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脑梗死且有肢体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在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组由专业护师进行专业心理护理,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NIHSS评分),评估两组存在心理问题的转归。【结果】①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8.6±4.8)低于对照组(1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45,P=0.000)②治疗前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观察组有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6,P=0.702);治疗2个月后仍然存在心里问题,观察组有5例,对照组20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1.473,P=0.001)。【结论】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能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指导对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入观察组(神经内科一病区)与对照组(神经内科二病区)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4 w后,观察组Herth希望水平3个维度及总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指导能显著改善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希望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可长期推广。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期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自 1999年 10月以来我们对 30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在常规指导肢体功能锻炼的基础上 ,加强了心理护理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将经CT检查证实为脑梗死 ,肢体偏瘫患者 6 0例随机分为2组 ,心理护理组 30例中男 2 2例 ,女8例 ,46~ 82岁 ,平均 74 6岁 ;对照组 30例中男 2 0例 ,女 10例 ,49~ 84岁 ,平均 72 8岁。1 2 心理问题1 2 1 焦虑、忧郁  (1)患病后焦虑、忧郁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所有偏瘫患者几乎都担心自己今后的生活 ;(2 )分离性忧郁是中年患者生活习惯改变 ,不能从事以前的工作 ,特别是知识型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命体征稳定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某院经头颅CT检查确诊的9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进行卧位、站立和步行康复锻炼及心理护理。治疗3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的变化。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联合心理护理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期出院患者,对其实施社区康复护理训练。比较干预前、干预后第1个月、第3个月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评分情况。结果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1个月、3个月MBI、FCA评分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干预后MBI、FCA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患者干预后1个月与干预后3个月MBI、FCA评分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干预后3个月MBI、FCA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1个月。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可保证患者康复训练的质量,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转变病人对脑梗死的认识,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对确诊为脑梗死的68例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特点进行了解和分析,针对性地制定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使病人自觉配合各种治疗、护理。结果引导了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使病人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身体康复。结论做好脑梗死患者心理护理是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和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口老龄化加速,脑梗死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而此病的特点是致残率较高,这将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重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脑梗死患66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患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使其早日康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与康复治疗.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缺损情况、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进行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认知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而对照组上述项目评分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脑梗死患者66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使其早日康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脑梗死患者66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使其早日康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8例,女18例,54~80岁。脑梗死为多发性,生理上出现偏瘫、交叉瘫及不同程度的失语,大部分患者是清醒的。2心理护理2.1患者年龄大,病情重,心理应激及应重。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有崇高的理想、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敏锐的观察力、坚强的意志及沟通的技巧。2.2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减轻患者对环境不适应造成的心理负担,提高心理护理质量。2.3与患者建立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与康复治疗。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缺损情况、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进行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认知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而对照组上述项目评分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致残率。方法 将2010年1~12月我神经内科的7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按一般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行中医康复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MBI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MA、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行中医康复护理,可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恢复患者的自我进食能力.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6例脑梗死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住院电脑流水号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和住院天数.结果:A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比B组缩短8.35天.A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患者.(P<0.01).结论:根据病情早期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功能锻炼,及早恢复自我进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脑梗死住院患者积极开展了不同病情期间有侧重点的康复指导工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选择2001年1月~7月住院诊断为脑梗死,无意识障碍的患者146例,其中97例(66%)患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13例(8%)患者有失语表现,8例(5%)有吞咽肌麻痹,其余28例有轻微的脑梗死临床表现。健康教育方法:(1)急性期康复指导(7d以内):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入院需绝对卧床休息,在做好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应重点作好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指导和疾病知识介绍。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和语言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面对人生的突然变故,患…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和功能锻炼对促进脑梗死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的效果.方法对164例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和加强护理2组,观察各组平均住院天数、失语等恢复情况.结果加强护理干预组通过早期言语能力康复护理,明显加速了脑梗死患者言语功能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和功能锻炼利于脑梗死患者言语功能恢复,有较高的临床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照组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rusl—Meyer运动功能评分、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于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和ADL评分均有好转,且观察组好转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满意度87.43%,对照组满意度76.56%,两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护理主动性,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对脑梗死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协同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睡眠质量所予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康复护理,比照2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标准(NIHSS)总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睡眠质量、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D总分、PSQI、NIHSS总分、HAMA总分、睡眠质量、Barthel指数都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极大地提升在对脑梗死患者辅以治疗时患者的睡眠质量,促使患者得以尽早恢复,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