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三相流高能复合射孔压裂技术现场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增效射孔是指通过一次性射孔,使目的层能达到完善或超完善状态,即通过一次性射孔就能够完全消除油层在钻井、完井和射孔过程中受到的油层伤害。三相流高能复合射孔压裂技术是在两相流复合射孔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工艺是把聚能弹射孔(89弹)和可控固体推进剂与加砂压裂结合为一体,射孔、压裂和加砂一体完成,使压裂井的完善程度和完善率达到最高的增效射孔技术。从实施效果对比看,三相流射孔技术对不同物性和埋藏深度不同的油气层都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和推广应用价值,是油气层解堵改造又一新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全通径射孔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浅海、滩海不便(或不能)频繁起下油管的地区;在深井起下管柱困难地区;气井特别是低压气井不能压井作业的地区;在低渗透层射孔后就需要酸化(压裂)等后续作业投产区块都希望一趟管柱当多次管柱使用.既能提高工效,又能避免地层污染。全通径射孔技术是可以满足以上情况下的射孔技术。近几年国内全通径射孔技术发展较快,从全通径起爆器、射孔弹、射孔弹架、射孔枪、接头等射孔器材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工艺都有新的发展,并应用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连续油管带底封喷砂射孔环空分段加砂压裂技术是集喷砂射孔、水力喷射压裂、环空加砂、连续油管拖动转层等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增产措施,具有转层灵活、施工时效高、施工后井筒清洁等优点。在分析喷砂射孔、喷射压裂、定位和转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连续油管带底封喷砂射孔环空分段加砂压裂技术的工艺特点和现场实施流程,并以一口试验井为例,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设计方法和现场实施情况。试验井用3 d时间完成了8段的加砂压裂,压裂后日产气35.5×104m3,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射孔是油气开发的一道重要工序.为适应油气开发对象和作业要求的变化,射孔经历了打开油气通道、保护油气层以提高完井效果、与增产措施结合以进一步解放油气层的角色变化.在此过程中,发展了负压射孔、复合射孔、联作射孔、超高温超高压射孔、定面/定向/定方位/定射角射孔、分簇射孔等系列技术及配套工艺,发挥了提升完井效果和增产改造效果、保护油气层、提高作业效率的作用.通过梳理当前的射孔技术现状,查找中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结合中国油气开发形势和特点,提出射孔发展建议,推动技术进步,使射孔能够更好地为油气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5.
油气井射孔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射孔技术与工艺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油气井预期的产能和能否保护油气层。对国内射孔技术及射孔器材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介绍,并将有关射孔参数与国外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射孔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集射孔和压裂于一体的新型增产改造技术,适用于低渗油(气)藏及油(气)水关系复杂、底水发育、油(气)层多薄互层等储层的增产改造。从水力喷砂射孔原理入手,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及影响水力喷砂射孔效果的因素。同时,就该技术在长庆油田直井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以简单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连续油管定点喷砂射孔多层环空加砂压裂是喷砂射孔和环空压裂的一体化工艺,一趟管柱可以实现多层射孔压裂,适用于致密油气藏、页岩油气藏等非常规油气藏,特别是多层、薄层油气藏进行有效准确定位射孔压裂施工。针对新疆油田某些区块的低压、低产、低渗的特点,研制了一套用于连续油管定点喷砂射孔多层环空加砂压裂的工艺管柱,并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试验表明,该技术降低了射孔和压裂施工风险,施工周期短、定位射孔准确、施工后井筒清洁,可以直接下入生产管柱进行生产。为低压、低产、低渗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无电缆射孔是用悬挂在油管柱下面的射孔枪对井下套管进行射孔的方法,可在负压条件下,长井段,多层位、高效率一次准确地打开目的层,是提高油、气产量的射孔新工艺。目前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各油田也陆续开始进行试验。川南矿区从1985年7月开始试验,到1986年3月共进行了6个井次(见附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力深穿透射孔用于近井带改造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经对研究应用现状的分析,结合技术特点,对水力深穿透射孔技术实施近井带改造的应用与作业效果的影响因素作了系统分析。认为地层参数对作业效果有较大影响,应用时的选井工作极为重要。指出水力深穿透射孔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穿透污染层;特别适应薄产层的作业;适应存在底水或气顶的产层、低渗透地层、垂直裂缝性油藏的作业;用作压裂的预处理工艺;改善注入剖面、实施可控的酸化、用于玻璃钢套管井等不适合采用爆炸射孔的场合的作业;防止过敏伤害。  相似文献   

10.
射孔完井是目前油气田采用的一种主要的完井方法 ,它是衔接钻井与采油之间的一道关键工序。先进的射孔技术可以减轻对油气层的伤害 ,有利于油气层的保护 ,有利于油田勘探开发。对油气井而言 ,先进的射孔技术必须满足既增加油气产能又延长油气井寿命的双重作用。为此 ,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射孔工艺 ,另一方面要有优良的射孔器性能。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 ,人们对射孔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射孔优化设计、射孔测试联作、射孔与改造相结合等一系列新技术已在各油气田推广应用 ,袖套式射孔技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引进的。 1 原理袖套式射孔是在射…  相似文献   

11.
压裂试气是涪陵焦石页岩气田开发的主要手段,需要从射孔、水平段压裂工艺的改进、钻塞、试气工艺的优化以及"井工厂"模式的应用,形成完整的压裂试气配套工艺体系,提高压裂试气的成功率和利用率,为涪陵焦石页岩气田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多级射孔起爆、复合材料桥塞、连续油管作业等关键技术方面都实现了国产化,在国家级页岩气产能建设示范区涪陵页岩气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盐下二叠系砂岩油藏压力系数超过1.7,采用常规射孔后压裂工艺或者适用于常压储层的不动管柱喷砂射孔压裂工艺,存在井控风险大、转层作业周期长、改造不彻底等技术难题。为提高单井产能,在单层水力喷射加砂压裂技术获得显著增产效果后,研发出逐级坐封封隔器和带滑套喷枪,通过理论参数计算,实现了工艺优化与入井管柱的组配,形成异常高压储层水力喷砂射孔多层压裂投产技术。在现场完成了3口井不动管柱逐级坐封单井分两层喷砂射孔加砂压裂工艺的现场试验,成功率100%。措施后平均单井日增油52.3 t;现场施工数据显示,转层后两层水力喷砂射孔时的射孔压力差小于2 MPa,验证了该工艺在理论上满足3层以上的压裂改造。该工艺实现了不压井条件下多套储层的射孔、压裂改造及投产一体化作业,对高压油气井储层改造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海涛  王永清  谭灿 《石油学报》2008,29(2):304-307,312
根据超正压射孔(EOP)工艺的机理和技术特点,阐述了超正压射孔的基本过程和增产原理。利用能量守恒方程和井筒液体运动方程,建立了超正压射孔井筒压力动态模拟数学模型;利用裂缝扩展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地层裂缝动态扩展模型。通过井筒动态模拟和裂缝动态扩展模拟模型耦合求解,获得了井筒压力、裂缝尺寸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了施工参数(包括液柱高度、气柱高度及井口压力)和其他特征参数对施工压力和动态裂缝扩展的影响,提出了EOP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现场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EOP工艺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油管射孔不同于过油管射孔。过油管射孔是射孔枪经过油管下至目的层射孔,射穿套管、地层,打开油、气通道。过油管射孔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国内还在研究试验之中。而油管射孔是在油管内进行射孔,目的在于打开油管与套管的环形通道,以便进行试油或采油采气。据了解,油管射孔在国内还没有先例。  相似文献   

15.
定面射孔是近年来针对非常规油气井体积压裂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射孔技术。该技术改变了常规螺旋布弹方式,采用特制超大孔径射孔弹和特殊布弹方式,射孔后在其方向上形成一个扇面。该射孔工艺在致密油气水平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页岩气水平井压裂上还相对较少。文中开展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探索了定面射孔对施工压力、水力裂缝起裂、延伸及形态特征的影响。该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四川盆地某页岩气水平井,并利用软件模拟对定面射孔压后水力裂缝进行分析。现场应用结果及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螺旋射孔,该技术有利于降低近井筒孔眼摩阻,也有利于提高页岩压后水力裂缝缝网体积。  相似文献   

16.
射孔技术是油气田开发的重要环节。为了适应不同类型油气田开发的要求,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先后形成了深穿透聚能射孔、复合射孔、定向射孔、全通径射孔、负压及动态负压射孔、泵送射孔、定面射孔等一系列射孔技术及其配套射孔工艺,一方面提高了射孔完井和增产改造效果及作业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合理保护储集层,延长了油气藏开发寿命。同时,射孔优化设计方法和射孔检测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射孔安全性和成功率,并使射孔技术的测试手段和现场应用更加规范。对于非常规致密油气,深层、超深层,薄差层、边底水油层,水平井分段压裂以及老井增产改造,应充分结合油气藏和油气井特点,开展"3D"射孔技术、超深穿透定向射孔技术、高温高压射孔技术、储集层个性化射孔方案制定以及射孔补孔优化方法等技术的研究。图7表2参28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射孔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孔可实现井筒和测试的全部产层之间连通,有效的射孔孔眼对于正确评价油气层、提高油气井产能和提高油气藏产出程度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射孔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复合增效射孔、双复射孔、套管外射孔和超正压射孔等国内外的射孔新技术。在调研国内外射孔工艺技术现状和新工艺的基础上,分析了部分射孔新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情况等,并对国内外的射孔新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2月5日,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射孔重大技术现场试验——210℃/175 MPa射孔器及高效复合射孔技术现场试验项目负责人陈锋透露:"世界射孔工艺技术已由简单打开油气层向保护油气层、实现油气井增产方向发展。我们已在KS901井、KS902井连续创下国内综合射孔难度最大纪录"。  相似文献   

19.
射孔可实现井筒和预测的全部产层之间连通 ,有效的射孔孔眼对于正确评价油气层、提高油气井产能和提高油气藏产出程度是至关重要的。在调研胜利油田射孔工艺技术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疏松砂岩油藏、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以及侧钻井对于射孔技术的要求 ,针对射孔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射孔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常规射孔及特殊井射孔施工时,由于射孔器在套管内偏靠一侧,枪管壁与套管壁之间间隙不同,导致套管壁上射孔孔径与地层射孔孔道不均匀,降低了射孔孔道导流能力,影响后续水力压裂施工效果,甚至影响后续开发改造效果。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常规四相位90°射孔器、水平井三相位120°射孔器地面检测试验,设计了直井居中扶正装置和大斜度井旋转扶正装置,开发了等孔径射孔弹,在工艺及器材上实现均匀孔径射孔。射孔后,水力压裂施工压力较常规射孔施工压力降低了11.2%。该技术可应用于致密油(气)水平井大规模压裂及常规射孔压裂投产井,满足油田水力压裂开发改造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