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重症心衰患者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观察100例接受CRRT的重症心衰患者治疗28d内病死率,根据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分析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共4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6.0%,其中14d内病死率为34.0%(34/100)。死亡组与存活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比例、脓毒症比例、平均动脉压水平、碱剩余(BE)、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pH、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开始治疗时间、治疗后达到液体负平衡时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RS、脓毒症、平均动脉压、pH、开始治疗时间、SOFA评分是患者死亡独立影响因素(P<0.05),合并SIRS、合并脓毒症、平均动脉压≤60mmHg、pH≤7.35、SOFA评分>10分的CRRT重症心衰患者预后较差。【结论】接受CRRT的重症心衰患者28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较多,合并SIRS、合并脓毒症、平均动脉压≤60mmHg、pH≤7.35、SOFA评分>10分、开始治疗时间>24h是患者28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47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终点为患者28 d死亡,按照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死亡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47例患者中,其中66例死亡,死亡率为44.89%,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n=66,44.89%)患者高血压比率高,以肺部感染为感染源比率高,血糖、血肌酐、血清钾离子水平高,7 d累积液体正平衡多,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Ⅱ评分)、全身感染相关性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高,使用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合并急性肾损伤比率大;而生存组24 h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根据单因素分析筛选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乳酸清除率(OR=0.348,95%CI:0.155~0.786,P=0.011)、APACHE II评分(OR=2.037,95%CI:1.970~2.109,P=0.028)、肺部感染(OR=4.556,95%CI:1.527~13.593,P=0.007)、合并急性肾损伤(OR=21.443,95%CI:4.119~43.879,P<0.01)是影响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病死率高,24 h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肺部感染和合并急性肾损伤是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7-12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ARDS、28 d的存活情况,分为ARDS组(n=34)和非ARDS组(n=28)、死亡组(n=29)和存活组(n=33),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检测生理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并发ARDS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ARDS组比较,ARDS组患者的脓毒症分级、血乳酸、CRP、APACHEⅡ评分、CLI、28 d病死率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增大,脓毒症分级、血乳酸、CRP、APACHEⅡ评分、CLI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脓毒症分级、CLI均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CLI均是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LI可作为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早期诊断,并能够预测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脓毒症合并胰腺损伤患者早期预警及预后的风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7年2月到2020年12月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1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胰腺损伤将21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胰腺损伤组(52例)和无胰腺损伤组(158例),根据胰腺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34例)和死亡组(18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入院24 h内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分别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胰腺损伤早期预警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胰腺损伤组与无胰腺损伤组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酶、脂肪酶、肌酐、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心肌肌钙蛋白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胰腺损伤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比值比(OR)= 1.007,95%置信区间(CI)(0.970,1.005),P = 0.039]和hs-CRP[OR = 1.008,95%CI(0.990,1.027),P = 0.040]是脓毒症合并胰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相对危险度(RR)= 1.207,95%CI(1.054,1.384),P = 0.007]是脓毒症合并胰腺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入院24 h内降钙素原和hs-CRP是脓毒症合并胰腺损伤的早期预警风险因素,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合并胰腺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脓毒症血乳酸动态变化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7例重症脓毒症患儿为脓毒症组,在入院时及入院6、12、24、48 h通过血气分析仪测定血乳酸水平,选择同期健康体检6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乳酸水平。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儿死亡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组入院时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MODS患儿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无MODS者(P0.05)。死亡组入院时及入院6、12、24、48 h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PCIS评分、白蛋白水平、MODS发生率、MODS受累脏器数、休克、静脉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与存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导致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PCIS评分、MODS受累脏器数、休克、血乳酸水平、白蛋白水平。结论血乳酸水平动态监测对儿童重症脓毒症病情判断、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基于电子计算机扫描(CT)评估的骨骼肌脂肪变性,是否可以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并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住南京鼓楼医院ICU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影像、入院24 h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水平及差异。采用K-M曲线分析骨骼肌脂肪变性与非脂肪变性患者生存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84例脓毒症患者,其中存活48例,死亡36例(病死率为42.86%)。(1)死亡组患者性别、骨骼肌脂肪变性比例、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血乳酸、肌酸激酶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非脂肪变性组总体病死率(7例,8.33%)比较,脂肪变性组(29例,34.52%)明显增多,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经K-M曲线分析,骨骼肌脂肪变性组患者在任何一时间点的生存率均低于非骨骼肌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在CRRT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6年行CRRT的各科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于CRRT前24h内计算APACHEⅡ、Ⅲ,并估算患者的死亡风险系数。结果收集2006年CRRT患者113例,平均年龄为(60.4±17.4)岁,男∶女为74∶39;ICU患者47例,非ICU患者66例;存活47例,死亡66例,总病死率为58.4%。APACHEⅡ均值为(26.3±7.7)分,风险系数0.47±0.26;死亡组为(29.2±8.1)分,存活组为(22.4±4.8)分,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ACHEⅢ均值(91.4±29.0)分,风险系数0.77±0.27;死亡组为(104.7±28.6)分,存活组为(72.3±16.6)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CRR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依次为机械通气(P=0.000)、高胆红素血症(P=0.022)和低血压(P=0.030)。结论 CRRT患者的转归与APACHE评分高度相关,死亡与存活患者的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可用于早期预测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急性肾损伤(AKI)的老年重症患者90 d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接受CRRT的AKI老年重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入院时基础血清肌酐浓度、入ICU时血清白蛋白浓度、CRRT开始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应用机械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和血清肌酐浓度、入ICU至开始CRRT间隔时间、KDIGO分期,计算入住ICU后5 d内出入量液体平衡和5 d内总液体蓄积量(L)占体重(kg)百分比(即液体蓄积),根据患者90 d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接受CRRT的AKI老年重症患者90 d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接受CRRT的AKI老年重症患者90 d内死亡率51.2%,40例生存者中依赖肾脏替代治疗的占25%。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年龄更大,体重更轻,入ICU时血清白蛋白浓度更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更高,液体蓄积更多,合并严重感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更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液体蓄积多(OR=1.032,95%CI 1.012~1.083)、高龄(OR=1.021,95%CI 1.005~1.075)、SOFA评分高(OR=1.218,95%CI 1.074~1.580)、使用血管活性药物(OR=1.016,95%CI 1.007~1.273)和白蛋白浓度低(OR=0.816,95%CI 0.751~0.967)是影响接受CRRT的AKI老年重症患者9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体内液体蓄积多、SOFA评分高、年龄大、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低白蛋白浓度是接受CRRT的AKI老年重症患者90 d死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本院急诊ICU的36例脓毒症并发ALI病例,根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17例)和死亡组(19例),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其后选择有意义的变量(P<0.05)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呼吸、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急性肺损伤(LIS)评分、住院时间、pH值、氧分压、血乳酸值、氧合指数、既往慢性病史、是否机械通气在脓毒症发生急性肺损伤存活组与死亡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温、心率、二氧化碳分压、性别、感染部位、细菌培养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对脓毒症并发ALI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病死率高,APACHEⅡ评分高、氧合指数低是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科脓毒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急诊科病房2011年8月-2014年7月140例脓毒症患者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将急诊科3年间出院患者信息数据库中所有数据导入Excel 2007,运用Stata7.0统计软件对660例感染病例(140例脓毒症组和520例非脓毒症组)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发生率为6.8%,病死率为3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和D-二聚体升高是急诊科脓毒症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140例脓毒症组中死亡(67例)与存活(73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血脂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肾功能不全是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急诊科老年患者居多,脓毒症患病率在逐年增高,脓毒症患者多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而高龄、高血脂、血肌酐升高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可作为临床独立预判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诊脓毒症改良死亡风险评分(NMEDS)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急诊就诊并且明确诊断为脓毒症患者164例,随访28 d按照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48例)和存活组(116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NMEDS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MEDS与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预后能力的比较.结果 死亡组患者在入院24h内NMEDS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13.4±1.8)vs.(5.8±2.1),P <0.01;APACHEⅡ评分相比较,死亡组(27.4±3.6)分较存活组(17.6±4.1)分高,P=0.003;NMEDS评分不同分值28 d患者病死率:≤4分为4.5%,5~8分为10.0%,9~12分为19.4%,13~16分为42.4%,≥17分为66.7%.NMEDS对患者28 d死亡风险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数值上较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701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 NMEDS对急诊脓毒症患者是可以应用的危险分层评分系统,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能否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以及ALB联合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对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病房195例脓毒症患者,检测患者入院时ALB,并记录其余各项生理及实验室指标。以进入研究后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ALB水平、MED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脓毒症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有无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ALB及各评分系统对预后的判定能力。结果 195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为14.36%。死亡组患者年龄、MEDS、APACHEⅡ、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而ALB水平低于存活组。死亡组患者中感染部位中的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基础疾病中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比例均较存活组高(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水平、APACHEⅡ及SOFA评分是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B水平、MEDS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ALB联合MED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743、0.756、0.781、0.760及0.789。结论 (1)ALB水平是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ALB水平联合MEDS评分较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可更好地评估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指标即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中心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294例,根据患者入院即刻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lc)计算SHR值。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160)和死亡组(n=134),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感染部位、入院实验室指标、疾病严重程度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H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脓毒症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脓毒症非糖尿病组和脓毒症合并糖尿病组,比较SHR对两组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SHR、血糖、Hb Alc水平较高,呼吸机使用天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天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OFA评分、SHR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1.163、1.92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HR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85,敏感度为36.3%,特异度为80.6%。在脓毒症非糖尿病患者死亡组和存活组中,S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R高的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SHR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短期预后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2组患者基本资料、TH及其他生化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评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存活组160例,死亡组108例。2组男女比例、体质量指数(BMI)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氧合指数均低于存活组,而脉搏、血糖、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T3、FT3、APACHEⅡ评分是影响严重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TT3:OR=0.817,95%CI=0.697~1.012,P=0.014;FT3:OR=1.010,95%CI=0.873~1.145,P=0.001;APACHEⅡ评分:OR=1.563,95%CI=1.198~2.633,P=0.010]。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TT3、FT3降低,死亡组明显低于存活组;血清TT3、FT3可作为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一项临床指标;APACHEⅡ评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性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钙卫蛋白对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预测价值及预后评估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急诊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 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和血清钙卫蛋白水平。根据入院7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 比较两组钙卫蛋白及其他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钙卫蛋白对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根据28 d是否存活将AKI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比较两组钙卫蛋白的水平。结果共入组207例脓毒症患者, 其中AKI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01-2016-04我院ICU收入的脓毒症患者286例,根据脓毒症的风险分级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比较3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乳酸、CLI、MODS数目及病死率有无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CLI与APACHEⅡ评分及MODS数目的相关性。根据患者28d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休克组的APACHEⅡ评分、乳酸、CLI、MODS数目及病死率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的APACHEⅡ评分、CLI、MODS数目及病死率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的乳酸与严重脓毒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I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41,P=0.00);与MODS数目呈正相关(r=0.622,P=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患糖尿病、脓毒症的分级、乳酸、APACHEⅡ评分、CLI、MODS数目与脓毒症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LI、乳酸、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LI可作为判断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分层及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路结石相关梗阻型急性肾盂肾炎脓毒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80例。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分为非尿路结石相关梗阻型急性肾盂肾炎脓毒症组(A组,n=40)和尿路结石相关梗阻型急性肾盂肾炎脓毒症组(B组,n=40)。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尿路结石相关梗阻型急性肾盂肾炎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8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显示,B组在MAP评分、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SAPS评分、SCr评分、动脉血乳酸评分、24h液体净人量评分、血BUN、心率、PCT方面显著高于A组(P0.05),在24h尿量、氧合指数、白蛋白、血小板、血钠方面显著低于A组(P0.05)。高MAP评分、高SAPS评分、高SCr评分、高动脉血乳酸评分、高24h液体净人量评分、心率加快、血小板减少、低血钠水平会增加尿路结石相关梗阻型急性肾盂肾炎脓毒症发生的风险(P0.05)。结论临床医师在诊治尿路结石相关梗阻型急性肾盂肾炎脓毒症过程中,更应关注患者的MAP评分、SAPS评分、SCr评分、动脉血乳酸评分、24h液体净人量评分、心率、血小板及血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酸、48 h乳酸清除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90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成存活组(n=142)和死亡组(n=6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乳酸、48 h乳酸清除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合并症等指标。多因素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脓毒症预后预测的Nomogram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202例脓毒症患者中,90 d死亡的共60例。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PCT、CRP、乳酸、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48 h乳酸清除率显著低于存活组患者(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1.091, P=0.011)、乳酸(OR=1.589, P<0.01)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48 h乳酸清除率(OR...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C)、肾损伤分子1(KIM-1)联检对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潍坊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需行CRRT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从CRRT起随访30 d,记录患者在此期间生存情况,根据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32)与死亡组(n=36)。比较两组患者NGAL、KIM-1、Cys-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NGAL与KIM-1、Cys-C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68例患者30 d死亡率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比较NGAL、KIM-1、Cys-C对脓毒症合并AKI患者30 d内肾功能转归及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NGAL、KIM-1、Cys-C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有统计学差异(P 0. 05); NGAL与KIM-1、Cys-C均呈正相关(P 0. 05); NGAL、KIM-1、Cys-C为AKI患者30 d死亡率的危险因素(P 0. 05); NGAL、KIM-1、Cys-C联合检测对行CRRT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近期肾功能转归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单独检测NGAL、KIM-1、Cys-C(P 0. 05); NGAL、KIM-1、Cys-C联合检测对行CRRT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近期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单独检测NGAL、KIM-1、Cys-C(P 0. 05)。结论 NGAL、KIM-1、Cys-C是预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脓毒症合并AKI患者CRRT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小板(PLT)减少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ICU收治的130例诊断为AKI且接受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内预后分为存活组(n=72)和死亡组(n=58),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数据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小板变化率(△PLT)对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根据△PLT的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对各组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 d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①58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为44.6%.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接受有创机械通气、使用升压药及输血的比例高于存活组.②69例患者(53.0%)存在基线血小板减少症(TP).CRRT后新发TP 36例(27.7%).死亡组患者CRRT后血小板最低值低于存活组(24.00×109/L vs.58.50×109/L,P<0.001).③△PLT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95%CI0.621~0.802,P<0.001),最佳截断值为51.28%.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51.28%是接受CRRT的AK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49,95%CI1.500~7.474,P=0.003).⑤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CRRT后PLT下降51.28%以上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延长,28 d累积生存率降低.结论血小板减少在接受CRRT的AKI患者中常见,且与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