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感性工学的威士忌酒瓶造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符合消费者感性需求的威士忌酒瓶造型设计方法。方法以感性工学理论为指导,广泛收集威士忌酒瓶的产品样本和感性语汇,并从中挑选代表性样本与感性语汇,进行威士忌酒瓶瓶身造型拆解,使用5阶语义差异(SD)量表问卷为拆解部分建立感性评量矩阵,运用数量化Ⅰ类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感性语汇与威士忌酒瓶瓶身造型设计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市场随机样本进行验证,从而指导新产品开发。结果由数量化Ⅰ类结果得知,这里拆解的威士忌酒瓶瓶身的5个形态要素项目对消费者的感性认知皆具有影响性。结论 "消费者感性认知"与"威士忌之酒瓶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助于相关企业和设计师确定产品开发方向,为同类产品提供造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詹文瑶 《包装工程》2011,32(10):93-95
从古代开始陶瓷器就是酒的最好载体,陶瓷和酒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借鉴古代陶瓷器皿造型特点,运用在现代酒瓶包装设计中是可行的,可以成为酒容器设计的新思路,提出了借鉴古代陶器造型的原则,运用重心与平衡、局部与整体、次序与节奏的视觉原理,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双重性,对酒玻璃品瓶的借鉴设计进行总体的控制和把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借鉴的设计思路,介绍了这一思路具体的设计方式和运用方法,并对成功的实列进行了分析,以求抛砖引玉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刘永红  刘磊 《包装工程》2021,42(20):330-340
目的 在消费者意识形态升级和消费市场全球化竞争发展的趋势下,应用感性工学理论探索陶瓷酒瓶的创新设计,从而迎合消费者的感性需求,提升陶瓷酒瓶的附加价值.方法 首先,利用眼动仪对陶瓷酒瓶造型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其造型关键点并计算其权重;其次,广泛收集陶瓷酒瓶样本图片,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方法进行代表性陶瓷酒瓶样本图片的提取;再次,收集并萃取相关感性意象词汇,对每个代表性陶瓷酒瓶进行感性意象评分;最后,通过量化一类理论进行造型类目与感性意象之间数学模型的构建,得出两者造型类目与感性意象关联库,并以实例分析检验数据结论的可靠性.结果 通过分析特定人群的感性需求,总结出"优雅的""尊贵的"2个意象,并基于关联库生成了具有良好评价效果的陶瓷酒瓶设计方案.结论 感性工学能够被很好地应用于陶瓷酒瓶的造型设计研究,为陶瓷酒瓶造型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辅助作用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坤  韩嘉璇 《包装工程》2017,38(14):229-234
目的帮助设计师对中国烧酒市场的酒瓶造型合理归类整理,以便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感性需求。方法以感性工学为基础,通过问卷调研和焦点团体法确定中国烧酒酒瓶造型意象的语汇和设计要素,构建数量化I类模型,再通过模型求解造型意象和各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该方法在中国烧酒酒瓶造型归类整理和再设计过程中十分有效。结论量化的模型和相关的感性分析有助于帮助设计师从一组给定的产品图像中找出造型元素的最优组合,这种方法可以辅助设计者操控组合某种特定造形要素创造出特定的意象,从而提高顾客对于酒瓶的某一特定感性意象的偏好程度。  相似文献   

5.
以陶瓷为原料的酒瓶的造型设计,在反映白酒内涵、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设计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立足于中国陶瓷文化的造型设计进行分析,并就陶瓷白酒类瓶形设计的语义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段正洁  谭浩  赵丹华  赵江洪 《包装工程》2018,39(12):107-112
目的通过研究微型汽车,进一步对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建立语义评价量表,通过分词、词频统计、分类实验、聚类分析等方法确定了7个造型风格核心语义词,作为造型设计的评价指标;在确定造型设计意向后,借助"目标权重"机制赋予各个评价指标相应的权重系数;采用对程度副词进行解释、归纳、排序的方法来划分程度层级。其次,使用语义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案进行量化测评,记录评价过程,分析评价结果。结果构建了一种以风格语义为评价指标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案评价工具,并对3款微型汽车造型方案进行了评价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论提供了一种可行、直观的评价方法,对产品造型设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TRIZ理论的汽车造型语义解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赵鹏睿 《包装工程》2014,35(2):44-47
目的克服汽车造型语义设计向TRIZ标准问题转化这一难点。方法在论证TRIZ原理应用于汽车造型语义设计可行性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应用TRIZ冲突解决原理对汽车造型语义逐一进行解读。结论列出了汽车造型语义设计TRIZ解集表,简化了应用TRIZ理论进行汽车造型语义设计的流程。  相似文献   

8.
段金娟  王可心  孟琦  陆杰欢  乔洁 《包装工程》2021,42(22):115-122, 156
目的 针对注塑机造型设计中造型意象特征表达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拓语义分析的注塑机外观造型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运用焦点小组法获取注塑机的典型样本,对其造型意象特征进行分析;其次,结合问卷调查,对所提取的造型意象特征进行可拓特征评估,得到各造型意象特征的可拓设计区间;再次,针对可拓设计区间较大的造型意象特征进行图解分析,利用图解思维,将造型意象特征转化为图解语义,结合可拓变换方法构建图解语义库;最后,将造型意象特征以图形的形式应用于注塑机的造型设计中,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选出最优设计方案,验证了该方法在注塑机造型设计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结论 运用可拓语义分析能有效提取并利用造型意象特征元素,可以为注塑机造型设计和方案评估提供具体和有效的设计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工程驱动的汽车造型特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文治  赵江洪 《包装工程》2017,38(12):141-144
目的研究汽车造型特征语义表达中的工程驱动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用户大众对汽车造型特征的工程语义认知情况,用分析法对工程语义造型对象及其认知要素属性类型进行归类,结合案例研究验证工程驱动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作用。结果分析表明,体量类型属性的造型特征对工程语义表达的贡献最大,形面属性特征次之。结论工程语义是整体汽车造型特征语义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造型设计的一个驱动来源,将工程驱动作为一个设计策略纳入汽车造型设计方法体系中,是对汽车造型设计理论和应用的有用补充。  相似文献   

10.
从青铜爵的造型文脉到现代酒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江  封冰 《包装工程》2013,34(14):65-67,91
以爵的造型语言为启示,从青铜爵的造型来源入手,分析了关于爵使用功能的不同看法,并从历史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青铜爵用途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青铜爵的造型和纹饰的发展变化入手,以产品设计的视角分析其造型特征,追溯其社会属性,为现代酒具的设计提供了造型的来源。最后以青铜爵为原型,提取其造型特点,从而对现代酒具进行探索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杨剑威  王毅 《包装工程》2020,41(8):317-322
目的为继承和发扬商代青铜酒器的典型特征,塑造出具有延续性、独特性、差异化的产品形态,满足现代消费者对酒器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方法引入形状文法的基本理论和推演机制,通过对商代和现代酒器形态特征的调研,总结并提取商代酒器的典型形态特征及符合现代消费审美需求的形态要素。在形态推演过程中结合审美意向、尺寸等主客观约束条件,以现代酒器中的瓶、壶、杯和温酒器为例展开形态设计推演。结论构建了酒器形态融合推演设计模型,通过实践案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降低了形态创意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型和模糊性,同时将商代青铜酒器特征元素融合现代酒器特征及审美趣味进行传承与创新,既丰富了现代酒器设计的文化内涵,又为同类产品设计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撑和过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税梦瑶  姜龙 《包装工程》2016,37(12):53-56
目的对川酒海报设计中的文字变形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阐述文字元素在川酒海报设计中的美学表现,指出文字变形应用在海报设计中的重要性。结合目前市面上川酒海报设计的现状及问题,从文字图形化、分解与重构、文字渐变、文化联想4种设计手法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善建议。结论文字变形应用是川酒海报设计的一种重要创意方式,设计师应采用艺术的文字变形手法,结合产品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创作出符合时代与受众需要的海报作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白酒创意包装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中国白酒创意包装设计大赛"1 700多件参赛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白酒包装在选材、造型和装潢上的主流趋势,即选材的多样化、造型的创意性、装潢的多元化等,但这些作品也反映出中国白酒包装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追求快捷的程式化设计,忽视对工艺技术的考虑,对酒包装文化理解浅薄等。从参赛作品中可以发现,中国白酒包装未来发展趋势为:强化包装的互动、体验、参与性设计,采用智能化包装技术,关注流行文化、发挥包装文化的引领作用,加强传统元素的时尚化。  相似文献   

14.
徐刚  张玲玉  李诗玥  魏巍 《包装工程》2021,42(24):394-400
目的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群体逐步追求品质化的生活,消费所带来的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填补,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然而,如今白酒外包装一成不变的视觉刺激已经使购买者麻木,无法满足其消费需求,且同质化严重的外包装,也无法突显品牌特点。因此,面对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有必要在实现包装的主要功能时,对其进行再设计。方法 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利用格式塔理论对白酒外包装现有产品外形进行提取分析,采用眼动实验探究,分析消费者对白酒外包装品牌品名的重视,以及不同白酒包装外形对消费者的视觉引导趋势。结果 得出白酒外包装对消费者视觉引导的3个规律性特征。结论 针对目前同质化严重的外包装设计,基于品牌文化、消费者心理需求等感性视角,与用户视觉流向特点等理性因素,总结白酒外包装形态对视觉引导的基本规律,并通过该规律对白酒外包装进行差异化设计,达到白酒外在品牌品名优先识别与内在文化突显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井溶 《包装工程》2018,39(24):115-119
目的 探究中国传统绘画意象表现理论在包装设计中的当代转换。方法 基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价值,利用意象造型创新图形设计,以再现物象为基础,使白酒包装造型设计有了突破和发展。在中国绘画意象表现中,对意境的追求植入包装设计对品牌文化的传达。将散点透视中的时间元素与笔墨线条的意象表现引入白酒包装设计,丰富其表现形式。在白酒包装色彩表达上,将中国画中对墨的运用引入包装色彩设计,使用最少的颜色表达自然万物的绚丽多彩。结论 利用跨界思维,在白酒包装设计中引入传统绘画意象表现理论,使白酒包装设计在外形和色彩搭配运用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并且将设计师对中国白酒品牌文化内涵的关注和传承上升到了一个重要高度。  相似文献   

16.
付莎莎 《包装工程》2017,38(14):64-68
目的受文化产业的启发,研究如何从跨学科的创意角度去审视李白酒诗文化,并将其运用于文化创意设计。方法借助文化创意设计的交叉研究方法,提炼出李白洒诗文化的文化创意设计点。结论受文化产业影响,在新的时代应从多个角度重新提取李白酒诗文化,包括诗文文化、酒文化、风雅文化、美学文化等内容,并实现这些文化在酒类用品设计中的再现,同时,提出李白酒诗文化的意象、意境在酒类用品设计中的再现。  相似文献   

17.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程情境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夏梦  吕健  李曦 《包装工程》2016,37(14):135-139
目的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为了使文化创意更好地融入到产品中,有效地提高用户对文化产品的满意度,提出基于文化情境的产品设计过程方法。方法对文化产品设计过程情境建模方法进行分析,建立设计过程中的需求情境模型,运用图解思维、任务分析、情境构筑、语义差异法、感性工学和意象尺度等设计方法,建立文化情境转移模型,基于可拓学的方法提出优度评价方法,以推进方案群的优化设计。结论以酒瓶设计为例,对设计方法进行验证,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贺改梅  王时英 《包装工程》2021,42(10):157-162, 185
目的 把认知耦合理论引入产品形态设计中,得出符合认知耦合理论的设计方案.方法 首先通过语义差分法获得产品目标感知意象,依据意象词汇寻找仿生对象,能够同时实现形态耦合和语义耦合;其次通过拓扑结构的方法对生物原型进行特征层次分析,筛选最强特征,通过拓扑权值和拓扑相似度得出最佳仿生形态,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定耦合度,确定设计方案.结果 仿生鹦鹉鱼形态,分析特征拓扑图与结构特征,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加湿器设计方案,实现了造型认知耦合与语义认知耦合.结论 将认知耦合理论与仿生设计结合作为此次设计理论总结的设计方法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可以满足产品造型需要,也可以满足加湿器的语义需求,这是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具有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远利  涂细凯  向萌  李肖 《包装工程》2022,43(4):120-127
目的 为了满足马桶座圈造型美观性与使用舒适性的两者要求,提出一种将造型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相融合的综合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根据感性工学原理归纳出马桶座圈造型的设计要素,初步设计了8种马桶座圈的造型方案,并采用语义差异法对各个方案进行美观性感性意向评估,挑选了4种偏向于美观的造型方案,同时与人体模型装配进行有限元分析,以获取人体与马桶座圈之间的接触压力,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设计方案的均值与压力数值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最优设计方案,最后通过30名测试者对最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测试。结论 实验测试的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近乎吻合,表明了运用感性工学与有限元分析的综合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设计师设计出造型美观且使用舒适的产品,为相关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