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响应电磁阀弹簧疲劳寿命的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有限元技术对高速响应电磁阀弹簧元件的疲劳寿命计算进行仿真可以准确计算弹簧在实际使用时内部应力的分布,根据该应力可以进行疲劳寿命设计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对一种新型的高速比例电磁阀电-机械转换器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理论建模、仿真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在PWM驱动情况下电-机械转换器不同的绕组电流、电感、感应电动势、衔铁位移和速度以及电磁力的响应曲线。通过与试验的电流响应曲线相对比分析:该电-机械转换器结构简单、可靠,电流响应速度大约为0.5 ms,最大输出位移0.2 mm,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高速动车组轴箱弹簧载荷动态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内目前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已达到350km/h。在研究高速动车组轴箱弹簧载荷测试技术基础上,对某型高速动车组动力和非动力转向架轴箱弹簧力进行连续10天的线路测试,总测试里程约为11000km。获得轴箱弹簧力动态特性,给出典型工况下弹簧的载荷时间历程,抽样分析高速直线、曲线、道岔、进出车站、进出车库以及制动等典型运用工况下的弹簧载荷特性,并在统计基础上给出弹簧一定运用里程下的弹簧载荷谱以确定载荷出现幅值、次数与测试里程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动车组载荷特性与运用线路等级密切相关,且弹簧载荷最大值一般出现在等级更差的进出车库、车站以及联络线区段,测试得到的最大轴箱弹簧动态载荷系数为0.28;频域分析结果表明,高速线路区段弹簧力有1.1Hz左右的稳定振动频率,即该测试线路区段存在波长为100m左右的轨道高低不平顺激扰;另外,高速时由于车轮转动引起的弹簧低幅值动态力的主频率为一般为11Hz。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转向架设计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双向切换电磁阀广泛应用于运载型地面供气系统,阀位直接影响供气系统的压力变化。利用试验和仿真方法对双向切换电磁阀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先放气后断电再供气时,常闭侧存在窜气现象,通过在常闭侧背压腔增加复位弹簧的方式对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常闭侧背压腔增加复位弹簧可以有效避免复杂工况下的窜气现象,常闭侧窜气量随着复位弹簧力的增加而减少。通过试验和仿真方法可以优化电磁阀的动态特性,对双向切换电磁阀的产品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共轨式喷油器高速电磁阀特性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电磁阀是共轨式喷油系统的关键部件,其特性直接影响柴油机共轨式燃油系统的性能。其静态特性反映了高速电磁阀的基本电磁特征,是进一步研究其动态特性的基础。介绍了共轨式喷油器高速电磁阀静态特性测试系统的总体结构及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情况。利用所研制的测试系统对多种共轨式喷油器用电磁阀的静态特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被测电磁阀的静态特性。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发现电磁阀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对电磁阀的设计、改进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两个离合器的交替结合与分离、变速箱换挡机构的准确执行是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运行中的关键,其中液压控制系统起着重要执行作用,而高速开关电磁阀是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件,因此基于这一点,该文深入地研究了高速电磁阀的有关特性,并给出了电磁阀的控制电路;通过试验,由试验曲线可以看出,电磁阀的特性分析及控制电路对工程实际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当前对汽车制动系统中对制动力控制的线性要求,详细研究了制动系统中核心控制部件电磁阀的结构,通过对电磁阀中重要部件阀芯的受力分析,细致分析了电磁阀阀芯的运动特性,从应用层面上给出了阀芯运动的数学模型,并针对阀芯的运动过程建立了基于实际运动的物理状态模型,建立新的动态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电磁阀进行实际的流量控制试验,验证得出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实际应用指导效果,并得出了电磁阀实际的运动特性与仿真模型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对电磁阀的结构以及工作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电磁阀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进而研究出线圈驱动电压、匝数、主工作间隙、气源压力、活塞直径、排气阀座直径以及反力因素等对电磁阀响应特性的影响,从控制角度提出改善电磁阀动态特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并分析了影响螺管电磁阀动态特性的机械结构因素,提出了一种改进机械结构及改善电磁阀动态特性的方法,并介绍了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高速燃油电磁阀作为航空发动机用叶片调节器的关键控制部件,其电磁特性直接影响叶片调节器的控制精度。首先基于Maxwell建立电磁阀数值模型。其次,深入研究磁路材料和外壳壁厚对电磁阀电磁力的影响规律。然后,对比研究极面形状和工作气隙相对位置对电磁力的影响规律。最后,研制了高速燃油电磁阀样机,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磁路材料均为1J22时,电磁力最大;外壳壁厚0.75~1.5 mm时,各工作气隙下电磁力几乎不变;厚度小于0.75 mm时,电磁力随外壳壁厚的减小而下降;工作气隙小时,锥形极面衔铁电磁力小于平面极面,反之,锥形极面衔铁电磁力较大;工作气隙相对位置对电磁力影响有限。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对高速燃油电磁阀电磁性能优化提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ITI-SimulationX仿真软件建立了气动开关电磁阀动态仿真模型,根据实际开发的产品参数,设置了模型的主要参数。对模型进行仿真,得出了相关参数的仿真曲线,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仿真的可行性。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上,理论算法和动态仿真模型在设计中结合是切实可行得。研究结果可以为气动开关电磁阀设计和优化提供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使用有限元技术对高速响应电磁阀弹簧元件的疲劳寿命计算进行仿真,可以准确计算弹簧在实际使用时内部应力的分布,根据该应力可以进行疲劳寿命设计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磁阀开启和关闭响应时间相互影响的问题,基于Maxwell建立了电磁阀瞬态场三维模型,对影响电磁阀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仿真研究.根据力学方程、电路方程和磁路方程搭建了电磁阀运动模型,并分析了电磁阀材料的选择.仿真结果表明,增大弹簧刚度会使电磁阀上升时间和关闭响应时间延长;弹簧预紧力会使开启延迟减少的同时使关闭延迟增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速开关电磁阀技术的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高速开关电磁阀是电液控制系统的新型元件。随着高速开关电磁阀的出现,作者设计了一个基于高速开关电磁阀的压力控制系统,通过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实现了对该系统压力的比例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主要结合某型履带多轴车辆油气弹簧的设计,分析固定缸筒式油气弹簧的刚度和阻尼非线性动态特性,推导出油气弹簧的动态特性表达式,经验证计算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表达式的准确性,为油气弹簧的性能分析提供了简便准确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说明了油气弹簧的刚度渐升特性和阻尼的非线性有益于提高履带车辆越野机动性和平顺性,从而阐明油气弹簧在履带多轴车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主要结合某型履带多轴车辆油气弹簧的设计,分析固定缸筒式油气弹簧的刚度和阻尼非线性动态特性,推导出油气弹簧的动态特性表达式,经验证计算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表达式的准确性,为油气弹簧的性能分析提供了简便准确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说明了油气弹簧的刚度渐升特性和阻尼的非线性有益于提高履带车辆越野机动性和平顺性,从而阐明油气弹簧在履带多轴车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双线圈往复式电磁阀的动态响应速度,建立了双线圈电磁阀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几种双线圈电磁阀驱动电路的导通过程及续流过程。提出一种双线圈电磁阀的导通续流控制方法,将线圈电流转移或回馈提高电流泄放速度,缩短线圈电流下降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电磁阀驱动控制方法相比,提出的控制方法能明显提高电磁阀动作频率。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高压气动阀门模块化、集成化发展需求,研制了一种高压先导式二位三通电磁阀模块,借助AMESim软件对该电磁阀模块常开状态、常闭状态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验对该电磁阀模块在23 MPa压力下的常开响应特性和常闭响应特性进行验证,试验表明仿真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误差不大于8.27%,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速动车组空气弹簧垂向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空气弹簧的气动流体力学模型,并推导空气弹簧垂向特性与其回滞曲线几何特征的关系式。基于该气动模型,通过静态及动态仿真试验,着重研究橡胶气囊体积、附加空气室体积及节流孔直径三个结构参数与空气弹簧垂向静态刚度、动态刚度及阻尼特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使用包含该空气弹簧气动模型的高速动车组整车动力学模型,进一步研究空气弹簧结构参数对车辆垂向平稳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增大橡胶气囊体积可有效改善车辆垂向平稳性;附加空气室体积达到一定值时,进一步增大对提高车辆垂向平稳性作用不大,应保证附加空气室容积至少为35 L;随着节流孔直径的增大,车辆垂向平稳性指标首先快速减小然后缓慢增大,说明节流孔直径存在一较优取值范围,约为15~25 mm,使车辆垂向平稳性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