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电动汽车负荷是一个综合性的影响因素复杂的时空负荷,因此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的时候需要对电动汽车负荷的时空特性加以考虑。基于电动汽车时空特性与分布式电源的时序特性,建立包含可入网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装置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模型。以配电网年度总成本为优化目标,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到时空特性的电动汽车负荷,依据协调控制策略,采用引入变异和交叉操作的混合粒子群算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最后通过某实际地区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许珊  李扬 《现代电力》2019,36(2):8-16
分布式风电、光伏电池等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以及系统负荷功率的随机性和时序性波动为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此,利用全年各季节各时段历史数据,基于多场景与时段划分的方法对配电网各时段风速、光照强度和负荷大小建立概率分布模型,以包括配电网运行商收益与修正的电压质量改善指标在内的综合效益为目标函数,对各时段采用机会约束规划方法建立考虑时序特性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模型。以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作为算例,采用精英策略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规划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同时表明合理的分布式电源配置方案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环境以及电压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3.
赵媛媛  艾芊 《低压电器》2013,(20):32-37
分布式电源(DG)的优化配置对充分发挥其优点,减少对电网的影响至关重要.介绍了3种典型的DG优化配置模型,对解决优化配置模型的数值优化算法及启发式优化算法进行了综述,概述了DG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处理方法.针对DG配置的现状,提出今后计及可靠性、不确定性等因素的DG配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初壮  孙健浩  赵蕾  孙旭 《电力建设》2022,43(11):53-62
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时,风光机组出力与负荷时序波动特性使场景过多,这既会增加模型求解的难度,也会影响优化配置结果。为此,首先引入戴维森堡丁指数(Davies-Bouldin index,DBI)结合K-means算法对全小时场景进行聚类缩减。然后,建立考虑风光与负荷时序特性的主动配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以系统年综合经济成本最优为目标,决策变量为风光机组接入配电网的位置及容量;下层以系统各时段运行电压水平最优为目标,决策变量为配电网主动管理措施下的运行成本;综合考虑风光机组时序出力和负荷侧时序响应,实现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规划。最后,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及模型在确保场景选取的多样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兼顾了风光机组出力与负荷时序波动特性,提高了系统运行水平,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布式风机出力的随机性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以年综合费用期望最小为目标的分布式风电源优化配置模型.模型中以机会约束的形式描述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约束,并采用基于LHS-MCS的随机潮流进行检验.将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应用于该优化配置模型的求解,结合IEEE 33节点算例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与遗传算法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初壮  孙健浩  赵蕾  孙旭 《电力建设》2000,43(11):53-62
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时,风光机组出力与负荷时序波动特性使场景过多,这既会增加模型求解的难度,也会影响优化配置结果。为此,首先引入戴维森堡丁指数(Davies-Bouldin index,DBI)结合K-means算法对全小时场景进行聚类缩减。然后,建立考虑风光与负荷时序特性的主动配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以系统年综合经济成本最优为目标,决策变量为风光机组接入配电网的位置及容量;下层以系统各时段运行电压水平最优为目标,决策变量为配电网主动管理措施下的运行成本;综合考虑风光机组时序出力和负荷侧时序响应,实现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规划。最后,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及模型在确保场景选取的多样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兼顾了风光机组出力与负荷时序波动特性,提高了系统运行水平,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发电(DG)具有自由灵活的特点,其供电能力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大规模电动汽车(EV)接入配网导致电能质量严重下降,迫切需要进行及时消纳。这对配网中分布式发电的合理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了考虑电动汽车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出力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电压波动最小和新增网损最小为目标,对分布式电源日出力进行动态调整。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平抑了电压波动,降低了电压越界风险,同时能够改善经济性。算例采用标准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对考虑经济性优化、单目标电压优化、不优化三种模式的效果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电动汽车的普及,多能互补微网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工业区、商业综合区等独立园区。为实现园区微网内的优化运行,本文针对含风、光、气、电动汽车的微网,建立了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的两阶段优化模型,计及了分布式电源发电约束、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约束、出行约束等条件,以达到园区微网内经济性最好且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优化目标。本文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优化目标进行求解,通过对算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上述模型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均能实现经济环保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9.
基于"负荷质心"的分布式电源并网优化配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布式电源(DG)对配电网网损和电压的影响主要与其位置和容量以及负荷分布有关.提出一种基于"负荷质心"的DG优化配置新方法,将DG的供电范围看成一个不规则形状的"负荷块",节点负荷的大小看成该处的质量,DG安装在负荷块的"质心"时,配电网有功损耗最小.为保证重要负荷连续可靠供电,根据负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同引入了负荷权...  相似文献   

10.
以光伏及风力发电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其出力的波动性、间歇性及随机性等特点使得所接入的配电网面临来自规划、运行的多重挑战,储能装置的快速响应特性使其成为应对间歇式电源在配电网渗透率日益提高形势下电网安全经济运行问题的重要手段。针对配电网的削峰填谷及平滑负荷变化场景需求,搭建了以成本和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为目标,同时计及电网和储能装置运行约束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并基于典型储能功能定位计算得出储能类型及容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智能化地实现了典型场景下混合储能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1.
含分布式发电的微电网中储能装置容量优化配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分布式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含分布式发电的微电网很难满足电网接入的要求。若在微电网中配置合适容量的储能装置,并对其采取适当控制方法,不但可以平滑分布式发电的输出功率,而且可以达到对微电网负荷削峰填谷的作用。提出了应用上下限约束法以及加权移动平均控制法,以满足微电网的接入要求为前提,以最小储能配置容量为目标,对混合储能装置进行容量优化配置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使分布式发电出力满足微电网要求,并可以实现对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网损分摊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运行引起功率输送损耗以及配网负载率的变化,使得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线损分摊工作更为复杂。从传统配网线损分摊原理出发,分别基于比例分摊、市场经济、敏感系数分析等不同角度全面概述现有的配网线损分摊方法,并分析考虑分布式电源后各方法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改进传统网损分摊方法、挖掘新型网损分摊方法、考虑配网运行经济性、考虑分布式电源对配网的影响等方面着手,阐述分布式电源(DG)并网后的配网线损分摊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电池更换站应根据换电需求进行合理布局.给出了电动汽车换电需求及其分布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电池更换站布局最优规划的数学模型.采用与更换站布局有相似数学特点的Voronoi图划分更换站服务区域,服务区内换电需求决定更换站规模,并与具备全局随机寻优能力的改进粒子群算法结合,提出了最优规划的联合求解流程.算例分析验证了规划方法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发电对电压跌落及失电损失分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清  应康  夏翔  甘德强 《华东电力》2007,35(4):33-37
总结了分布式电源对电压跌落的影响,并提出了电压跌落引起的失电损失的分摊方法.采用真实网络作为算例,计算了不同故障类型发生时的电压跌落,最终得出了分布式电源注入功率、接入位置变化对电压跌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失电损失发电侧分摊方法:采用IDGVS指数用于量化分布式电源对电压跌落的影响,从而确定每个分布式电源所应该分摊的电压跌落失电损失费用.  相似文献   

15.
风力发电场对电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风力发电在中国和世界上的发展和现状、并网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及运行特点,并就宁夏贺兰山风力发电场对宁夏电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布式发电与SVG优化配置的调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引入到含有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中来调节电压。基于链式均匀配电网络、恒功率静态负荷模型和分布式电源的功率模型,采用叠加原理,分别考虑系统电源和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电压的作用,给出了分布式发电引入配电网后电压分布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方法,计及允许偏差,推导出分布式发电投入与退出后的电压调节理论判据。在分布式发电投入与退出2种情况下,分别以电压处于允许电压偏差范围内为目标和以降低线损为目标,计算出了SVG的接入位置和容量,最后利用分布式发电与SVG优化配置调节配电网电压。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中间步骤少、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和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 EV)的广泛应用对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重构是其关键技术之一。考虑DG、EV和其他负荷的不确定性,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 LHS)产生随机变量并考虑其相关性。然后分别以最小化综合运行成本和系统节点电压差为目标函数,建立双层优化模型。最后采用基于化整为零策略的改进和声搜索算法(Improved Harmony Search Algorithm, IHSA)进行分时段配网动态重构。通过IEEE33节点系统的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法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网损分摊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网络,难以直接应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的情况,也未对分布式电源造成的配网运行场景变化进行探讨。为此,提出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网损分摊方法,并对其场景适用性进行分析。首先,将分布式电源的运行场景依据其出力情况分为“不发电”、“本地消纳”和“余量上网”,并对3种运行场景的网损分摊必要性和分摊特点进行研究。然后,综合对比分析传统网损分摊方法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中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网损分摊方法,该方法考虑了2种常见的计算分支,并从原理上对2个计算分支的场景适用性进行详细研究。最后,以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进行网损分摊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