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晓玲 《海峡科学》2021,(12):80-82
专利密集型产业具有高知识密集性、高经济贡献性、高经济效益性等特点,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目前泉州市专利密集型产业正处于发展起步的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专利密集型产业数量少,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运用专利优势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发展极度不均衡;专利密集型产业企业知识产权创造...  相似文献   

2.
胡伟  汪凯  李更 《安徽科技》2022,(5):37-40
随着知识产权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世界经济强国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关注越来越多,特别是以美国、欧盟、中国等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围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认定及其对经济的贡献纷纷开展研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研究构建安徽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为我国地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认定以及相关经济贡献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包含九省两市的长江经济带获准设立为国家发展战略带,我国将形成"沿海一纵"和"沿江一横"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通过考察我国珠宝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建设长江经济带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给珠宝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珠宝产业发展布局之间的关系。认为"沿海一纵"及"沿江一横"T形发展格局在推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由线(带)到面、自东向西纵深发展的同时,将可能使我国珠宝产业由近于带状分布的三足鼎立向东西南北中多极化发展,为正处于调整期的珠宝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及空间,有利于原有珠宝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形成溢出效应。新的长江经济带活力的形成和释放,必将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珠宝产业走向国际主流市场;处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地区有可能利用其资源、财政及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优势,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及区域品牌,从而提升处于调整期的我国珠宝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也会对东部沿海带原有的产业集聚形成一定的冲击,原有产业集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才能避免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4.
专利密集型产业具有创新能力强、经济贡献度高等特点,在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总结梳理专利密集型产业测度指标、经济和创新评价指标相关的重点研究成果,结合专利密集型产业特点,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经济贡献角度出发,构建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监测指标体系,为推动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完善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09年-2018年高技术产业与创新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探索性分析与空间面板模型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与创新环境建设在不同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匹配的现象.长江经济带发展“马太效应”明显,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创新基础等对地区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较大,而市场配置要素对两者影响能力较弱.最后分析得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可通过完善各地创新环境,加大高技术产业扶持,提升区域创新协同能力等方式,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与创新环境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联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把握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之后,结合长江经济带目前的发展状况,阐述了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揭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探索有效推进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从增强区域各省份一体化发展意识,打破各自为界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内经济圈协同发展、产业整合与优化、一体化管理体制建立、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带动,提升长江水运承载力,拓展公路铁路运载力等方面给出对策,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聚焦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中的专利密集型产业,从行业中类层面测度国内产业专利密度,分析专业密集型产业经济贡献,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研发活动三方面对专利密集型产业中专利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相互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经济贡献呈现"单点突出,普遍薄弱"的局面;人力资本是核心影响因素,其次是研发活动和资金投入.最后,提出应从优化产业结构的视角调整投入并有所侧重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DPSIR模型研究范式,应用组合赋权法和TOPSIS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创新驱动发展规律进行了动态评价,并对其创新驱动发展的时空演化趋势及空间关联格局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内,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态势平稳,排名变化较小;创新状态是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性因子,创新驱动力对其影响最低,是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短板;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空间格局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点,存在显著"马太效应",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从发展模式和机制创新两个方面分析了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实施培育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区域政策,提高区域生产率及竞争力;建立和完善7方面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研究徐州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基于徐州2007—2016年的数据,以专利密集型产业和商标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研究了其与工业总产值、工业就业率以及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徐州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了专利保护对公司创新战略的影响。我们通过文献回顾的方法提出了专利保护程度是分析专利保护影响公司发展的前提条件。基于专利保护程度的视角,我们认为在高专利保护程度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采取市场创新战略;但是在低专利保护程度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采取技术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医药产业因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早已成为发达国家显示竞争力的标志。本文就广东省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利情况及产业发展问题,通过宏观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林洁 《山西科技》2011,(3):16-17,28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成果分类以及相关的保护手段。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保护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并拓宽了这一理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一鸣日前在南京表示,长江经济带建设在21世纪初面临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科学管理研究》2016,(4):53-56
对长江经济带科技资源集聚与协同创新效应进行了定量测度,发现江浙沪的集聚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区域差异明显,具有东中西地区梯度格局,经济带整体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协同创新效应,但中部地区内部以及中―西地区之间的协同创新效应较低。  相似文献   

16.
运用长江经济带各省(直辖市)2009年和2014年的相关数据,从土地面积、城镇数目、总人口、城镇人口、人口密度等几方面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得出结论: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布局较多,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长江经济带东中西三大地带城镇体系发展差距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衡,运行成本较高;据此提出相关建议措施,改善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不合理的现状,促进长江经济带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城市创新水平是决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和2015年专利授权数为衡量指标,利用空间自相关、局部冷热点分析及相对发展率指数等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水平的时空格局及变化,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水平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呈现“东部强,中西部弱”的空间格局;且创新水平空间相关性强,呈空间集聚的态势.同时,从区域创新水平的相对发展速度来看,中上游地区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增长速度快,发展势头迅猛.最后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影响城市创新水平的因素具有多元化和动态化特征,其中,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发展水平为最典型的影响因素,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也逐渐成为影响区域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保护能力格局与提升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高质量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指导方针,推进上中下游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协同互动是重要的实现方式.该文选取了环保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单位GDP的耗电量、单位工业产值的污水排放量、空气质量指数(AQI)、气象灾害损失值、高危企业数量等六个综合反映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风险的指标,借助2016年—2018年统计面板数据以及无量纲转换、累计求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生态保护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保护能力提升潜力空间较大;城市生态保护能力与城市规模等级成反比;长江经济带中间低、周边高的反中心空间格局特征显著;城市之间呈现显著但较小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基于此,提出了进一步明确长江经济带建设思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江经济带跨世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经济带7省2市,西起攀枝花东至上海,面积约150万km2,这一地区通江达海,辐射南北,具备建设世界一流大河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和综合条件,是我国沿海和沿江两个一级发展轴的主体组成部分,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内资源、技术、经济优势的互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强长江上、中、下游的横向经济联系,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进而使长江经济带这条巨龙腾飞并走向世界,必须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先导。因此,确立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跨世纪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