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笔者应用MR、CT、X线、B超等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探讨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寻找二者有规律性的联系,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与CT影像学特征具有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190例,共包括6种中医证型,对所有患者的肝脏体积进行测量,对患者肝脏CT灌注参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脾肾阳虚证患者以及瘀血阻络证患者,在HAP方面表现较高(P0.05);水湿内阻证患者的PVP表现较高,湿热蕴结证以及肝肾阴虚证患者表现较低,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同CT灌注影像表现出相关性,伴随着证型的逐渐发展,患者自身肝脏体积以及CT关注血流动力学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5.
急性中风CT诊断结果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头部CT断层扫描的检查方法,从病变性质、病灶范围等方面观察分析了急性中风患者不同证型的影像特征与各型之间的差异,以探讨不同证型的病变基础。为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证的实质及辨证分型诊断提供客观依据。1 资料与方法 中风患者206例,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参考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制订的“中风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辨证分型均经临床主治医师以上认定。属中经络型者144例,其中男96例,女48例,年龄37~50岁33例,51~6O岁42例,61~70岁56例,71~82岁13例。首次发病者83例,有中风病史者61例。主要症状为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与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阴虚风动(28例)及风痰瘀阻(30例)两个证型组。对两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33例)进行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的阴虚风动组和风痰瘀阻组的TG、TC和LDL—C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两中医证型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的阴虚风动组和风痰瘀阻组的HDL—C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两中医证型组之间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与血脂代谢紊乱有关,风痰瘀阻是脑梗死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关键病机。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病”范畴。对本病辨证分型的方法很多,目前应用较多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国家行业标准,分9个证型进行辨证;二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颁布中风病辨证标准,分6个基本证候。这两个辨证分型标准都是临床和科研成果的总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的MRI影像学依据。方法:分析90例腰间盘突症患者临床资料及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常规腰椎MRI影像学表现中的椎间盘本身的改变、椎体及附件的改变,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影像学表现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分型包括血瘀型22例、寒湿型16例、湿热型14例、肝肾亏虚型38例,肝肾亏虚型发病率42.2%最高;血瘀型多为青年人,肝肾亏虚型多为老年人;血瘀型多为侧后突,寒湿型和湿热型多为侧旁型突出,肝肾亏虚型多为中央型突出;椎间盘突出程度分析:血瘀型最重,肝肾亏虚型最轻;椎体和附件改变情况:肝肾亏虚型最重。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椎间盘突出MRI影像学存在相关性,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腰椎间盘患者的中医分型,为临床治疗椎间盘病变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将56例肝癌患者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等证型,然后结合病灶的CT扫描,分析得出各证型的影像表现.以此为肝癌辨证分型提供新的依据,并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中医分型与CT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位于大脑半球深部白质或脑干的微小梗死,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多见。为了探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分型及CT影像之间的关系。笔者收集了来源于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32例,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均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诊断标准及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1986年6月泰安会议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选择我院门诊、急诊、住院患者共32例,年龄均60岁以上,据临床和CT扫描证实为腔隙性脑梗死。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60~80岁,平均70.3岁,既往病史:高血压18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4…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目前被认为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疾病。祖国医学重在辨证施治,而辨证过程往往缺乏有效的客观指标。目前CT/MRI在脑卒中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探讨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可为中风病辨证、诊断寻找客观化依据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永全  熊瑜  褚斐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450-1452
目的 探寻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将人选的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设正常对照组25例.对不同证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TCD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脑动脉不同血流速度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血流速度增快组以肝阳暴亢、痰热腑实型为多;血流速度减慢组以气虚血瘀、风痰阻络型为多.急性脑梗死中医各证型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肝阳暴亢、阴虚风动证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除气虚血瘀证外.脑梗死中医各证型顷内及颈部各血管的PI、RI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肝阳暴亢、痰热腑实、风痰阻络、阴虚风动证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TCD检查结果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像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广泛及时地吸取现代影像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胃脘痛的中医辨证施治 ,临床确有良效 ,但辨证分型缺乏客观的量化指标 ,更多依赖于望、闻、问、切 ,不可避免产生主观上的偏差 ,其重复性则显得更加困难。因此 ,借助现代化影像学技术 ,使其辨证达到客观化、量化 ,使其具有可重复性 ,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文就胃脘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与X线检查的相关性做了研究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观察 1999- 0 5~ 2 0 0 1- 12临床诊渐为胃脘痛的 144例患者 ,检查前由临床指…  相似文献   

14.
从实验室指标、神经影像学检查、甲襞微循环、血压等方面阐述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化指标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风病又称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上根据病理的不同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临床辨证又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中经络分为: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②风痰瘀血、痹阻脉络;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④气虚血瘀;⑤阴虚风动.将中脏腑分为:①肝火上扰清窍;②痰湿蒙塞心神;③痰热内闭心窍;④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影像学特别是CT、MRI对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较高,能够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和性质.如果能分析出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的相关联系,对于提高临床的辨证水平将是很好的辅助手段.将中医的辨证论治微观化也是中医现代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血清CRP与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辨证分为风痰瘀阻、气虚血瘀和阴虚风动型3组,每组30例.另选30名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血清CRP水平比较: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三个证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风痰瘀阻型与阴虚风动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有炎症反应参与,血清CRP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的微观变化,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微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肝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我们对61例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系统观察,以探索慢性乙型肝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兹小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1例中,男性53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岁,平均年龄31.5岁(中位数法),其中20~...  相似文献   

18.
探讨IgA肾病尿蛋白组份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IgA肾病 (IgANephropathyIgAN)尿蛋白组份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检测 6 9例IgA肾病尿蛋白组份 :免疫球蛋白G(IgG)、白蛋白 (Alb)、β2 微球蛋白(β2 MG)、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结果显示 ,不同中医证型尿蛋白组份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尿蛋白组份含量按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阳虚型逐组升高。表明IgAN尿蛋白组份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ACI)中医各证型中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探讨其对各证型ACI的防治意义。方法回顾研究152例ACI初诊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风火上炎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定量测定发病第3、7、14日的血浆D-二聚体,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I各证型在发病后第3日和第7目的血浆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在上述两个时段,ACI各证型的血浆D-二聚体升高程度各不相同,其中风痰瘀阻、痰热腑实和气虚血瘀证以痰血瘀阻为主的证型明显高于其他两型(P〈0.05);第14日,ACI风火上炎讧和阴虚风动证的血浆D-二聚体均接近健康对照组(P〉0.05),气虚血瘀证和痰热腑实证较第7日稍有下降(P〉0.05),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风痰瘀阻证较第7日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与ACI痰、瘀证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ACI分型研究和干预治疗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风辨证分型与脑部CT表现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风病又名卒中,CT表现有缺血和出血之分,临床辨证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本文就220例脑中风患者的CT表现与中医辨证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