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和锐30与预混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比较诺和锐30与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与诺和灵30R对照组.治疗12周后,观察两种治疗方案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诺和锐30组FBG、2hPBG、HbAIC降低显著优于诺和灵30R对照组(P〈0.01)。诺和锐30组中有1次轻度低血糖,诺和灵30R对照组有4例出现轻度低血糖。结论:应用诺和锐30每日1-2次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控制血糖,疗效优于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  相似文献   

2.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琴 《海峡药学》2009,21(6):157-158
目的比较两组人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和可溶性人胰岛素(诺和灵30)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6年2月-2008年2月对本院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诺和锐30以及诺和灵30治疗前后测定三餐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mC),并记录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血糖均有显著降低,诺和锐组餐后血糖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诺和灵组.且诺和锐组每日所需胰岛素剂量低。诺和锐组餐后血糖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诺和灵组,且诺和锐组每日所需胰岛素剂量低,低血糖发生率少。结:呛诺和锐能更好地降低餐后血糖。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135-136
目的比较双时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与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每天两次的注射方法,选取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和诺和灵30R治疗组,进行为期30d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4个时点的血糖(空腹及三餐后2h)、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诺和锐30治疗组空腹、三餐后血糖水平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诺和锐30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诺和锐30在疗效及安全性更优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4.
崔巍  彭六保  冯琼  鲁琼 《中南药学》2010,8(10):783-786
目的比较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与人胰岛素(诺和灵R)分别应用于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58例住院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诺和锐组和诺和灵R组,胰岛素泵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每日3餐前后和睡前血糖,血糖达标所需天数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3餐前和睡前血糖下降,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诺和锐组FBG、PBG 2 h及全天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均短于诺和灵R组(P〈0.01),餐后血糖指标好于诺和灵R组(P〈0.05),胰岛素用量低于诺和灵R组(P〈0.05)。结论用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及诺和灵R均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得到良好控制,但诺和锐对餐后血糖控制更理想,血糖控制达标所需时间更短,所需胰岛素量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R)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R组和诺和灵30R组各18例,诺和锐30R为餐前即刻皮下注射,诺和灵30R组餐前30min皮下注射2次/d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诺和锐30R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诺和锐30R所需剂量较诺和灵30R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诺和锐30R和诺和灵30R均可安全有效的降低血糖,诺和锐30R能更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反发生率,减少胰岛素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锐)+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得时)与诺和锐30每天2次注射法强化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来得时组30例和诺和锐30组26例,监测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1周和治疗1个月后FBG、2hP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来得时组达标时间短于诺和锐3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可作为基层医院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强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诺和锐30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简称治疗组)诺和灵30R组(简称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其降糖效果。结果治疗组三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安全性及依从性好,较适合老年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诺和锐30治疗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两组:治疗组控制血糖应用诺和锐30,对照组控制血糖应用普通胰岛素,防止感染两组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2%,两组疗效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诺和锐30治疗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诺和锐30每天3次强化治疗与传统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15例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II组)15例,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使用剂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诺和锐30组餐后血糖较MSII组更明显,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控制血糖更安全、有效,且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各30例。诺和锐30组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诺和灵30R组每日早晚餐前15~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结果两组患者胰岛素治疗后FBG、2hPBG及HbA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诺和锐30组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自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诺和锐30组空腹血糖下降幅度高于诺和灵30R组。诺和锐30组低血糖(〈2.8mmol/L)发生率显著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诺和锐30可模拟人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实现更佳降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为DM患者提供了方便、安全、灵活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王苏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87-3389
胰岛素注射是治疗皂糖尿病的主要方式之一,持续皮下胰岛素泵输注是目前最接近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法,目前在我国已逐渐开始应用。本研究观察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罗芳涛 《海峡药学》2008,20(12):124-125
目的观察诺和锐30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治疗组用诺和锐30与罗格列酮4mg·d^-1,对照组单用诺和锐30治疗,根据病情调整用量。随访12周,观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指标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诺和锐30联合罗格列酮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与罗格列酮联合治疗有协同降糖效应,可减少每日胰岛素剂量,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赵书芳 《河北医药》2014,(14):2133-2134
目的对比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观察组),诺和灵30R组(对照组),每组64例。2组分别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4个时间点与治疗前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早、晚餐后2h血糖(2hFP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例数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病的降血糖作用均有疗效,但诺和锐30降血糖疗效更好、更平稳,尤其对晚餐后2h血糖。并且还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例数和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诺和锐30治疗口服降糖药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135例血糖控制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68例)与诺和锐30治疗组(6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HbA1c变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各监测点血糖及HbA1c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低血糖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诺和锐30都能有效控制血糖,两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且相近。  相似文献   

15.
李玉秀 《药品评价》2023,(4):391-394
门冬胰岛素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适用于成人、青少年和儿童糖尿病患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患者依从性,给患者带来多重获益。本文结合2021版《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的更新亮点,重点总结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在强化治疗临床实践的证据和应用策略,从而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各级医疗机构的规范使用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参考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对三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药物的经济学进行分析。方法:将150例糖尿病患者按数字随机原则分为胰岛素注射液组、甘精胰岛素组及诺和锐组三组各50例,胰岛素注射液组采用人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甘精胰岛素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诺和锐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结果:治疗期间,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C/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三组临床疗效比较C/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组与诺和锐组比较C/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注射液组C/E值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三种药物在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相当的情况下,采用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药物经济学价值更为理想,可为临床建立更优化的糖尿病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胰岛素泵输注入胰岛素;治疗组3餐前注射诺和锐30,晚12时加1次中效胰岛素。根据血糖结果设定诺和锐总量,初始剂量比常规人胰岛素用量减少25%,血糖控制满意时检测4次血糖作为观察值进行比较。两组疗程均为7~10d。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空腹2h血糖(7.35±2.33)mmol/L,早餐后2h(11.37±1.29)mmol/L,午餐后2h(9.38±1.27)mmol/L,晚餐后2h(10.9±2.37)mmoL/L;治疗组分别为(4.51±1.22)、(7.83±2.31)、(6.71±2.52)、(8.18±1.28)mmol/L。治疗组24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者少(P〈0.05)。结论诺和锐可有效控制24h高血糖、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使用方便,餐前或餐后注射均可达到良好效果;可显著减少胰岛素用量,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诺和灵30R与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 A组患者利用诺和灵30R进行治疗, B组患者利用诺和锐30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血糖值都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餐后2 h FPG下降值比较, B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 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诺和锐30进行2型糖尿病的治疗,可以有效快速降低患者血糖,缓解患者血糖升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诺和锐30R组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使用胰岛素种类的不同分为诺和锐30R组与诺和灵30R组,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睡前血糖、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使用诺和锐30R组餐后血糖下降更为突出。诺和锐30R组的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少于诺和灵30R组。结果诺和锐30R组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诺和锐30R的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阚全娥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2):12-13,16
目的观察诺和锐30(双时相门冬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52例需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应用诺和锐30,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均为每日两次皮下注射。应用12周,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中餐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中餐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的空腹血糖、中餐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值差异不明显(P〉0.05),而餐后血糖的下降值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治疗组的餐后血糖有明显降低,而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对空腹血糖、中餐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亦有降低,是2型糖尿病尤其以餐后血糖高为主的患者更适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