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88例双胎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宁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13-314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的危害,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改善妊娠结局。方法:对88例双胎妊娠的孕周、分娩方式、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分娩孕周36周,剖宫产56例占63.6%,阴道产32例占36.4%,并发症以早产、妊高征、贫血、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多发。结论:双胎妊娠并发症多,孕期应积极治疗,分娩方式应以孕周、胎方位、胎儿大小来决定。  相似文献   

2.
张秀兰  陈雅飞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776-1778
重度妊高征发病早晚不同,持续时间不同,母儿围产结局不同。严密母儿监护,正确把握重度妊高征孕妇的分娩干预时机,可以改变母儿围产结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年来我院重度妊高征母儿围产结局,提出重度妊高征分娩干预时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住院分娩11272例,参照妊高征诊断标准〔1〕,入院时诊断重度妊高征187例。根据终止妊娠时的孕周,<37周的50例(下称早产组),其中<32周的10例,≥32周<35周的27例,≥35周的13例,终止妊娠时最小孕周25 3,平均(34±2.3)周。≥37周的137例(下称足月组),终止妊娠时是大孕周41-2周,…  相似文献   

3.
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祖标 《现代医院》2005,5(5):19-20
目的 研究重度妊高征患者不同孕周、不同方式终止妊娠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 1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及其围生儿,比较不同孕周、两种分娩方式与母婴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度妊高征患者在32~37孕周终止妊娠者,其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37孕周终止妊娠组(P <0 . 0 5 ) ,而两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而剖宫产分娩组并发产后出血、产时产后子痫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P <0 . 0 5 )。结论 重度妊高征患者如病情需要,可将妊娠终止提前至32~37孕周之间,剖宫产指征应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4.
双胎妊娠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67例双胎妊娠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妊高征严重程度、有否产前检查以及分娩方式对孕周、新生儿体重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双胎妊娠并发妊高征的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并发中、重度妊高征的早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均较并发轻度妊高征显著增加,其早产儿死亡率高于足月儿。[结论]双胎妊娠并发妊高征有高度危害性。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妊高征,可延长孕周和发现妊高征至终止妊娠的时间间隔;适时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改善母子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24例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发生率为5.7%,单绒毛膜性(MC)双胎9例,双绒毛膜性(DC)双胎15例。一胎胎死宫内发生在早期5例,中期10例,晚期9例。期待治疗中,孕27周放弃治疗引产1例,孕29~34周终止妊娠8例,34~37周终止妊娠6例,37周终止妊娠9例。双绒毛膜性、孕早期发生一胎胎死宫内、孕34周后终止妊娠的围生儿病死率均低于单绒毛膜性、孕中、晚期发生一胎胎死宫内、小于孕34周终止妊娠的患者;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对母亲的凝血功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感染风险无明显影响。结论在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孕妇中,绒毛膜性、死胎发生的时间、终止妊娠的时间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在孕早期B超了解绒毛膜性质,及早发现一胎胎死宫内的时间,加强孕期母儿监测,尽可能延长孕周,有利于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孕期病情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1例妊娠合并甲亢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有7例孕前甲亢未复发或病情加重,无明显母婴异常,余14例均有不同程度甲亢症状,孕期初发4例,加重2例,复发8例;孕早期发病9例,孕中晚期发病5例;3例早产;5例胎儿生长受限;4例胎盘功能低下;3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1例心衰);4例新生儿窒息(其中1例窒息死亡);新生儿甲亢、新生儿甲低、足月低体重儿各1例。结论:妊娠合并甲亢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孕妇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衰等,对胎儿及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应加强孕期保健,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探讨双胎妊娠中孕期选择性减胎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12例双胎妊娠患者因在中孕期发现其中一个胎儿存在结构或染色体异常而行选择性减胎治疗。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选择性减胎手术情况、术后妊娠期并发症、产科结局及新生儿情况。12例患者均在中孕期成功减胎。其中4例足月分娩,3例早产,1例晚期流产、胎儿存活,1例流产,3例持续妊娠中;8例已分娩患者(剖宫产3例,阴道分娩5例)平均分娩孕周为34+1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 290.00±963.52)g,新生儿平均出生身长(44.88±6.01)cm,8例出生新生儿均未见缺陷。中孕期选择性减胎术对异常胎儿与正常胎儿并存的双胎妊娠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母胎并发症、防止先天性缺陷儿出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GR的发生、预后与重度妊高征的关系.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0~2003年住我院治疗、分娩的单胎重度妊高征病例83例,比较重度妊高征的相关因素对FGR发生率的影响和重度妊高征合并FGR的情况下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妊高征的发生孕周、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孕周及有无合并症直接影响到FGR的发生率,重度妊高征在合并FGR时,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与FGR关系密切,加强孕期宣教、管理、积极防治妊高征能减少FG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FGR的发生、预后与重度妊高征的关系。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 2 0 0 0~ 2 0 0 3年住我院治疗、分娩的单胎重度妊高征病例 83例 ,比较重度妊高征的相关因素对 FGR发生率的影响和重度妊高征合并 FGR的情况下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妊高征的发生孕周、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孕周及有无合并症直接影响到 FGR的发生率 ,重度妊高征在合并FGR时 ,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 ( P<0 .0 5 )。结论 :重度妊高征与 FGR关系密切 ,加强孕期宣教、管理、积极防治妊高征能减少 FG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是在对2523例孕14~22周妇女孕妇血清甲胎蛋白(MSAFP)筛检的基础上,就各种异常妊娠和不良结局与 MSAFP 水平改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孕期 MSAFP 筛查对多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重度妊高征、早产、死胎死产等高危妊娠和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早期监测功能。并由此提出一套多种产前检测手段组成的筛查系统,作为加强高危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三连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81-1582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产前筛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的17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筛查结果将其分为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三组,甲减组根据是否干预分为2个亚组;同时选择甲状腺功能正常的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结果 甲亢组和甲减干预组的孕妇至妊娠晚期TSH、FT3、FT4均在正常范围内,甲减未干预组和亚临床甲减组TSH明显升高,与甲亢组、甲减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甲亢组和甲减干预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3.45%、4.34%,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79%、13.04%,明显低于甲减未干预组和亚临床甲减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增加不良妊娠的风险.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的干预可降低妊娠风险,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以及评价治疗在改善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整理分析方法,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将2002年1月-2011年6月在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37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分为控制组(92例)和未控制组(45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而未患甲亢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母婴的不良结局。结果未控制组孕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胎膜早破、流产、早产、剖宫产、贫血、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均高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围生儿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甲减或甲亢、新生儿死亡或死胎等发生率均高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亢可对母婴产生多种不良影响,甲亢的控制程度直接影响母婴的预后,有效地控制甲亢可以显著地改善妊娠的不良结局,故妊娠合并甲亢应早期诊断、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妊娠期有症状的泌尿系结石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妊娠期有症状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有症状的泌尿系结石引起绞痛发作以妊娠中晚期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腹部绞痛,伴肉眼或镜下血尿;合并感染者有发热、尿中见白细胞、血白细胞计数升高;B超对妊娠期泌尿系结石的检出率为91.3%。约84.8%的患者经解痉、镇痛、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后疼痛缓解,热退,白细胞计数正常,无严重并发症,但少数病例也可出现胎儿窘迫、脓毒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约15.2%的患者需手术治疗。结论对妊娠中晚期腰腹部绞痛的孕妇应高度警惕泌尿系结石的可能,尽早确诊及治疗。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积极解痉、镇痛、抗感染,预防脓毒败血症及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恰当及时的外科手术干预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Pregnancy (conception) in hyper- or hypothyroidis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gnancy is accompanied by changes in thyroid function. Due to the increased synthesis of thyroid binding globulin and the thyroid-stimulating effect of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hCG),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hyroid hormones will increase in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 (total T4, T3). Free T4 levels decrease during the latter half of pregnancy. Hyperthyroidism during pregnancy is usually due to Graves' disease. Definitive therapy may be considered for cases prior to pregnancy, although a medical management as would be given during pregnancy is an equally good option. 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hyperthyroidism consists of a monotherapy with thyreostatics in which the recommended dose needs to be adjusted on the basis of free T4 in the high-normal and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 in the low-normal area so as to minimise the risk of foetal hypothyroidism. The transplacental passage of maternal TSH receptor stimulating antibodies may cause foetal hyperthyroidism. Another cause of maternal hyperthyroidism during pregnancy is 'gestational transient thyrotoxicosi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hCG levels during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 It is nearly always accompanied by hyperemesis gravidarum. Hypothyroidism in pregnancy has negative consequences for the foetus. If the hypothyroidism is apparent prior to pregnancy, it should be corrected before conception (target TSH value of 1 mU/l). If discovered during pregnancy, treatment with levothyroxine should be started as soon as possible. In the case of a pre-existing hypothyroidism a 25-50% increase in the levothyroxine dosage is often needed during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 This is possibly due to an increased requirement. An adequat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T4 is necessary for foetal brai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王爱勤  李元亮  曲忠森 《职业与健康》2009,25(14):1551-1553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补充钙剂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及产后出血与血钙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广饶县人民医院作正规孕期检查、足月分娩的正常初产妇120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孕28周开始口服维D钙咀嚼片2片(每片含碳酸钙750 mg,相当于钙300 mg,VD 3100 U)每日1次,直至分娩;B组孕期不补充钙剂,临产后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静脉注射;C组孕期和临产后均不补充钙剂。结果①A、B 2组临产后血钙浓度高于C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后出血量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血钙浓度≤1.35 mmol/L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加。结论孕期孕妇补充钙剂是必要的,分娩前补充钙剂量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当血钙浓度≤1.35 mmol/L时,与产后出血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于妊娠中期终止妊娠的原因及引产方式的选择,探讨SLE患者的生育管理和中期引产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34例SLE患者于妊娠中期行中期引产的相关数据。引产原因分为可避免和不可避免2类,可避免中期引产指社会因素和SLE治疗中意外妊娠;不可避免中期引产包括胎儿因素、妊娠期SLE初发和疾病稳定期计划内妊娠后妊娠期SLE复发。结果:可避免中期引产者共15例(占44.1%),不可避免中期引产者共19例(占55.9%)。引产方式中:12~16周行大钳刮术者3例,行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者2例,17~28周行依沙吖啶羊膜腔内引产者25例,行剖宫取胎术者4例。除1 例钳刮时大出血外,无手术并发症。2组相比妊娠周及引产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妊娠期疾病活动者在不可避免组(16/19)显著高于可避免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妇女缺乏生育管理,应加强该人群的妊娠前和避孕咨询,以减少可避免的引产手术。此类患者的中期引产系高危手术,术前应全面评估,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以确保母亲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阑尾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阑尾切除手术的23例妊娠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妊娠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手术,切口感染1例,无腹腔脓肿,无流产、早产、死胎,无孕妇死亡。结论:妊娠急性阑尾炎及早诊断、尽快选择阑尾切除术,并注意术中操作、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黄鑫  李莹莹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920-3921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甲亢的临床表现,探讨妊娠合并甲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的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继而将6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然后比较其妇女的分娩情况及母婴结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孕妇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甲减发生率,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新生儿畸形发生率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甲减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亢可以导致妊娠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但通过规范的对症治疗可以改善妇女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晁爽  曾超美  刘捷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927-5930
目的:探讨孕期合并甲状腺疾病及其诊治时间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3月36例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孕妇所产新生儿,根据孕期甲状腺疾病类型分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组)、孕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亚甲减组)及孕母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根据甲状腺疾病确诊时间分为:孕前及孕早期发现甲状腺疾病组(早发现组)、孕中期及孕晚期发现甲状腺疾病组(晚发现组),调查分析各组新生儿的转归。结果:孕母甲减组、亚甲减组及甲亢组三组间比较,新生儿在早产率、出生体重、头围、身长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母甲状腺疾病早发现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晚发现组,但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却低于晚发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早产率、头围和身长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患儿经观察治疗,预后均较好。结论:孕期合并甲状腺疾病会对新生儿造成一定影响,应早尽早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