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气、水和泥浆在地层或管道中流动,当达到一定条件时,油垢、水垢或泥垢便会产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油垢和泥垢通常伴随着水垢而生成,所以对水垢结垢趋势的预测研究显得至关重要。介绍了Oddo-Tomos饱和指数法的理论预测模型,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利用Oddo-Tomos饱和指数法预测油田结垢趋势的方法,阐述并分析了油田结垢对油田开采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生产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松南气田气井井筒结垢问题,对垢进行成分分析,并在室内条件下进行结垢实验研究,同时利用饱和指数法对气井结垢进行结垢趋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松南气井井筒垢物主要为碳酸钙,在一定的井筒产出水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结垢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结合压井液和地层水的配伍性实验可以得出:结垢的主要原因是CaCl2型压井液与地层水的不配伍性,地层水进入井筒后压力下降导致CaCO3溶解度下降产生沉淀结垢;利用Oddo-Tomoson饱和指数法对CaCO3结垢趋势的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地热水结垢与腐蚀机理及趋势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地热水结垢与腐蚀机理基础上,分别用Langlier饱和指数法、Ryznar稳定指数法和Larson指数法对开封地区地热水结垢与腐蚀趋势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开封地区地热水基本上是稳定的,但上热储层部分热水呈现结垢趋势,下热储层部分热水具腐蚀倾向.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地热水结垢与腐蚀机理基础上,分别用Langlier饱和指数法、Ryznar稳定指数法和Larson指数法对开封地区地热水结垢与腐蚀趋势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开封地区地热水基本上是稳定的,但上热储层部分热水呈现结垢趋势,下热储层部分热水具腐蚀倾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油田污水结垢的扫频磁场除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频磁场除垢法,目前对油田污水结垢的清除还没有研究报道,作者通过实验研究,对扫频磁场处理过水中的样品分析,结垢情况的研究,证明该法对含有原油污水水垢具有较强的阻垢除垢作用.  相似文献   

6.
油田主要结垢机理及结垢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结垢预测模型是一种以油田地下水样、采出水样为研究对象进行水质分析,根据主要成垢离子的含量及结垢主要影响因素而编制的针对油田地层、机采井、注水井、地面集输系统的动态结垢规律的预测系统。通过结垢预测模型油田结垢部位和结垢趋势,可以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减少垢的生成,对降低集输系统及注入系统的能耗、优化集输管路、提高油田采收率、减少设备管道的大修及改造费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油田主要垢质结垢机理的研究,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油田针对主要垢质的预测方式、模型预测优劣及应用范围的研究现状,同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根据渤中34-2/4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特征,通过结垢软件预测了注入水与地层水的结垢趋势,静态结垢实验得到了注入水与地层水的结垢量,动态结垢实验评价了注入水结垢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程度。结果表明,该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相容性较差,注入过程中会产生碳酸钙垢,最大结垢量为1 199mg/L,结垢量为800mg/L时,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较大,达到32%。对比了有机磷酸和聚合物两大类共6种阻垢剂的阻垢效果,确定了针对该油田阻垢效果较好的为PBTCA阻垢剂;加入该阻垢剂后,静态阻垢率达85%,动态实验中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程度降低到13%。  相似文献   

8.
神经网络用于油田地面集输管道结垢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典型的误差反传神经网络理论,对油田地面集输管道结垢进行预测和评判,避开了各种因素对其结垢影响规律的难题,准确地预测和评判地面集输管道的结垢情况。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某油田地面集输系统管道的结垢情况后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无需建立数学模型,学习过程通过自动调节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完成,在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样本情况下,人工神经网络能够成功地预测和评判地面集输管道的结垢情况。  相似文献   

9.
利用EDTA滴定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锌离子对硬水结垢行为的影响,并讨论锌离子的阻垢机理。结果表明:硬水的结垢动力学满足幂函数规律,锌离子没有改变硬水的结垢动力学机制,但阻碍了水垢结晶形核过程,抑制水垢从疏松的文石向致密的方解石转化,锌离子的阻垢能力具有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石油开采过程中 ,地面集输系统 ,油井管柱及井底往往产生结垢现象 ,其结果是造成设备损坏 ,产量下降 ,本文采用饱和度指数法对大庆油田某油井结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油井结垢类型主要为CaCO3垢 ,结垢严重区域为油水井井底及近井带 ,这与现场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海上稠油油田开发中后期主要采用强注强采开发方式,在这种大液量冲刷下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水驱油效率发生变化,给油田高含水期的水驱开发规律认识带来了难度。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储层在长期注水冲刷过程中的各特征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高孔高渗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冲刷后,孔隙度变化不明显,渗透率明显增大,易形成无效循环通道;孔隙微观变化特征明显,出现孔喉半径增大、渗流能力增强的变化规律;随着驱替倍数增加,等渗点右移,残余油饱和度下降,驱油效率提高近10%。研究成果验证了海上陆相疏松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产液量2 000 m3/d的先导试验,为海上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利用计算机仿真模型预测油田开发动态、再现油田开发历史、预测油田开发压力饱和度分布、预测剩余油分布规率 ,是油藏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对柴达木E13 油藏进行开发生产指标的预测 ,研究E13 油藏油水分布规律 ,为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及后期油田剩余油的挖潜及开发调整 ,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油田产量的不均衡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生产井数与原油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借助于经济学中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分析原理,在对油田产量按单井分组,对油田生产井数和原油产量计算百分比和累计百分比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得到油田原油产量生产的不均衡程度指标,以便在编制原油生产计划时,考虑原油生产的不均衡性,实现油田优化配产和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渤海Q油田储层纵向及平面非均质性强,地质模型建立难度大,且存在特高含水期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准确率低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理论,生产测井资料与流线模拟相结合,利用生产测井资料提供的单层产液量和含水率及分层注入量等数据,判断流体运移规律,确定油藏内任意一点上的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应用该方法,渤海Q油田进行注水单元流场调控,提出增注、卡层、堵水等措施,单井产量增加14倍,油田年产油量负递减。实践表明,生产测井资料与流线模拟结合可有效识别剩余油分布,为特高含水期强非均质油藏的开发调整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油田油水井现场一般都有污油污水池存在,是一个较大的污染隐患,基层采油队需要经常回收污油污水,不但收污车辆费用高,而且还存在因车辆不能及时到位造成污染事故的后果。针对此现状,研制了一套井场污水回收装置,适用于油井和水井的井场污水池收污,经现场应用证明达到了设计目的,新装置提高了收污效率,节约收污车辆费用,及时收污防范污染事故的发生,适合油田基层采油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含水期的一种防腐阻垢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采油设备的腐蚀结垢现象日趋严重,给油田的开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从井口加入液体缓蚀阻垢剂存在很多缺点,因此提出了在油井中使用固体缓蚀阻垢剂的防腐阻垢新方法.以纯化油田为例,介绍了固体缓蚀阻垢剂的研制方法:在分析其腐蚀结垢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固体缓蚀阻垢剂的研制,在现场应用后获得了较好的防腐阻垢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BZ25-1油田为例分析平均渗透率、有效厚度、生产压差水平等因素对油田单井产量的影响.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到BZ25-1油田各个影响因素与单井产油量的灰关联度.获取平均渗透率、有效厚度、比采油指数、生产压差、平均含油饱和度这五个影响参数的最优组合,优化生产压差和比采油指数,可实现油田相对稳定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CO_2吞吐多指标综合评价函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并指出致密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CO_2吞吐效果的主控因素为原油饱和度、天然裂缝密度、原油黏度、油藏厚度等;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致密油藏CO_2吞吐多指标综合评价函数计算的代理模型。根据油井基础参数,利用该代理模型可快速对油井CO_2吞吐效果进行预测并排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