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维生素D缺乏被认定为工业化城市中儿童流行性佝偻病的病因。这个发现导致了多种食物的营养强化,并解决了一个与雏生素D相关的重要健康问题。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缺乏和不足与各年龄段人群的其他病理状态有关。在骨骼发育、骨健康保养和神经肌肉功能方面,维生素D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衣明纪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0):753-757
 目的 介绍近年来维生素D(VD)的功能、维生素D缺乏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以及儿童期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状况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分析与归纳。结果 维生素D除具有经典的调节钙磷平衡和维持骨骼健康的作用外,还具有广泛的骨外生物学效应,如调节免疫、抗肿瘤、防治代谢综合征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等;儿童期维生素D缺乏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维生素D应用状况不理想,维生素D缺乏仍然是全球性的营养问题。结论 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健康关系密切,合理应用维生素D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澳大利亚科学家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吃3~4个圆蘑菇(也称白蘑菇,钮扣蘑菇)就可以补充一天所需的维生素D。根据美国健康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600国际单位(15微克)的维生素D。澳大利亚悉尼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澳洲骨骼与矿物质协会前会长丽贝卡·梅森教授发现,像人类一样,圆蘑菇  相似文献   

4.
陈云志  张军平  秦钟 《中医药学刊》2010,(12):2621-2623
随着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研究的深入,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异常表现出典型中医肾虚症状:骨骼发育不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斑秃,耳鸣耳聋,生殖能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呼吸道上皮异常等,结合其他资料更进一步表明,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在体内作用与中医肾藏象非常接近,为此,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可能与中医肾藏象相关的假说,为中医藏象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用现代医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中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佝偻病为卫生部重点防治四病之一,是婴幼儿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本病的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而使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以致骨骼发生病变。同时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学刊》2010,(5):1063-1063
过去多项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症会影响骨骼发育并引发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但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项,维生素D缺乏症还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四月 《家庭中医药》2003,10(11):55-55
人体内的维生素D主要与钙和磷的代谢有关,其中维生素D3在体内骨骼组织的矿物质转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钙与磷的吸收,还能使钙和磷最终形成骨骼组织的基本成分。但维生素D3并不能直接发挥作用,而必须先经过代谢转化成为具有活性的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才能发挥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属人体内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大多通过进食或照射阳光后获得,与肝、肾、甲状腺系统密切相关。维生素D不仅能改善骨骼系统疾病,还对结直肠癌等危重疾病有着正向调节作用。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中医"肾精"与维生素D轴在获取来源、调控机制及治疗效用等方面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且补肾疗法对于改善结直肠癌术后预后有着较好的疗效。据此推测,中医补肾疗法可能是通过调节维生素D轴治疗结直肠癌,维生素D轴可能是补肾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认为肾虚喘者调补肾精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哮喘、机体发育迟缓等疾病。现代研究发现,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大多有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除能调节钙、磷平衡外,对呼吸、生殖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均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前期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肾藏精主纳气之间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调节维生素D轴可以作为治疗肾虚不纳气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范小林 《中成药》2006,28(3):335-335
新华社信息纽约2月16日电(记者范小林)一项刊登在16日《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报告指出,服用钙和维生素D补充品对老年妇女的骨骼起到的保护效果很有限。美国的这项大型报告针对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老年妇女骨骼的保护作用,共斥资1800万美元。研究显示,常服钙与维生素D的60岁以上妇女,其髋骨密度增加1%,髋骨骨折率下降21%;可是就预防全身各类骨折来说,却无统计差异。此外,服用维生素D与钙会产生明显副作用:肾结石发生率增加17%。即使如此,许多专家仍表示支持联邦对维他命D及钙的建议准则,在需要时补足标准摄取量。对年逾50的妇女,联邦准则建…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Vitamin D,VD)在钙和骨代谢中有明确的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其主要通过自分泌机制(促进基因表达)和内分泌机制(调节钙吸收)在体内发挥作用,前者在细胞内产生和降解骨化三醇,后者通过循环骨化三醇在体内发挥作用。近年来从动物及人类研究中积累的证据表明,VD作为一种新免疫调控激素不仅作用于人体骨钙代谢,还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等多种非典型机制参与机体代谢及免疫调节,几乎对机体组织均产生影响,与内分泌、自身免疫等疾病具有密切相关性,表明VD具有多种非骨骼作用,而这些作用在多种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很重要。因此,拟分析已开展的研究,对VD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及代谢综合征等常见内分泌疾病的相关性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进一步明确VD在多种常见内分泌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结果发现,多项试验研究均支持VD在内分泌疾病中的潜在作用,然而VD缺乏和内分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存在争议,研究中使用单一的血液25-羟维生素D3测量作为VD状态的指标可能无法准确呈现VD的长期水平状态,且对于VD充分性的25-羟维生素D3阈值...  相似文献   

12.
养生月报     
正维生素B_(12)可以增强脑力加拿大约克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酵母也许可以增强脑力,甚至可能对抗痴呆。酵母中高浓度的维生素B_(12)可以增加大脑中克ABA的浓度,这种物质被认为可以保护人体免患一些神经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癫痫等。维生素B_(12)在产生大量健康血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前还有研究表明维生素B_(12)还  相似文献   

13.
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个好东西,但享受不当也可以引起麻烦。譬如,过去较为流行的也被许多研究所证实的一个理论是,过多的日光照射容易致癌,尤其是皮肤癌。但是,如果不晒阳光又可能引起很多健康问题,比如抑郁、维生素D和钙缺乏。研究人员认为,晒太阳比不晒太阳更好,因为晒太阳能让人远离癌症和死亡。而这一切都与维生素D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维生素D的新作用维生素D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因而能防止佝偻病和骨质疏松。新的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能防癌治癌。维生素D的别名叫“阳光维生素”,因为皮肤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  相似文献   

14.
鱼肝油是补药吗一些人喜欢把鱼肝油当成补药来服用,这是错误的。鱼肝油含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维生素A,一种是维生素D。人体内许多新陈代谢的化学反应都必须有维生素A参加才能进行。当维生素A缺乏时,会发生干眼病、夜盲症,严重的可能导致失明。维生素D参与人体内钙的代谢,当缺乏维生素D时,小儿可患佝偻病,成人则可发生软骨病。鱼肝油可以治疗上述由于维生素A和D的缺乏所引起的病症。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D轴由活性维生素D、VDR及CYP27A1、CYP27B1、CYP24A1等酶组成,除能改善骨骼系统疾病外,还对女性生殖系统有着较好的调节作用。淫羊藿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女性不孕、月经不调、卵巢早衰等症。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淫羊藿与维生素D轴存在密切关联。据此推测,淫羊藿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维生素D轴的表达水平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维生素D轴可能是中药淫羊藿干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6.
黄油营养非常丰富,被称为奶品之冠,30千克牛奶中才能提取1千克左右的黄油。黄油中富含维生素A,它不仅仅有助于视力,还有利于拥有健康的皮肤,并且是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10克黄油足够满足一个孩子对于维生素A日常需求量的15%。黄油同样也是生成维生素D的源泉,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中钙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穴位埋线对生长期小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此方法对促进青少年骨质健康的效果。方法:选取2月龄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维生素D组(VD组)、穴位埋线组3组各6只共18只。实验组每15 d进行足三里穴位埋线1次共2次;VD组用0.066%的活性维生素D3对小鼠进行灌胃,剂量为5 ml/kg体质量,前2周于周二、四、六灌胃,后2周每天进行灌胃,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干预。结果:足三里穴位埋线对提高生长期小鼠股骨的骨密度有提升趋势,但作用有限,而维生素D的补充对骨密度提升有显著性作用;足三里穴位埋线可以很好地改善生长期小鼠股骨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结论:4周"足三里"穴位埋线对生长期小鼠骨密度提升的作用有限,但可以通过改善其骨生物力学特性来增加骨骼抵抗外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佝偻病是因维生素D不足,钙磷代谢紊乱所引起的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临床以骨骼系统发育障碍为主要特征。本病经补充钙、维生素D等治疗后,虽多数患儿可获痊愈,然而,仍有部分病例其疾状及某些检验项目得不到完全改善。笔者对这类患儿通过调理肝肾,收到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医学咨询     
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来到儿科门诊,向医生诉说;孩子已1周岁,但至今未出牙,近半个月出汗多、夜睡易惊,不知得了什么病?医生给小孩进行了详细体检,发现有颅骨软化、肋串珠、佝偻沟等佝偻病的典型体征。然后告诉她,孩子得的佝偻病(活动期)。年轻的妈妈一听,很着急,问了一系列问题: 一、什么是佝偻病,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答: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生长部分,以致骨骼发生病变的疾病。维生素D缺乏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小儿维生素D的正常需要量是每天400Iu。除维生素D制剂外,维生素D来自食物和晒太阳。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人乳,  相似文献   

20.
人体维生素D水平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有关,通过调节维生素D水平可以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干预,但运用维生素D制剂直接治疗无法确定剂量,相关研究显示中医药在调节维生素D水平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存在优势。简要论述基于维生素D关于中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