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丁剑  肖晋宇 《华中电力》2010,23(6):24-28
高压直流输电方式通常应用于远距离的跨区域送电和区域间联网,然而随着西电东送送端省份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长,加之受输电走廊制约,建设省内直流可有效提高输电通道的单位送电容量,目前已成为西南水电输电规划的重要手段之一。雅砻江中游梯级水电装机容量11560MW,距离四川负荷中心直线距离400~500km,输电系统规划中对建设四川省内直流的方案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对雅砻江中游送出采用500kV交流、1000kV特高压、500kV直流三类方案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研究,结合四川电网实际特点和规划情况,基于节省输电走廊、提高交流电网送电能力和稳定水平、降低短路电流水平等方面的考虑,提出雅砻江中游采用省内直流输电是可行且相对较优的方案,可供今后相关电力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2.
《电力建设》2013,(10):2
<正>一体化电网规划设计平台试点工作顺利完成8月27日-9月11日,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大规划"体系建设要求,为加快推进国网公司一体化电网规划设计平台建设工作,实现平台数据与规划数据的衔接,由国网公司发展部组织,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牵头完成了一体化电网规划设计平台试点工作。试点工作首次以调度仿真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华中东四省覆盖"十二五"和"十三五"220kV及以上含特高压的各级电网,实现了电网规划与运行的衔接,完成了华中东四省从特高压到220kV的逐年网架信息的汇总。一体化电网规划设计平台是国网公司大规划信息一体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为公司总部、省级、地市公司及各直属科研单位规划业务提供完整、权威的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3.
国内&国际     
《供用电》2014,(3)
正治理雾霾亟须跨区送电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会议提出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首要措施是实施跨区送电。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201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到,将规划建设12条电力外输通道,包括加大西电东送力度,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山西、锡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华北、华中、华东地区输电通道建设,规划建设蒙西-天津南、锡盟-山东、锡盟-江苏、宁东-浙江、准东-华东等12条电力外送通道,提高跨省区电力输送能力。由此看来,加快推进特高压建设,实施跨区送电,已然成为国家层面治理雾霾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为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大规划体系,提出了公司一体化电网规划设计信息应用的总体架构方案,确定了统一性、标准化、开放性等规划设计应用建设的主要原则,分析了规划设计应用职能定位和运作模式。公司规划设计应用将为总部提供数据支撑、功能支撑和业务支撑。初步设计了规划设计应用的数据管理和交互模式,实现了规划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合理衔接以及与五大体系其他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十一五”前后至2015年西北750?kV电网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设覆盖五省(区)的750?kV主干网架、实现新疆与陕甘青宁750?kV同步联网、实现西北电网与西藏联网、不断推进西北外送电通道建设并扩大外送电规模,以及750?kV电网“十二五”规划最新进展。探讨了西北电力外送、西北与新疆联网、风电大规模送出、甘肃至宁夏和甘肃至青海第二回输电通道规划、电磁环网解环以及规划与运行校核标准不统一等当前西北电网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深圳经济特区的狭窄高压线路走廊内,建设多回路大容量送电线路的成功设计,提高了单位线路走廊宽度的电力输送容量。论述了在以上特定条件下,采用大截面、双分裂导线的多回路共杆220kV杆塔的塔型规划,杆塔外负荷,在高压线路走廊内的杆塔布置,电气施工图设计中的特殊问题及设计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西电东送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装机逐渐增加,未来将接入高比例风电与光伏发电。具有较强随机性和间歇性可再生能源需要灵活性机制进行调节,传统方案是与火电打捆外送。而西南地区已有大量水电,西北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互联,能够实现不同形式电源的时空互补,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消纳可再生能源并提升西电东送线路的容量效益。采用时序运行模拟技术论证了我国西北-西南联网的优势与联网效益。采用西北-西南送端电网2030年规划方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北-西南联网能够有效降低可再生能源弃电比例,并指出西北-西南联网通道合理规模在90~100 GW之间,在送电时序特性方面,西北-西南联网有助于减小西南水电外送的季节波动性,向东部送电曲线采用正调峰(8:00—19:00为峰荷时段,其余时间为非峰荷时段)将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相似文献   

8.
仇卫东  冯建雷  黄平 《电力建设》2011,32(10):87-89
实现电网规划设计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整合、规范电网规划、设计、建设等工程链各环节数据,可提升规划工作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适应性.介绍国网公司电网规划数据管理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电网规划基础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数据管理改进措施,针对一体化电网规划设计平台建设提出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方电网技术》2009,3(6):12-12
西电东送三大通道是指南、中、北三大通道。南通道将西南地区水电和云南、贵州的火电向广东送电;中通道将三峡电力送出,实现川渝和华中地区共同向华东、广东送电;北通道实现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火电向华北、山东地区送电。截至2008年底,西电东送三大通道送电能力约为63.00GW。  相似文献   

10.
王钢 《电力建设》1997,18(1):24-28
在深圳经济特区的狭窄高压走廊内建设多回路大容量送电线路的成功设计,提高了单位走廊宽度的电力输送容量。此文论述了在以上特定条件下,采用大截面、双分裂导线的多回路共杆220kV杆塔的塔型规划,杆塔外负荷,在高压走廊内的杆塔布置,电气施工图设计中的特殊问题以及设计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考虑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提出了通过潮流计算得到风电场的无功补偿容量,利用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对整个电网进行无功优化的新方法。建立了风电机组的稳态模型,介绍了风电场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处理方法。通过潮流计算得到风电场的无功补偿容量,建立以有功网损最小和电压水平最好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采用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通过烟台电网的实际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风电大规模并网对电网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结合河北省南部电网风电场实际运行数据,从波动性、随机性、相关性和互补性等方面分析河北南部地区风电出力特性,比较内陆风风电场与海风风电场的功率特性,为电网大规模接入风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Acrel-3000电力监控软件和ACR220EK网络电力仪表,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分散式采集和集中控制管理原理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系统实现了微机在配电室中无人管理的功能,省去了值班人员现场操作断路器的烦琐,提高了供电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简明实用、投资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状况,分析了采用自关断开关器件的PWM调制,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并通过控制相角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和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张海坤 《陕西电力》2006,34(3):81-83
简要探讨了农配网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和无功功率增大的不良影响,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措施,无功补偿的作用、注意问题以及无功补偿的几种实用方法;同时,介绍了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的主要设备在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滕云  赵学强 《华东电力》2002,30(12):61-63
从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电压、线损、谐波及直流输电等方面叙述了无功功率的重要性 ,指出实现无功功率在额定电压下的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从而说明了无功功率的重要性及无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一种更接近实际燃—蒸联合动力循环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其功率效率特性,所得结论对燃—蒸联合循环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网的发展,电力系统在高一级电压网络尚未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获取最大网络传输功率,以及满足用户对用电的要求,形成了高低压电磁环网。通过分析冀北电网的具体结构和电磁环网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唐山、承德、秦皇岛(简称“唐承秦”)地区的分区供电方案。“唐承秦”地区存在较多的500/220 kV电磁环网结构,加之地区负荷较重,考虑到安全供电,“唐承秦”地区有必要实行分区供电运行。结合冀北地区500 kV和220 kV发输变电工程的建设项目,将唐山电网分为5个220 kV供电区域的分区供电方案。通过计算和分析电网的电力平衡关系、短路电流、可靠性并进行稳定校核,证明分区供电方案的可行性,以期为冀北电网及其他地区分区供电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辉 《华中电力》2008,21(1):11-13
低压配电系统中.居民用户普遍采用单相供电,即从配变低压侧引出相线和零线对用户进行供电的方式。由于单相供电网络中一个地理节点包含两个电气节点,而且支路中包含相线和零线,即单相供电是以零线为电流返回通路,因此单相供电网络不宜采用对称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针对该问题,以地理节点为处理单元,建立了单相供电网络模型。该模型包括支路模型和地理节点注入电流计算模型两部分,支路模型计及了相线和零线之间的互感,地理节点注入电流计算模型计及了零线重复接地。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前推回代算法。采用的模型和方法直接对地理节点进行处理,而不用考虑地理节点中电气节点的细节,不用重新编号。最后,以一个11地理节点的测试系统为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及潮流算法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20.
刘筱 《华中电力》2000,13(5):62-65
针对电网调度部门面临电力市场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论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电价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建立了电网运营决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该数学模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