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数字打印技术中,复印或打印稿件的质量主要受到显影过程与定影过程的影响,对于定影过程,主要取决于调色剂所用粘接树脂的定影温度、耐高温偏移性等。而显影过程则更加复杂,涉及到不同的显影方式、墨粉自身的带电性以及墨粉的转移传输过程。因此这一过程的研究也受到了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对相关文献中关于影响墨粉显影过程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针对墨粉的带电量的影响因素。此外,总结了聚合法墨粉与聚酯树脂墨粉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苯乙烯(St)与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打印机磁性墨粉专用苯丙树脂,并研究了其制备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St)∶m(BA)为2.00∶1.00,偶氮二异丁腈与单体质量比为0.024,反应3.0 h,在室温自然冷却并搅拌下,苯丙树脂产率为76.10%,且苯丙树脂的形貌、熔点符合墨粉的质量要求;树脂熔点与单体配比密切相关,其他因素影响不明显;合成的苯丙树脂仅易溶于与其含有相同或相近官能团的溶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一定量羧基官能团的丙烯酸树脂预聚体;用熔融聚合法合成了含羟基官能团的聚酯树脂预聚体;通过丙烯酸预聚体上的部分羧基官能团与聚酯预聚体上的羟基官能团发生的酯化反应而将两种预聚物接枝到一起,形成接枝共聚物来改善聚酯与丙烯酸树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红外、DSC测试表明,丙烯酸预聚物与聚酯预聚物发生了化学交联反应。对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制备的粉末涂料涂层性能进行了测试,所配制的涂料涂膜表面光滑无缺陷,无失光现象出现,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与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接枝到环氧树脂高分子链上后,中和、乳化制得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并对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的亲水性、水分散稳定性和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合成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115℃,反应时间为6 h,BPO用量为环氧树脂及接枝单体总质量的1.6%,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用量占环氧树脂及接枝单体总质量的10%,三异丙醇胺用量占成功接技的甲基丙烯酸物质的量的95%。  相似文献   

5.
改性苯丙乳液的单体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三氟乙酸丙烯酯、含氢聚硅氧炕、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改性苯丙乳液的反应体系稳定性及涂膜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以上几种单体均可用于苯丙乳液改性,改性单体不同对反应速度影响不大,但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三氟乙酸丙烯酯的混合物作改性单体所得乳液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6.
胶囊调色剂含有一种非晶体聚酯壳 ,涂热熔心层材料 ,含热塑树脂和一种松香酯 ,满足关系式 B/2 相似文献   

7.
以N-[(4-溴-3,5-二氟)苯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BDPA/MMA/MAA)为主链制备了树脂(AR-1),以溴丙烯为AR-1树脂侧链改性剂引入双键制备了光敏含氟丙烯酸酯预聚体(ARBDPA),采用红外和核磁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各反应因素对溴丙烯接枝合成的影响以及BDPA含量对ARBDPA固化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00℃;复配助剂添加质量分数1.0%时,所得ARBDPA树脂酸值(KOH)8 mg/g。随着BDPA含量增加,ARBDPA固化涂层疏水性增加,接触角可达95.3°,均高于未添加BDPA的丙烯酸酯预聚体。  相似文献   

8.
采用半连续预乳化聚合工艺,以乳化剂J、OP-10为复配乳化剂,制得了可用于木器底漆、固含量高达42%的阳离子型苯丙乳液.考察了乳化荆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功能单体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苯丙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将聚氨酯预聚体接枝到以双季戊四醇为核、二羟甲基丙酸为单体的超支化聚酯上,得到了超支化聚氨酯水分散体。采用IR、SEM和化学滴定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超支化聚氨酯水分散体的粒径约100nm,并在水中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其树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耐水性和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等为主要共聚单体,磷酸酯单体MAP、GMA、MAA为功能单体,DAAM/ADH为交联单体,采用种子乳液半连续聚合法,制备核壳结构的磷酸酯单体改性丙烯酸树脂。考察了乳化剂的种类与配比、磷酸酯单体的用量、交联单体的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乳化剂的最佳用量为0.8%,磷酸酯功能单体用量为2%,交联单体用量为2%,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用量为1.5%,制得的苯丙乳液在马口铁上硬度达到1 H、附着力0级、耐盐水性能达到400 h。通过加入防闪锈剂,解决了苯丙乳液初期的闪锈问题,同时对耐盐水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以OP-10为主的复配乳化剂,制得了可用于木器底漆的阳离子型苯丙乳液.考查了聚合工艺、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单体滴加速率、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半连续预乳液聚合工艺、阳离子为引发体系、反应温度控制在70℃时可制得转化率高、聚合稳定性好的苯丙乳液.  相似文献   

12.
聚硅氧烷改性苯丙乳液──Ⅰ共混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合物乳液的共混改性可以得到一些独特的性能,改性的效果取决于共混聚合物的相容性及其形态结构,也取决于共混乳液的稳定性。本文研究了聚硅氧烷改性苯丙乳液的稳定性,聚硅氧烷改性橡胶膜的形态结构、两相间相容性,及其对改性橡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ESCA和SEM结果表明改性橡胶膜中存在明显的相分离,聚硅氧烷在膜的表面富集;通过接枝共聚使苯丙乳液粒子中含有部分聚硅氧烷,或聚硅氧烷乳液粒子中含有部分苯丙共聚物,两者都能降低两相间的界面张力,改善两相间的相容性,从而明显提高改性橡胶膜的力学强度,但只有当聚硅氧烷分子链与苯丙分子链通过接枝和机械缠结,才能明显抑制有机硅分子链向膜的表面迁移。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PP)是一种重要的通用树脂,然而由于缺乏极性导致其染色性、抗静电性、亲水性以及与极性聚合物、无机填料的相容性差,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高PP极性和相容性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PP大分子链上接枝极性侧基。本文综述了PP后功能化接枝改性的动力学模型、接枝机理,为从分子水平来设计接枝物结构,提高接枝效果以及产品性能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同时,对PP接枝改性时单体的选择及复配加以介绍,并对助剂的加入及合成方法加以说明。简单阐述了新型多功能接枝单体的研究近况,为PP接枝物的制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无皂PVA接枝苯丙共聚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聚乙烯醇(PVA)为主链,通过接枝丙烯酸(AA)、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等单体,制备出一种无皂PVA接枝苯丙乳液。采用单因素分析法优选出制备PVA接枝苯丙乳液的较佳条件。结果表明:当w(引发剂)=2.5%、引发剂的滴加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80℃、w(AA)=3%和反应结束后pH值为7时,乳液的聚合稳定性相对最好,其平均粒径(或粒径分布)小于(或窄于)核/壳型苯丙乳液。  相似文献   

15.
龙凯  闫福安  周勇 《中国涂料》2024,(1):47-51+65
首先用新戊二醇、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合成磺酸盐聚酯中间体,然后将其和非离子亲水单体(N120)、季戊四醇、豆油酸、邻苯二甲酸酐进行聚酯化反应合成水性醇酸树脂。再将水性醇酸树脂用丙烯酸酯单体进行自由基接枝聚合得到非离子改性水性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杂化体。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究了非离子亲水单体的用量、醇酸树脂分子量、油度、酸值对杂化体成膜性能和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非离子亲水单体占水性醇酸树脂4%~8%(质量分数)、醇酸树脂分子量为2 200~2 500,油度为50%、杂化体酸值为10 mg KOH/g时制得的杂化体涂膜耐水性、干性、光泽及贮存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检测苯丙树脂中7种残余单体的方法,优化条件如下:选用固体样品,平衡温度95℃,平衡时间60 min。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对苯丙树脂中存在的可挥发性杂质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龙浩  王乐 《玻璃纤维》2012,(2):9-14
采用预聚体分散法制备非离子型聚氨酯乳液,通过化学法将亲水性单体接枝到预聚物骨链,解决了化学稳定性差的难题。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预聚物中异氰酸根指数R、二元醇、扩链剂、亲水性单体与聚合物膜的关系,经过配方优化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非离子型聚氨酯乳液,满足浸润剂配制、拉丝、短切纱制品的工艺要求,达到外购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工艺,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和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作为共聚单体,制备了MPEGMA改性墨粉用苯丙乳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MPEGMA的用量对乳胶粒粒径、Zeta电位、乳液稳定性、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MPEGMA参与了共聚反应,所制备苯丙乳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均在30mV以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随着MPEGMA用量的增加,乳胶粒粒径增大,聚合物的Tg降低,相对分子质量下降,分布变宽。当MPEGMA的用量为4.0%(wt)时,制备了适合墨粉用的苯丙树脂,此时聚合物的Tg、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指数分别为72.1℃、51000g/mol和2.97。  相似文献   

19.
聚硅氧烷改性苯丙乳液──—Ⅱ共聚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聚硅氧烷乳液与苯乙烯丙烯酸酯类单体接枝共聚,制得了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聚硅氧苯丙复合乳液。本文研究了这种共聚、改性的苯丙橡胶膜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及耐紫外性能。结果表明:共聚改性能有效的控制相分离和聚硅氧烷分子链向膜的表面迁移;橡胶膜的力学强度与乳液共混改性的橡胶膜相比大有提高;聚硅氧烷的改性明显提高了苯丙橡胶膜的耐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20.
将聚氨酯预聚体接枝到以季戊四醇为核,二羟甲基丙酸、二异丙醇胺、六氢苯酐为单体的超支化聚酯-酰胺上,得到了聚氨酯/超支化聚酯-酰胺(PU-HP)杂化水分散体。采用了IR、SEM和化学滴定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试验表明超支化聚氨酯水分散体的粒径约50nm,在水中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以S-100水性固化剂可以制得耐水性较好的涂膜,同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物理性能;并确定了S-100的用量为树脂用量的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