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童血氨基酸谱、血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及血总必需氨基酸/血总氨基酸比与成人的差异,探讨儿童时期氨基酸-蛋白质代谢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改善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营养问题,纠正某些影响儿童营养平衡的误导,并指导临床医师对患病儿童重视必需氨基酸的均衡补充,避免非必需氨基酸的过度补充,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方法采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24例健康儿童,39例成人血清氨基酸水平进行检测。对儿童与成人血清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水平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血必需氨基酸水平大多明显低于成人。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的组问比较,t值2.329~11.26,P〈0.05~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亮氨酸和组氨酸在儿童与成人之间差异不显著,而苯丙氨酸则为儿童高于成人,t=7.473,P〈0.01。儿童血非必需氨基酸水平大多高于成人,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酪氨酸、鸟氨酸、精氨酸为儿童高于成人,t=2.305~6.991,P〈0.05~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只有胱氨酸和脯氨酸为成人高于儿童,t=3.681~3.88,P〈0.05~0.01。丙氨酸在儿童组与成人组问无差异。儿童血总必需氨基酸低于成人,t=10.8,P〈0.01,总非必需氨基酸高于成人,t=3.3,P〈0.01。结论儿童血氨基酸代谢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与成人相比,儿童血必需氨基酸较低而非必需氨基酸较高。儿童饮食应重视必需氨基酸的补充和饮食结构的均衡。对患病儿童,更需重视必需氨基酸的补充,避免非必需氨基酸的过度摄入。以此指导儿童保健及临床治疗,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病儿预后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测定37例1~4岁健康儿童21种血浆游离氨基酸值(PFAA).其中丙氨酸(ALa)、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u-n)浓度较高,约占氨基酸总量的40%.本文结果显示4岁以下儿童血浆游离氨基酸值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别;提示儿童时期血浆游离氨基酸利用率相似.其中某些氨基酸比例值、如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为1.5,丙氨酸/苏氨酸为2~3.0,丙氨酸/亮氨酸为2~2.5,丙氨酸/支链氨基酸为0.6~0.7,苯丙氨酸/酪氨酸与甘氨酸/缬氨酸均为1,可作为诊断营养不良的参数  相似文献   

4.
成人与儿童流行性腮腺炎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逐渐增多 ,为此我们对成人与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以探讨成人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我科 1 998~2 0 0 0年住院病例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传染病学》[1] 。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进行分组 ,年龄大于 1 6岁的为成人组 ,小于 1 6岁的为儿童组。其中成人组共 2 1例 ,男 1 1例 ,女 1 0例 ;年龄 1 6~ 43岁 ,平均 2 8.8岁。儿童组共 2 7例 ,男 1 2例 ,女 1 5例 ;年龄 4~ 1 5岁 ,平均 8.6岁。1 .2 统计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预防接…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成人与儿童皮肌炎首发症状、并发症、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差异,从而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资料完整的122例皮肌炎患者(儿童25例,成人97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精确概率法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儿童皮肌炎患者组面部紫红色水肿斑、甲周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钙沉着症、血沉加快的发生率均高于成人皮肌炎患者组,而关节痛和肿瘤、间质性肺炎和心脏损害的发生率低于成人皮肌炎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患者出现面部紫红色水肿斑,甲周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应警惕发生皮肌炎的可能性,一旦确诊应及早治疗,缓慢减药避免发生钙沉着症;对于成人患者,应系统检查排除内脏肿瘤,严格监控是否合并心脏和肺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对224例SLE患者(成人160例,儿童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中儿童的口腔溃疡、皮肤血管炎、肺部受累、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肾脏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5),而关节肌肉损害、蝶形红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P〈0.05);实验室检查中儿童补体降低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5)。结论:儿童SLE发病多不典型,易误诊,而且系统损害较成人严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8.
儿童与成人HBVM血清学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在诸多感染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模式仍然是常用的评价患者疾病状态的重要指标。儿童在乙肝病毒感染时间以及机体免疫力方面,与成人比较,都有一些差别,其血清学模式亦有区别。现将作者所取得的461例儿童与2139例成人...  相似文献   

9.
吴嗣泽  张建辉  黄利 《西部医学》2009,21(1):108-109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肝脏背向散射积分(IBS)差异及意义。方法用IBS技术对正常成年人和儿童各30例的肝脏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人和儿童肝脏IBS值分别为(23.3±2.3)dB和(23.1±1.9)dB,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正常成人与儿童肝脏的IBS基本一致,检查时可以不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创伤后血清氨基酸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0例较严重创伤患者,伤后1、3、5、7、9日,进行血清17种氨基酸浓度检测。以60名健康人血清氨基酸谱为对照。结果伤后第1日总氨基酸降低了33%。其中必需氨基酸降低了19.5%,非必需氨基酸降低了13.5%。后者恢复缓慢,是总氨基酸不能恢复平常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增加非必需氨基酸补给,将有利于创伤的恢复。枝链氨基酸伤后第1日明显下降,到第3日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并持续到第9日。作者认为这种现象,是机体一种保护状态。提出伤后1~3日,输注高枝链氨基酸溶液,可促进正氮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氧调节蛋白150(oxygen-regulated protein 150,ORP15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30例体检正常者血清中的ORP150含量,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ORP150的水平7.06±0.56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1±0.28ng/ml(P<0.05);胃癌患者中Ⅲ、Ⅳ期血清ORP150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中低分化组血清ORP150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5);血清ORP150水平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P<0.01);淋巴结转移组血清ORP150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而血清ORP150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无关。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ORP150水平增高,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王晓  刘凡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3):376-377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6、1L-8、TNF—α、IL-10在酒精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及健康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细胞因子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期患者IL-6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L-8、TNF—α略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IL-10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IL—10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IL-6、IL-8、TNF—α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加重,细胞因子IL-6、IL-8、TNF-α逐渐升高,细胞因子IL-10无明显改变,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进行细胞因子检测,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董怀平  李庆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660-166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IL-6水平变化的发生机制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院经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1岁~79岁;入院后于48h内(急性期)、第7天(亚急性期)、第21天(恢复期)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瘦素、IL-6的水平,同时检测对照组30例健康成年人血清瘦素、IL-6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组急性期、亚急性期、瘦素、IL-6水平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恢复期瘦素、IL-6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高瘦素,其水平随着患者的康复而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钙、镁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钙、镁(Ca2+、Mg2+)含量的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37例ACI患者发病早期及治疗2周后血清Ca2+、Mg2+含量,并与31例健康中老年人进行对照。结果:梗死组血清钙、镁含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梗死组中轻、中、重3型比较,其血清Ca2+、Mg2+含量梯度为重型<中型<轻型(P<0.05,P<0.01),治疗2周后,血清Ca2+、Mg2+含量有较大程度回升(P<0.01)。结论:ACI早期血清Ca2+、Mg2+含量均明显降低,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随病情好转,血清Ca2+、Mg2+含量回升,因此,血清Ca2+、Mg2+含量可作为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代雪梅  刘丹  刘凤 《医学综述》2013,19(8):1514-1516
目的探讨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6例甲亢男性患者,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甲亢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男性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性激素水平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胆红素(BIL)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6例不同类型ACI患者,包括轻型(40例)、中型(32例)、重型(24例)设为ACI组;93例正常人设为正常对照(NC)组。两组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并计算间接胆红素(IBIL),其中ACI组患者于入院后48~72h检测。随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ACI组血清BIL水平(包括TBIL和IBIL,下同)显著低于NC组(P<0.05),ACI组重型患者更为显著(P<0.01)。ACI组内重型患者较轻型血清BIL水平显著降低(P<0.05);轻型患者仍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ACI组与NC组、ACI组内轻、中、重型患者的血清DBIL水平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血清BIL可能参与ACI的病理过程。血清BIL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ACI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灶范围及预后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生化观察指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糖尿病人血清果糖胺与葡萄糖的关系,对60名各型糖尿病人血清中果糖胺(FMN)和葡萄糖(Gluc)进行了测定比较,并用23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FMN与0luc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不受Gluc临时波动的影响,糖尿病人FMN较正常人有明显的升高。  相似文献   

19.
我院对90例(150耳)耳聋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中青年组中,Ⅰ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老年组中,各波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期延长,或Ⅲ—Ⅴ峰间期大于Ⅰ—Ⅲ峰间期。两个年龄组中各波出现率也各不相同。该检测可帮助临床医师了解耳聋的部位,病因,从而为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