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中医寸关尺脉象与取脉压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寸口部寸脉、尺脉最佳取脉压力的浮沉判别方法和阈值,解决三部脉象检测仪器研制过程中三部脉象如何定量加压的问题。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55例,分别采集同一受试者同手寸口部寸、关、尺三部脉象的最佳取脉压力,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人体关脉最佳取脉压力比寸脉最佳取脉压力衰减程度为0.189±0.053,正常人体关脉最佳取脉压力比尺脉最佳取脉压力衰减程度为0.226±0.044。结论通过计算最佳取脉压力的衰减程度,由关脉的浮中沉判定阈值推断出寸部和尺部脉的浮、中、沉判定阈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规范房颤脉的相关脉象。方法:选取100例房颤病人以脉率的多少分为3组,即脉率>100次/min,脉率60~100次/min和脉率<60次/min者,诊其脉象与中医历代脉学著作记载的相关脉象如散脉、涩(短)脉及解索脉等一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房颤脉在常见的28病脉中相当于中医的散、涩(短)脉及怪脉的解索脉。结论:阵发性快速房颤脉,脉率>100次/min,相当于散(涩)脉与怪脉的解索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100次/min,相当于涩(短)脉,脉率<60次/min,相当于涩结脉或涩结代脉等,此等脉象与期前收缩(早搏)而形成的结、代、促脉不同。  相似文献   

4.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必不可少的疗法之一,是中医的一大特色诊法,切脉对于辨别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常以不病调病人。”要知道病人脉象的变化,必须以正常人的脉象作为比较,但正常人体质有强、弱、胖、瘦;年龄有老、壮、幼;性别有男、女;还有情绪、气候、运动等因素对脉象的影响。本文拟在排除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对464例正常人脉象进行了初步观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来源与基本情况  464例正常人为本院教职工、在校研究生…  相似文献   

5.
基于傅里叶级数的中医脉象三维显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号处理的角度研究了脉象的数学描述方法,并以此方法为依据探索了不同取脉压力下的脉象特点及变化趋势,设计了一种基于傅里叶级数的中医脉象信息三维显示方法。文中运用所述方法显示了2例脉象的三维脉图,通过观察其特点和变化规律,初步分析了2例脉象的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医生盲法切脉与脉象仪测脉结果的对比分析,统计分析了医生切脉时指感为无脉搏搏动时的界限定量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初步建立了一套长短脉客观量化研究的方法,确定了判断中医长短脉的阈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医脉诊三部理论的多导脉象检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中医脉诊三部理论的可应用于实验动物的多导脉象检测系统。多路传感器信号经过处理通过USB传送至计算机,与自行开发的数据分析、处理软件配合,可以获得三个不同部位的压力脉搏图、一路标准心电信号以及一路光电容积脉搏图,经初步动物实验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压力与B超整合的中医取脉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中医取脉装置,该仪器探头由B型超声仪与压力传感器耦合,仪器还包括光电容积传感器、心电传感器,采集的多维信号经计算机数据处理后,得到复合的含有脉象的信息,以利于脉诊客观化。方法:对该装置采集的桡动脉运动变化数据,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应用仪器探测正常寸口桡动脉的声像图,测量其远桡骨小头处与皮肤之间的距离、内径、血管运动的变化,与彩色多普勒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可靠性强。不同时段图象分析,其稳定性好。结论:新型中医取脉装置,操作简便,提供更丰富的信息量,可靠性及稳定性好,可以实时直观观察寸口桡动脉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医有望、闻、问、切4种诊病方法,切诊在四诊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方法可分为古代脉法和后世脉法。古代脉法采用遍诊法,有十二经、三部九候、人迎寸口和尺寸等诊法。自王叔和著《脉经》始,进入后世脉法时代。《脉经》采用独取寸口桡动脉搏动处诊法,寸口分寸、关、尺三部脉,左右手  相似文献   

10.
脉象要素是构成中医脉象的基本单元,通过规范地记录、描述脉象要素及各要素程度的差异,可以较详尽、具体地阐释多种复合脉象.因此,在中医理论及思维指导下,完善对脉象要素的现代化认识,深入挖掘脉诊中蕴含的更多信息,基于脉象要素研发中医脉诊仪,是切实可行、科学可靠的基本思路.脉诊仪中综合传感器可收集更加立体全面的脉象信息,准确定...  相似文献   

11.
脉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子,已成为心脑血管病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脉压不仅与冠心病、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大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与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关系密切。中医古籍中虽没有相关论述,但近年来中医对脉压增大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中医辨证主要集中在肾虚、瘀血和痰湿等方面,多用补肾活血、化瘀通络和清化痰湿等治法指导用药,攻补兼施、各有侧重。本文综述了中西医在脉压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对脉压更加广泛、深入、细致、长期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不同的脉压差与中医讧型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脉压差与中医证型之间的规律。方法:按标准对758例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并按脉压〈60mmHg、60—75mmHg、〉75mmHg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析比较各组中医证候分型的分布规律。结果:高血压性脑卒中的临床证型非常复杂,以两证组合三证及以上组合占多数。临床上不同的脉压,出现的中医临床证候数量也不相同,脉压越大出现的证型越多。不同的证型在脉压的大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脉压越大,其高危率、极高危率越大。结论:阴虚风动证和风痰瘀阻证是高血压性脑卒中的主娶证型.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并非脉学专著,但书中有大量篇幅论述脉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收录了十分丰富的脉诊资料,包括脉法、脉名、脉象、主病、诊脉时间、诊脉方法、色脉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内经》中的脉诊专篇,有《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玉机真脏论》、《素问·三部九候论》、《灵枢·论疾诊尺》等。由于《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因而整部著作中有关脉诊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其内容散见于多个篇论之中。即便是主要论述脉诊的篇论中,也夹杂其他各方面的内容。但是《内经》仍不失为脉学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最具有指导意义的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脉象参数的变化,探讨将脉象参数作为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参考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ZBOX-1型中医脉象仪收集43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压力脉图,对压力脉图进行时域特征参数h1、h3、h4、h5、h3/h1、h4/h1、w、w/t、t1、t4、t5、t、Ad和As分析,并采集其应用西药治疗后(选择ACEI/ARB和或钙离子拮抗剂)的脉图,比较治疗前后脉图时域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点。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脉图时域参数的比较:h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h3、h4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s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其余各参数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降压治疗的作用只是近期效果,表现在降低了外周阻力,扩张了外周小动脉,降低了后负荷,使心脏每搏输出量趋向于正常,减少了对动脉壁的机械损伤,脉图参数作为评价高血压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为了避免对人体主要矛盾引导错误,故而论述流体力学公式中参数 “ 调查表 ” 的科学性,从而发 现了脉压差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方法:通过中医实例对流体力学公式对应,评估出中医与物理学 的关系;应用流体力学对高血压进行公式化;可通过调查表,对流体力学公式的参数进行风险因素的对应。通过流体 力学公式推导出在这些风险因素作用下的结果。结果:在主次矛盾中发现了脉压差的重要性,脉压差的物理原理及中 医原理的对应性,使医学的判断和用药更加准确。同时,选择性的应用治疗方案与辨证论治相对应,减少了 “ 过度医 疗 ” 带来的风险。结论:从整个过程中,确定了血压是流体力学表现出的物理现象,脉压差与能量密不可分。在动量 变化中,始终有能量贯穿其中,中医的哲学思维与物理学吻合,从而通过物理学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耿晨  董海航  何俗非  王邈 《河南中医》2022,42(2):186-189
人迎气口脉法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被多次提到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内经》并未明确说明人迎和气口的具体位置,历代医家对《内经》人迎气口脉法诊脉位置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腕,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手太阴脉动点";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足,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趺阳脉动点";还有一种是人迎气口均在腕,人迎在左,气口在右,即"人迎、气口分别在左、右手太阴脉动点"。王叔和的《脉经》最早明确提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其中,《脉法赞》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法赞》中"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定位更符合《内经》本意,人迎气口脉法中人迎与气口的位置均在腕部,运用左人迎右气口脉法可以指导临床针灸及用药。  相似文献   

17.
庄微  潘涛 《中医药研究》2010,(12):1423-1424
目的探讨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136例,测得脉压,于冠状动脉造影前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脉压≤40mmHg者与脉压〉40mmHg者比较,冠脉病变数量及冠脉病变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脉压≤40mmHg时,冠心病中医证型以心气虚弱型为主,脉压〉40mmHg时,以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为主。结论脉压≤40mmHg与脉压〉40mmHg对预测冠脉病变程度有重要意义,脉压的增大反映着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周易象数切脉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周易象数切脉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2例,并与中药对照组64例及西药对照组64例比较,总疗程为3周。结果:周易象数切脉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虽不及中药对照组,但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周易象数切脉疗法可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  相似文献   

19.
系统辨证脉学是对传统脉学传承、创新后形成的独特的脉学体系,与传统脉学相比更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缺血性脑卒中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过程较为漫长。在系统辨证脉学视角下,将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按传统辨证分型分为痰瘀滞络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3个证型,以及从气机角度出发分为气亢于上证、气郁于中证、气陷于下证3个证型,并运用系统辨证脉学指导辨证论治,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准确辨证、高效论治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