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1982年3月至2002年3月15例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探讨儿童瓣膜置换的手术指征、瓣膜选择、手术技术和术后抗凝治疗等问题。方法 全组15例中11例为先天性病变。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二尖瓣置换10例,主动脉瓣置换3例,三尖瓣置换1例,双瓣置换1例。均采用机械瓣。手术同期矫正其他先天性畸形。术后常规应用华法令抗凝。结果 无手术及住院死亡。随访1月~20年,晚期死亡2例,其余病人心功能均为I级,无心律失常,未发现有感染、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瓣膜功能良好。结论 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采用机械瓣效果良好,术后抗凝治疗应个体化,低强度抗凝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王红 《青海医药杂志》1996,26(12):42-43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青海省心血管病医院王红抗凝治疗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防止血栓形成而产生栓塞。抗凝不足或过量均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严密的监护、监测和指导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院近年来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相似文献   

3.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家艳 《广西医学》2010,32(10):1265-1267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其治疗的主要有效措施是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该手术能解除病变瓣膜造成的血流动力障碍,是改善患者心功能最根本的治疗手段。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要抗凝治疗,尤其是置换机械心脏瓣膜者需终身抗凝治疗。众所周知,抗凝治疗犹如双刃剑,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健康指导内容。方法对76例心脏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抗凝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活动指导,婚育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结果本组7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全面健康指导,使患者认识了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学会了自我管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儿童瓣膜置换术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例儿童瓣膜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病因包括先天性、风湿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创伤性瓣膜损害等,其中机械瓣膜置换17例,生物瓣膜置换2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其余病例随访9个月至11年,15例心功能恢复至Ⅰ级,无抗凝并发症,失访1例.1例Ebstein畸形患者恢复差,心功能Ⅲ级,1例生物瓣膜置换者术后11年行再次手术,术后心功能Ⅱ级.结论 对儿童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指征,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宝宁  张磊  何勇  雷军荣 《医学争鸣》2007,28(5):400-400
0 引言 我院2003-02/2006-05收治236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均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我们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分析, 了解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我们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分析,了解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总结临广西壮族自治区经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变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68例患者行术后基础护理,加强心血管功能和呼吸功能的监护,血管活性药物和术后华法令抗凝药物的使用以及机械通气的护理。结果:本组除1例重症心脏瓣膜病于术后9小时发生顽固性室早、室速死亡外,余67例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全面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是使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对236例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术后和出院相关的健康指导.结果 236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均治愈出院,没有发生大出血、血栓栓塞、瓣膜功能失效及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有针对性做好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105例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ong CZ  Zhou XM  Hu JG  Yin BL  Yang YF  Liu F  Yng J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6):1849-1852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手术指征、瓣膜选择和术后抗凝等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5月至2004年5月间105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患者年龄1.5~16(13±3)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瓣膜病4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二尖瓣置换58例,主动脉瓣置换28例,三尖瓣置换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13例,二尖瓣和三尖瓣双瓣置换1例,三尖瓣成形26例;术前心功能Ⅱ级36例,Ⅲ、Ⅳ级6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均长期口服小剂量华法令抗凝。结果早期死亡5例(4.8%),主要为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随访6个月~20年,平均(10±4)年,随访91例,失访9例。晚期死亡4例,2例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死于顽固性心衰,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随访到的87例存活者恢复良好,未发现有与抗凝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采用机械瓣效果良好,术中应尽可能采用较大型号的瓣膜,手术同期纠正合并畸形、术后低强度抗凝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谢冰 《宁夏医学杂志》1995,17(3):181-181
98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监护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谢冰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各种心脏瓣膜疾病的积极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病情危重,手术复杂,给术后监护带来了一定难度。我科自1980年8月~1994年8月共行瓣膜置换术9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1.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已成为治疗各种瓣膜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由于人工心脏瓣膜与血液接触易引起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栓塞,导致失语、偏瘫、肢体动脉栓塞等症状,严重时会使瓣膜功能失常,导致心衰或猝死,因此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规要求抗凝治疗。本文就近年对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再次手术的病人并不少见。由于瓣膜替换术后,病人因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使机体处于抗凝状态,在抗凝状态下接受手术,必须注意既要保证手术过程中出血不多,又要避免因暂时停抗凝发生血栓栓塞。我院自2001年~2005年共收治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再次行各类手术患者16  相似文献   

13.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监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瓣膜疾病 ,其病理变化可造成心脏功能障碍 ,血液动力学的异常 ,凡无法通过成形手术纠正的心脏瓣膜疾病 ,均可采用置换人造心脏瓣膜 ,当人造瓣膜作为异物置入心脏后 ,易发生凝血反应 ,形成血栓 ,掌握正确的抗凝治疗是瓣膜置换术疗效与病人安全的保证。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手术 36 2例 ,其中生物瓣 13例 ,机械瓣 349例 ,先心病 16例 ,风心病 346例 ,年龄最大的 6 3岁 ,最小的 14岁 ,术后均施行抗凝治疗 ,并发出血者 16例 ,并发血栓者 3例。本组病例均选用口服抗凝药华法林 (Warfarin)、静脉抗凝药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机械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125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根据所置换人工瓣膜的类型分为两组:A组85例应用机械瓣膜置换,B组40例应用生物瓣膜置换。比较两组的疗效,随访预后情况。结果 A组围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心功能较术前均显著改善,A组术后心功能优于B组。A组瓣周漏、血栓栓塞、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疗效确切,心功能改善明显,术后存活率高。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有效的术后抗凝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孙乐波  邵国丰  汪朝阳 《浙江医学》2013,35(20):1841-184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可因各种原因引起人工瓣膜或除原置换瓣膜以外其他瓣膜功能障碍,导致心功能进行性恶化,危及患者生命。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挽救此类患者生命的唯一治疗方法,但其存在很多影响术后效果的不利因素:患者术前心功能和全身状况较差,组织粘连严重,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出血危险性高等,术后并发症也较多,因此病死率较高。我院对55例患者进行了再次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现将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瓣膜病是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的置换,扩大了心脏疾病外科治疗的范围,但手术操作要求高,危险性大,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因此作好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现将本人护理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例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慢性梗阻基础上合并急性功能障碍的早期外科诊断及治疗,提高对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机械瓣膜慢性梗阻的认识。方法回顾和总结诊治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慢性梗阻合并急性功能障碍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5例患者明确诊断后,通过限期手术(再次瓣膜置换手术)治疗,恢复顺利,无一例出现早期相关并发症,术后心功能状况改善明显。结论对于人造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远期出现类似于瓣膜狭窄的病理生理改变及相关的临床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慢性梗阻可能;其合并出现急性功能障碍时诊断并不困难,应争取时间尽快再手术,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的120例心脏瓣膜病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单纯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10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生物瓣膜置换术18例。同期行血栓清除术15例,三尖瓣成形术2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左心房折叠术5例,房颤射频消融2例。结果术后共有5例患者死亡,115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无明显瓣膜损坏、心脑血管意外、抗凝意外等发生。结论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术安全性大,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Kaer A  Dunibi A  Lati M  Qiao 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4):3153-3155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该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方法 对1993年1月至200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13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瓣膜置换手术),回顾性分析该组病例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情况.结果 913例患者中,痊愈出院868例(95.1%),术后住院期间因各种并发症死亡45例(4.9%).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术后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手术年限以及不同心胸比例患者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新疆地区,瓣膜置换术仍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的有效手段,对于年龄较大、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再次心脏手术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人工心脏瓣膜再次置换术患者32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再次心脏手术瓣膜置换术者中,29例患者术后存活,存活率为90.63%,术后复查显示,其中18例恢复至心功能Ⅰ级,11例恢复至心功能Ⅱ级。结论对生物瓣衰败患者行再次心脏手术瓣膜置换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术中应谨慎操作,术后密切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功能异常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