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Planning》2014,(28):43-46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30例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和联合组各15例。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持续经过中心静脉泵入咪达唑仑,联合用药组加用瑞芬太尼12μg/(kg·h)。比较镇静镇痛效果和对持续静脉泵入药物剂量的影响。结果:咪达唑仑和瑞芬太尼联合静脉泵入获得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咪达唑仑组;并且达到相同镇静镇痛效果下静脉泵入药物剂量明显减少,用药量、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咪达唑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静脉持续泵入镇静镇痛疗效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0):17-18
目的:对比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自动导管阻力补偿技术(ATC)与压力支持通气(PSV)对自主呼吸试验(SBT)及拔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撤机标准。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TC组与PSV组,每组50例。ATC组撤机过程中接受ATC治疗,PSV组撤机过程中接受PSV治疗。对比两组撤机过程中SBT通气参数及拔管相关情况。结果:ATC组成功拔管46例,PSV组成功拔管38例,ATC组拔管成功率明显高于PSV组(P<0.05)。在1 h通气过程中,两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呈现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RR、HR、SBP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T的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及浅快呼吸指数(RS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C组吸气峰流速(PIFR)、气道峰压(PIP)及呼气达峰容量比(VPEFR/VTE)均低于PSV组,而呼气峰流速(PEFR)高于PS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C可在不影响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有效提高拔管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SBT结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9):122-124
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不同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SV组(采用ASV模式通气)和SIMV+PSV组(采用SIMV+PSV模式通气),每组24例。比较两组使用通气模式前后RR、HR、p H值、Pa CO2、Pa O2、BNP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通气时间和平均调机次数。结果:通气后两组RR和BNP水平均低于通气前,且ASV组降低更为明显,ASV组调机次数低于SIMV+PSV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V模式和SIMV+PSV模式均能有效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频率和降低BNP水平,且对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不大,其中ASV模式优于SIMV+PSV模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5):38-39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住院且行机械通气治疗需要镇静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镇静剂的不同分为丙泊酚组(50例)、右美托咪定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负荷量,之后微量注射泵泵入,采用Ramsay镇静评分,镇静深度2~4级,每2小时评估1次。观察各组患者镇静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及潮气量变化,记录镇静剂的应用时间及机械通气的应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用药2 h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潮气量(VT)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但用药2 h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用药前后的呼吸频率(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用药2 h后的RR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 h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镇静剂持续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均可有效镇静,提高PaO2。两种镇静剂对呼吸、循环都有影响,但是右美托咪定对呼吸影响小,对循环的抑制同丙泊酚比较无差异,且能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缩短镇静剂持续应用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9):109-111
目的:探讨持续镇静镇痛对PICU患者镇静镇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36例PICU患儿进行持续的镇静镇痛治疗,观察其镇静镇痛效果、呼吸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等。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躁动反应得到有效抑制,具有较为理想的镇静效果,同时治疗后Ramsay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和治疗后镇静效果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h后患儿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用药24h后达到充分的镇痛效果;患儿经持续镇静镇痛治疗,心率、血压、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气状态有所改善。镇静镇痛后,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谵妄和低血压,患儿人机对抗、气管插管脱管率和非计划性拔管比例都较低。结论:对PICU患儿进行充分的持续镇静镇痛可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7):59-60
目的:探究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啶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咪达唑仑组(n=60)和右美托咪啶组(n=60),分别比较两组镇静效果,用药前后的血气分析,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撤机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咪达唑仑组镇静有效率95.00%(57/60)与右美托咪啶组镇静有效率96.67%(58/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动脉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均较用药前改善(P<0.05),而用药后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撤机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咪达唑仑组(P<0.05);右美托咪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相当,并且右美托咪啶可缩短停药后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撤机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无呼吸抑制,不良反应较少,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58-6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2例,根据患者应用通气方式分为有创机械通气组(对照组)及无创正压通气组(观察组),两组各36例。评估两组通气4 h和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气4 h的Pa O2、Pa CO2和Sa O2分别为(82.77±1.68)mm Hg、(57.80±1.13)%、(77.19±5.46)%,通气24 h分别为(92.48±1.41)mm Hg、(49.85±1.02)mm Hg、(93.83±6.07)%;对照组通气4 h的Pa O2、Pa CO2和Sa O2分别为(91.43±1.92)mm Hg、(52.37±0.81)mm Hg、(81.31±6.68)%,通气24 h分别为(94.55±1.30)mm Hg、(50.34±0.89)mm Hg、(94.02±7.96)%,两组比较通气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气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VAP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19±0.46)d,低于对照组的(21.31±0.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可以有效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4):53-54
目的:分析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患者96例,检测并记录所有患者自主呼吸试验(SBT)前24 h(T0)、行3 min T管试验前(T1)、撤机后1 h(T2)、撤机后12 h(T3)、撤机后24 h(T4)、撤机后48 h(T5)血浆ANP水平和尿量。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血浆ANP水平和尿量,并分析血浆ANP与尿量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T1~T5 ANP与尿量均低于T0(P<0.05),T1~T3 ANP逐渐下降(P<0.05),T1~T4尿量逐渐下降(P<0.05)。撤机失败组撤机前ANP与尿量均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撤机后,撤机失败组ANP与尿量低于撤机前,而撤机成功组仅尿量低于撤机前(P<0.05)。撤机前ANP与尿量呈正相关(r=0.567,P<0.05)。结论:血浆ANP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前后发生明显变化,可将血浆ANP作为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并依据血浆ANP水平对尿量进行干预,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105-1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AECOPD患者镇静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AECOPD并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42例,按照镇静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两组镇静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后,两组HR、RR、Paw均低于治疗前,SaO2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R、R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后唤醒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心率过快、心率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AECOPD患者的镇静效果显著,患者无呼吸抑制,更易唤醒,其机械通气与ICU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是较为安全有效的镇静剂。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0):84-87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结合护理干预对其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ICU住院接受机械通气患者3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153例)。对照组单纯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早期活动,比较两组ICU机械通气各时间段谵妄发生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两组ICU机械通气8 h内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住ICU 8~48 h、>48 h及ICU住院期间谵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谵妄首次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花费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基础上结合早期活动利于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谵妄的发生,有效缩短患者谵妄发生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干预效果较单纯实施护理干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