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对实现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其升压性能的计算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定量计算了升压效果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实验对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效果随低压进口水 的增加而降低,随混合腔出口截面积的减少而增加,随高压蒸汽压力的增加和低压进口水流量的增加均有一个最佳值,本实验得到的升压比最高可达2.1:1。  相似文献   

2.
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在不同的混合腔喉部直径,喷嘴前蒸汽压力,进水流量下,实验研究了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装置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的最大无量纲升压系数为2.4;混合腔喉部趱戏增大,其升压效果下降;引射率及蒸汽压力增加,其无量纲升压系数都将增大,这些结论对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装置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不同地区供暖系统对供回水温差的要求绘制出了最小供回水温差曲线,发现随着室外计算温度的升高,供回水最小温差由6 37℃逐渐增大至14 13℃;某一确定地区供暖系统供回水温差随着室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现有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应用于供暖系统时,针对其存在不能满足整个供暖期供回水温差要求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两级进水对现有升压装置进行性能改进,根据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其升压、加热性能计算数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其用于供暖系统的性能.研究与计算结果表明:当进汽压力在0 3~0 6MPa之间变化时,两级进水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供水压力高于0 4MPa,供回水温差在14~25℃之间,满足供暖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两相流极限升压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极限升压能力计算数学模型.计算及研究表明:极限升压能力随变截面混合腔喉部直径、被升压的低压水流量和蒸汽喷嘴压比增加而降低,随环形水喷嘴间隙的变化出现了最小值;计算得出变截面超音速汽液两相流装置的极限升压能力可达26;在设计升压装置时应尽可能选取较大的蒸汽喷嘴压比和较小的环形水喷嘴间隙。同时给出了变截面混合腔喉部直径的设计原则。研究结果对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技术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饱和蒸汽在高速过冷水射流外凝结换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高速过冷水射流外饱和蒸汽的凝结换热过程,在研究中,采用标准的k-ε紊流计算模型,两相界面上采用了凝结换热边界条件,并考虑了蒸汽凝结造成的相界面处的法向速度,计算表明,凝结换热强度完全由高速过冷水充中的紊流运动决定,其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可以达到1.0MW/(m2,℃),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HTR-10蒸汽发生器试验回路及其水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MW高温气冷堆(HTR-10)蒸汽发生器的两相流动稳定性问题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文中分析了HTR-10蒸汽发生器恒热流和强迫循环一次热源的静态水动力特性。论述了用恒热流所得判别各类稳定性准则作为He加热的HTR-10蒸汽发生器设计依据是不足的。有必要进行He加热HTR-10蒸汽发生器工程模型两相流稳定性试验。还介绍了HTR-10蒸汽发生器工程模型试验回路及本体,以及在该试验回路上预期达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评价蒸汽动力循环经济性的新指标──回热作功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将回热作功比用作评价蒸汽动力循环经济性指标的可行性,从而把热力系统的综合回热效果与机组的经济性指标联系起来.经过严格的推导,提出相应的算法模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评价蒸汽动力循环经济性的新指标—回热作功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将回热作功比用作评价蒸汽动力循环经济性指标的可行性,从而把热力系统的综合回热效果与机组的经济性指标联系起来。经过严格的推导,提出相应的算法模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欠热沸腾两相热声效应的实验研究及声压波动时序的动态数据采集,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建模,建立近似AR时序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系统声压波动时序的自回归功率谱并分析其频谱特性,发现了管内欠热沸腾热声振荡的“频率聚合”特性;近似验证了系统“声放大”区的存在,揭示了系统自组织的非线性发展过程和自激振荡特征,最后,探讨了时序模型的应用--声压波动时序的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0.
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两相流升压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在变截面通道中的升压过程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汽液两相流的压力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变截面通道中超音速汽液两相流的压力分布与出口压力、进水流量无关,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进水温度和进汽压力,同时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在变截面通道的渐缩部分的压力可以近似认为不变,凝结激波发生在变截面通道的喉部等,这些研究结果对该技术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斯特林循环进行了分析,并同压缩式制冷循环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工作介质为双相双组分的新型制冷循环,并将其应用于普冷。新型循环的提出为制冷行业开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模块化高温气冷核反应堆是一种安全性好、可用于高效发电和提供高温工艺用热的先进核反应堆,是国际核能领域第4代核能系统中6种备选堆型之一。将模块化高温气冷堆技术与目前已经成熟的超临界蒸汽动力循环技术耦合,发电效率将达到45%以上,比目前在役的压水堆核电站效率(33%左右)高出30%以上。我国已经掌握了模块化高温气冷堆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也已经掌握了超临界蒸汽动力循环技术;具备条件研究建造高温气冷堆超临界蒸汽动力循环电站,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的超临界核电站。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离流动模型模拟了波形板汽水分离器内的汽水两相流动,对波形板内液滴的运动轨迹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了波形板汽水分离器内流动的压力损失随通道结构参数和流动参数的变化情况.计算中,采用“隔离”无流动部分的方法建立实际流动区域.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Most previous studies on helical tube two-phase flow stability[1] have used electrical heatingand large diameterhelical ( helicaldiameter>1 m)tubes.The small helicaltube combined structure wasselected for the design of the 1 0 MW HighTemperature Gas Cooled Reactor ( HTR- 1 0 ) once-through steam generator. Once- through steamgenerators with small helical tube units have manyadvantages. The steam generator ( SG) can bebuiltin parts,which can be maintained orreplacedseparately a…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150~350℃中低温余热蒸汽低沸点有机工质联合循环(S-ORC)发电系统数学模型.比较了相同热源条件下,水蒸气朗肯循环(SRC)、有机朗肯循环(ORC)及S-ORC三种发电系统的热效率、效率、运行压力、发电量.结果表明:150~210℃热源条件下,ORC有着最高的热效率、效率和发电量;210~350℃热源条件下,S-ORC的各项性能有优势,其热效率和效率均高于SRC和ORC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自转塑料扭带的污垢自动清洗原理 ,模拟试验表明本研究设计的清洗扭带可以满足电厂汽轮机组冷凝器的污垢清洗要求 ;同时简述了自动清洗扭带的传热强化功能及其实测结果。通过传热学计算讨论了不同厚度污垢对运行真空度的影响 ,且举例分析了采用自动清洗扭带后发电机组的预期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从压力降型脉动发生的机理方面作了分析,用小扰动法计算了压力降型脉动发生的界限,同时用试验数据加以验证,还比较了3种不同布置的U型管的脉动界限。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气,液-液及气-液系统研究了一类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T型管混合器的压降,发现其压降主要与两股混合物流的动量比有关,与物性基本无关,模拟计算了气-液系统的压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9.
对联合循环的蒸气系统进行了热力分析和推导,提出了作功系数的概念,进而建立起联合循环蒸气系统局部定量的新方法,并用它对实际蒸气系统的偏差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为联合循环蒸气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