适当的针头,对于得到足够的细胞标本材料非常重要。因此,必须仔细检查患者,确定针吸部位、大小、性质、硬度、深度等,然后决定采用针头大小。1.2注射器使用注射器的目的在于利用抽吸力量,造成一个真空负压。大多使用10ml注射器,小者可用于5ml,大者用50ml。过大的注射器操作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方法 对我院2009年25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肿块做细针穿刺,穿刺后取得组织制片,瑞氏-姬姆染色,显微镜观察作出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 穿刺细胞学诊断在乳腺肿瘤患者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达到98.2%.结论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为乳腺肿块患者提供安全、快速、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731例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和组织学的比较分析邱小芬(广西南溪山医院病理科)关键词细针吸取细胞学;乳腺肿瘤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检查乳腺肿块早已在国内、外应用。现将我院用此法检查的22...  相似文献   

15.
汪宏梅 《西部医学》2012,24(7):1377-1378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针吸细胞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对133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通过询问病史、触摸肿块并用10毫升一次性注射器及7号针头取材、涂片、染色、镜检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淋巴结转移癌72例(54.1%),淋巴结炎41例(30.8%),淋巴结结核10例(7.5%),淋巴瘤4例(3%),未分化癌3例(2.3%),难以诊断3例(2.3%)。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147-147,149
目的本文通过106例副乳腺的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及62例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对比,以探讨提高副乳腺的细胞学诊断准确性。方法FNAC诊断副乳腺共106例,全部为女性,年龄15~52岁。其中62例组织病理学对比观察。采用5mL一次性注射器,7号针头,选择合适部位,常规消毒,固定肿物将针头刺入,利用负压在肿物内不同方向来回数次进行抽吸,抽吸物全部涂片,风干后,瑞-姬氏复合染色,显微镜观察。结果本组106例通过FNAC检查诊断为副乳腺,其中62例针吸标本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结论FNAC诊断副乳腺有一定价值,并有操作简单、经济、快速、微损伤并具重复性等特点,对于无需手术只需药物或随访观察的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涎腺肿瘤细针吸取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涎腺肿瘤细针吸取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细针穿刺技术穿刺手术切除新鲜的 6 5例涎腺肿块组织 ,取FNA标本涂片 ,苏木精 -曙红 (HE)染色 ,作细胞学检查 ;残留于注射器内细胞用PBS液冲洗离心后 ,取沉淀物用银染 -TRAP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 ;肿块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17例FNA标本涎腺肿块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 ,其中 14例 (82 % )端粒酶活性检测为阳性。 13例细胞学检查为不典型或不能确诊 ,有 7例端粒酶活性检测为阳性 ,随后组织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 ,而 6例端粒酶活性检测为阴性标本有 5例最后组织病理诊断为良性肿块。 35例细胞学诊断为良性或取材不满意的FNA标本 ,有 4例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而病理学检查有 2例为恶性肿瘤。结论 :FNA标本端粒酶检测诊断效率 (89.2 % )优于细胞学检查 (6 6 .2 % ) (U =3.15 >2 .5 8,P <0 .0 1) ,端粒酶活性检测是对FNA细胞学检查存在假阴性的补充检查并可作为涎腺恶性肿瘤诊断指标 ,特别是细胞学检查不能确诊的恶性肿瘤FNA标本。  相似文献   

18.
乳腺疾病多表现为乳腺肿块。目前乳腺肿块的诊断方法很多 ,有近红外线透照、钼靶摄片、CT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和外科手术活检等。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独特价值 ,该方法简便、经济、快速、准确性较高。本文就我院近 2年所做 15 7例乳腺细针穿吸细胞学诊断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 ,为提高对维吾尔族妇女乳腺肿块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本院病理科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之间应用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共做乳腺肿块 15 7例 ,其中 9例为汉族病人 ,未进…  相似文献   

19.
姚春宝 《广西医学》1991,13(6):365-367
作者对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颈部肿块2554例进行分析,确诊率97.73%,误诊率0.27%,漏诊率2.0%;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89.66%.作者认为,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对鉴别颈部肿块性质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肿块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包括良、恶性肿瘤,增生等病变。针吸细胞学诊断甲状腺肿块为临床提供了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依据,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和准确的诊断技术。本文对274例甲状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观察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自我院2004~2006年2月接受的甲状腺针吸细胞学274例合格标本。男性50例,女性224例。1.2方法选择10ml注射器(7号针头),局部消毒后,左手固定肿物并绷紧皮肤,用右手将针头刺入肿块,保持注射器持续负压,在肿物内不同方向进退2~3次,然后慢慢降低负压,迅速拔出针头,压迫止血3~5min,如穿刺物较少时,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